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陰曲(溫庭筠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湖陰曲:又稱‘湖陰詞’。樂府雜曲名之一。創於東晉時期。湖陰,意為湖水的南邊。山水地名之南慣稱陰。這裡應指蕪湖之南。昔日晉明帝微服到蕪湖觀察王敦的營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湖陰曲
  • 創作年代:唐
  • 作者:溫庭筠
作品全文,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祖龍黃須珊瑚鞭,鐵驄金面青連錢。
虎髯拔劍欲成夢,日壓賊營如血鮮(1)。
海旗風急驚眠起,甲重光搖照湖水。
蒼黃追騎塵外歸,森索妖星陣前死(2)。
五陵愁碧春萋萋,灞川玉馬空中嘶。
羽書如電入青瑣,雪腕如搥催畫鞞(3)。
白虬天子金煌鋩,高臨帝座回龍章。
吳波不動楚山晚,花壓闌乾春晝長(4)。

注釋

(1)祖龍:多指開創皇帝稱號的秦始皇。也指各代開國帝王。這裡指晉明帝司馬紹。黃須:黃色的鬍鬚。微黃的山羊鬍。珊瑚鞭:用珊瑚作鞭竿的珊瑚七寶鞭。鐵驄:鐵青色與白色相雜毛色的馬。泛指駿馬。驄,青白雜毛的駿馬。金面:馬面為金色。指飾金的轡頭。青連錢:青色連錢紋路的青驄馬。連錢,連錢驄。有著連串銅錢形狀毛色的驄馬。虎髯rán:類似老虎嘴邊的須髯。髯,兩腮的鬍鬚。這裡應暗指王敦。拔劍:拔出寶劍。喻反叛。欲成夢:想要完成夢想。日壓:日頭壓住。日,日頭,太陽,暗喻晉明帝。如血鮮:如同血一樣鮮紅。
(2)海旗:海一樣的旗幟。很多的旗幟。驚眠起:驚破睡眠而起身。甲重:鎧甲重重。光搖:(鎧甲的)光芒搖曳。照:照映。蒼黃:倉惶。蒼涼。匆促慌張。追騎:追擊的騎兵。塵外歸:從塵土外面歸來。森索:有解,綿延離散貌。我意,陰森蕭索貌。幽暗孤單貌。妖星:充滿妖孽的星星。古代指預兆災禍的星體。如彗星等。這裡指身死軍敗的王敦。
(3)五陵:指西漢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的陵園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均在渭水北岸今陝西鹹陽市附近。愁碧:發愁的碧草。萋萋:淒涼貌。衰落貌。草木茂盛貌。灞川:也稱霸川。指陝西的霸水河。借指灞陵。玉馬:陵園神道兩邊的玉石雕刻的石馬。這兩句表現大戰在即之意。羽書:猶羽檄。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在漢代的簡冊制度中,官文書所用簡長2尺,稱之為‘檄’。如電:猶如閃電。形容急速。青璅suǒ:亦作“青鎖”。裝飾皇宮門窗的青色連環花紋。《漢書·元後傳》“曲陽侯根驕奢僭上,赤墀青瑣。”顏師古注“孟康曰‘以青畫戶邊鏤中,天子之制也。’…… 孟說是。青瑣者,刻為連環文,而青塗之也。”後華貴的宅第、寺院等門窗亦用此種裝飾。借指宮廷,泛指豪華富麗的房屋建築。亦指刻鏤成格的窗戶。雪腕:雪白的手腕。如槌:猶如鼓槌。畫鞞pí:古代軍中有畫飾的小鼓。鞞同鼙。
(4)白虬qiú:傳說中的一種白色的龍。虬,沒有角的幼龍。這裡暗喻晉明帝司馬紹。天子:臣民對帝王的稱謂。天子,天之嫡長子。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稱天子。金煌鋩:又作‘金鍠鋩’黃金制的儀鍠斧和金鑼。借指帝王儀仗。鍠,用於儀仗的斧鉞。鋩,鋩鑼。指儀仗用銅鑼。高臨:高高地臨幸或駕臨。帝座:帝王的寶座。回龍章:回到帝王的章程上。回到帝王家的基業上。龍章,皇帝的龍旗。皇帝的儀仗。天子的袞龍之服和章甫之冠。吳波:吳地河流的水波。楚山:楚地的高山。專指荊山,在湖北省西部,漢江西岸。此昂觸岸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於此。闌乾:欄桿。《說文》闌,門遮也。春晝:春季的白晝。

作品賞析

本詩描寫的是,晉明帝太寧二年(324),權臣王敦欲舉兵謀反,下屯於湖,將舉兵逼向金陵,明帝“乃乘駿馬微行至於湖,陰察敦營壘”的故事。前兩句描寫晉明帝長著黃鬍鬚,手裡攥著珊瑚七寶鞭,騎著青錢斑紋的鐵色駿馬,視察敵營。“虎髯拔劍欲成夢”四句描繪長著絡腮鬍子的王敦,抽出他的寶劍,想要完成謀反的美夢,但他夢見的卻是一輪烈日壓住自己的軍營。他在一陣狂風中驚醒,果然看到了晉明帝身披重甲,猶如一團火光在眼前搖動,照亮了湖水。他立即派出五騎追趕。明帝慌忙退走,路邊見一賣小吃的老嫗,將七寶鞭留給她說:後面騎兵來時,可以此示之。追者至,問嫗,嫗曰:去已遠矣。因以鞭示之。五騎玩鞭良久,明帝因而獲免。追殺晉明帝的騎手空手而歸。這時在五陵之上,碧草茂盛地生長,灞川中的玉馬,也突然昂起頭在空中嘶鳴,預示一場惡戰即將發生。果然不久晉明帝就調兵遣將討伐王敦。一道道報告軍情的羽書,閃電般地傳入皇宮,戰馬的雪腕敲擊著大地,如同鼓槌敲擊著彩色的畫鼓。隨後,晉明帝乘駕白虬龍,被黃金造的兵刃簇擁著,勝利地在空中飛翔。帝座高臨,龍旗飄飄。勝利後的江南大地,吳波不動,楚山蒼蒼,燦爛的花朵遍地開放,呈現出一片寧靜、和平的氣象.
溫庭筠在這裡,用亦真亦幻的手法,絢麗多彩的詞句,左右逢原的排比,鏗鏘有力的節奏,首尾連貫的敘述,一氣呵成,為我們歌唱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不問其事實如何?根據何在?都是引人入勝,容易被人接受的。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
溫庭筠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為放浪。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有 《花間集》遺存。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