湘子廟街

湘子廟街,東起南大街,西至大車家巷南口,長521米,因湘子廟而得名。 最遲在明代便存在湘子廟街,文獻記載,當時湘子廟以東稱大湘子廟街,偏西南街稱小湘子廟街。1966年,湘子廟街改名為東升街,1981年將大、小湘子廟街合稱為湘子廟街。這條街道,一直是西安城內歷史久遠的居民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子廟街
  • 地理位置:西安市碑林區
  • 長度:521 m
歷史沿革,地名典故,

歷史沿革

湘子廟街的命名,最遲則在明代,文獻記載,當時湘子廟以東稱大湘子廟街,偏西南街稱小湘子廟街。
1966年,改名為東升街。
1981年將大、小湘子廟街合稱為湘子廟街。

地名典故

有關湘子廟的來歷,最常聽到的便是湘子的傳說。湘子即韓湘子,是唐代文豪韓愈的侄子,屬道教八仙之一。他在藍田藍橋自然溶洞修道,後得道成仙。
陝師大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史紅帥說,西安城西南城區的寺廟都有很長的歷史,許多都是起源於宋、元。湘子廟也很有可能源於宋、元。地名專家葛慧認為,湘子廟創建於宋,道教界則認為創建於五代,金元時毀於戰火,現在湘子廟的格局是定於明代的。自明末到民國初,湘子廟一直香火鼎盛,後經戰亂,其殿堂或被占或遭毀。1935年東北軍進入陝西,沿城牆內側各個寺廟都駐了軍隊。此廟住進了東北軍軍官家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