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女湘思

湘女湘思

《湘女湘思》收錄的是鄒憶青的散文、隨筆、評介觀感、傳記、小說和歌詞。文筆順暢,語言通俗。鄒憶青,1961年自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到中國京劇院從事文學創作,最早被文化部評為國家一級編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專家待遇。與人合作編創有《俚雅劇作集》,另有40多萬字的散文、評介、傳記文學等作品發表於報刊或叢書。至今仍在創作影視劇、舞台劇等新作。

基本介紹

  • 書名:湘女湘思
  • 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
  • 頁數:378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戲劇出版社
  • 作者:鄒憶青
  • 出版日期:2007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4025443, 710402544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湘女湘思》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鄒憶青,出生於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在浦江邊的上海,資江畔的益湘,湘水邊的長沙,長江畔的武漢度過了青少年時代。受父輩薰陶和鄉鄰影響,從小酷愛文學、戲劇。1961年自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到中國京劇院從事文學創作,最早被文化部評為國家級編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專家待遇。與人合作編創有《俚雅劇作集》(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共四卷,內有多部戲劇作品,及電視連續劇《西遊記》40集等),另有40多萬字的散文、評介、傳記文學等作品發表於報刊或叢書。至今仍在創作影視劇、舞台劇等新作。

圖書目錄

一、散文隨筆
湘女湘思
憶江南
夢裡家園路迢迢
三下板倉寫忠魂
風雨婁山關
浣紗江水綠如藍
山茶花盛開的時候
白族三道茶
神奇的樹化石叢
難忘六月寶島行
春日隨想
水仙的啟示
愛 心
心 聲
會當凌絕頂
我帶希兒去唐山拍電影
兩次和他在滂沱大雨中
駐馬店與韓丹丹
大別山人和張明敏
逛芒街,游北海
遍布艱辛求碩果——《西遊記》拍攝散記
朋友之間
意外險情
跋山涉水
迎難而進
指日可待
大雪飄飄
可憐的父親,你不該走啊!
深深的懷念
懷念新鳳霞老師
花正芳菲霞更燦
梨園伉儷寶島行
凌鳳俊和他的大家庭——愛心呵護至深

二、評介觀感
泥土的芳香——《紅白喜事》淺析
採擷來自生活的靈感編織戲劇閃光的花環
喜看梆子劇《包公賣鍘》
紅花綠葉相互輝映
文詞優美的京劇《鳳求凰》
李少春技藝長存
李光與大鵬
尊重傳統立意創新——略談京劇《漢宮驚魂》
田大江與高牧坤
延安培育的劇作家任桂林
要弘揚西門豹治鄴精神——喜看京劇《西門豹》
《鄉里警察》進北京
秋天,豐收的季節——喜看《秋天的花鼓》
平易含深蘊樸實見真情——花鼓戲《小販、小官、小教師》觀後
藝無止境不懈追求
妙筆生花諧趣橫溢
東方欲曉——與長瑜一夕談
金聲玉振天籟之音
剛柔兼備驕嬌並存
自學成才大有作為——介紹一位中年美術家
生活所迫
形勢所激
奮鬥所求
志當存高遠——郭啟宏和他的劇作
深沉凝重樸實大方——楊秋玲和她的演唱藝術
“亮嗓子程派”李海燕《寶馬圓情》丰神現
東行萬里國土情 ——贊話劇《聖旅》
紮根邊疆赤子情——看趙紀鑫演出專場有感
把握現實放眼未來——京劇《小鳳》觀後
戲曲演員與電視藝術——從李維康演韻梅說起
甘為綠葉映紅花——贊京劇演員劉學欽、孫桂元
少兒是國家的棟樑少兒是京劇的希望
留存心靈長久的記憶——觀評精品劇目有感
關於題材的永恆意義
關於思想的震撼力量
藝術的觀賞價值
豐收的果實香滿人間
錦上添花花更艷

三、傳記小說
戰地戀曲——徐海東與周東屏的故事
她把虎將軍從死神那裡拉了回來
一個有情義的男子漢
你就是我的屏障
菊圃老農——老戲劇家楊毓珉傳
熱血青年
奮鬥求索
甘甜苦澀
老驥伏櫪
壯心不已
姐 姐
蒙族穆桂英
願將血淚寄山河
鄭尚淮先生印象記
猴王父子
陽光啊!陽光
中年喪偶女人的尋覓
九十年代“梅表姐”
濤聲依舊
走出夢幻
那一代知青的腳步
玉妹子的懺悔
湖畔秋雨
十字路口
小生靈
咪咪和小小
淘氣和母親的離合
弱者的命運

四、歌 詞
電視連續劇《青衣》中京劇《嫦娥奔月》唱段
戲曲電影《楊門女將》片頭、片尾歌詞
慶祝中國京劇院建院五十周年晚會
為電視台及京劇晚會所作歌詞選
1996年元旦晚會唱詞
1998年元旦晚會京劇聯唱
2005新年京劇晚會
梨園美景世無雙
十佳運動員晚會京劇唱詞《我們的夢想》
第三屆中國京劇節聯唱(生旦淨)
第三屆中國京劇節開幕式聯唱(菊苑芬芳)
新年京劇晚會唱詞
元旦京劇晚會唱詞《世紀之春》
擁抱新世紀晚會唱詞
京劇四大美女歌詞
我愛看天上的霞彩(于魁智等赴香港演唱歌詞)
我是京劇人(京歌)
寫在居住井岡山的日子裡
寫在毛主席逝世的日子裡
晚年生活也香甜(京劇迪斯科唱段)
中華頌歌(京劇唱詞)

五、附錄
國劇一寫家,才女鄒憶青
字字總關情——訪中國歌劇院一級編劇鄒憶青
創造戲曲的美好意境——訪女劇作家鄒憶青

文摘

我喜歡登山,登山可以望遠,望遠可以開闊胸襟。
每當我登上山巔,腦海里總會浮現出詩聖杜甫的千古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希望登上泰山,但他沒有登,“望岳”一詩通篇從“望”字著眼,暗含可望而不可及的意思。
我沒有詩聖的身世和經歷,無論是登上絕頂或者希望登上絕頂,我想我都不可能和他有著完全一樣的心境。
每一次登上山峰,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處境的異樣,我都會有不同的想法。
記得宋代詞人蔣捷在《虞美人》詞中抒寫了他人生三個時期聽雨時的不同心境:“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少年聽雨時的密意柔情,壯年聽雨時的慷慨豪情,老年聽雨時的遁世幽情多么形象地躍然紙上!
回想我少年時第一次登上山峰,那是在遠離喧囂的大上海回到南國家鄉的時候。雖然已是深秋季節,形似鯉魚的青峰上松柏蒼翠,黃菊傲霜綻放,高天格外湛藍,常常有一行行南來的北雁飛越青山,發出清脆的鳴聲。我幾乎是歡跳著和那些新認識的細妹子結伴登上山巔,晚霞中俯瞰村莊,錯落有致的茅屋瓦房上飄出縷縷炊煙,剛剛收割完的田野里傳來農人為稻穀脫粒敲打禾桶的聲響。騎在牛背上的伢子喊起了不成調調的山歌,那帶有野味兒的聲音顯現出快樂頑皮和自信。這一切都深深地感動著我。我覺得這就是最美好的世界,沒有紛爭,沒有煩惱,我希望自己能和這個世界融為一體,不再離開它,也希望所有的親人朋友都能在這個世界裡愉快地生活。其實,我哪裡知道,就在這如詩如畫的山村里,有多少貧窮,有多少病痛,有多少苦惱!

序言

我永遠忘不了養育了我的南國家鄉。
幾乎所有美好或辛酸的回憶,幾乎所有熱切或哀婉的思念,無不都和我的家鄉相關聯。我也忘不了培育我成長的首都北京。
自從大學畢業後四十多來年我一直在這塊沃土上勤奮耕耘,成了一個小有成就的劇作家。由於參加創作和改編過電視劇《西遊記》,京劇《春草闖堂》、《蝶戀花》、《李清照》、《王昭君》、《沉海記》、《晨鐘驚夢》、《魂斷巴丘》、《玉樹後庭花》、《李鳳姐》、《宋慶齡》、《北國紅菇娘》、《寶馬圓情》及其他戲劇作品,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得到了國家給予的榮譽,諸如職稱、待遇、獎勵等等。
但是,我對自己並不滿意。我覺得在人生路上經歷了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之後的許許多多感悟、體味總在心頭縈繞,我想,寫出來,也許更是我的性情之作。我喜歡一代女詞家李清照的千古絕唱,我希望人們多一些友情多一些溫隋多一些柔情。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浮動在我腦海,那是綠江,是白雪,是翠竹,是紅楓,是戰火硝煙的年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我眼前閃現,那是鄉鄰,是摯友,是同窗,是骨肉,是令人景仰的前輩。
扯不斷的縷縷情思,鄉情、友情、戀情、家國情……纏繞著多少甘甜苦澀的故事,縈迴著多少愛恨悲歡的人生。
我願在一頁頁一行行匯聚起真情和美好,書寫出善良和不可泯滅的良知。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偶然在南方的小街上看見一個賣雨傘的小店,它的名字叫“初雨”,當時一下子觸動了我,讓我聯想起許多美好的情景,比如一年之初人們渴盼了好久的第一場春雨,這是滋潤大地的雨。比如年輕小伙成熟之後第一次和女性的相愛,這是滋潤生命的雨。比如……總之,我的作品並不完善,初試鋒芒,也就像那初雨一樣吧。其中有的發表於報紙刊物,有的成書於專著,有些從未為人所見。希望在茶餘飯後的小屋裡,在華燈閃爍的臥榻邊,這些作品能讓您,我的讀者,留下幾許思索和回味,萌生幾絲渴望和激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