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庫:湖南民族關係史

湖湘文庫:湖南民族關係史

《湖湘文庫(乙編):湖南民族關係史》第一次對這些問題和相關內容,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和深入探討,構成了科學的體系,並形成自己的理論觀點,頗具開拓性,出版後獲得了各方面的積極反響和好評。上起數十萬年前湖南境內的原始先民和古人類群體的生產生活及其文化遺存,下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湖南各民族的歷史發展和民族關係,約45萬字。關於湖南境內漢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變遷,土家、苗、侗、瑤等土著民族的源流變遷和發展,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和相互關係,湖南各民族對湖南和中國的歷史發展、中華文明的形成發展所作出的歷史性貢獻,湖南歷史上所發生的有關民族問題的重大事件,歷代中央王朝和政府處理湖南民族問題的政治軍事舉措及各類政策措施等等,過去一直缺乏必要的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湖湘文庫:湖南民族關係史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頁數:588頁
  • 開本:16
  • 品牌:湖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伍新福 湖湘文庫編輯出版委員會
  • 出版日期:2010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3864177, 978754386417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湖湘文庫:湖南民族關係史》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湖南遠古人類和先秦時代族群
第一節 湖南境內最初的先民
一、湖南舊石器文化和古人類化石
二、新石器時代湖南的先民
三、蚩尤九黎族南遷和炎帝、祝融族入湘
第二節 先楚時代湖南居民與族群
(公元前21世紀-前770年)
一、三苗、“荊蠻”及其同中原王朝的關係
二、湖南境內的古越人、濮人
三、中原華夏族人的早期南遷
第三節 楚國時期湖南的民族狀況(公元前770-前221年)
一、楚人
二、“蠻”、“濮”族和越人、巴人

第二章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湖南民族與民族關係(公元前221-公元589年)
第一節 湖南漢民族的形成和初步發展
一、漢民族的形成
二、全國重心開始南移與湖南漢民族的初步發展
第二節 “蠻夷”民族的分布及變遷
一、秦漢時期的“蠻”
二、三國、魏晉和南北朝的“蠻”、“徭”、“僚”
第三節 中央王朝對湖南“蠻夷”族的控制和治理
一、武力“征討”和軍事鎮戍
二、郡縣建置和“以蠻夷治蠻夷”
三、賦稅徭役
四、開發與“化導”
第四節 湖南“蠻夷”民族的反抗鬥爭
一、相單程起義和馬援葬身“五溪”
二、“澧中蠻”、“漊中蠻”的反抗鬥爭和桓帝年間“蠻夷”起義
三、“蠻夷”民族的反抗與吳、蜀、魏在“武陵五溪的爭鬥
四、晉代湖南“蠻夷”民族的起事
五、南朝時期湖南“蠻夷”民族的反抗鬥爭

第三章 隋唐五代兩宋時期湖南民族和民族關係(公元589-1279年)
第一節 漢民族的變遷和發展
一、人口變遷
二、北方和中原人口大批南遷
第二節 少數民族的分布與變遷
一、“蠻”
二、“徭”、“苗”
三、“僚”、“仡伶”
第三節 封建王朝對湖南少數民族的統治政策
一、郡縣制與羈縻州制
二、地方兵制和軍事防戍
三、賦稅和“入貢”制
第四節 “溪州銅柱”和“開梅山”、“經制”“南江諸蠻”
一、馬楚同湖南少數民族的關係與“溪州銅柱”
二、宋王朝“開梅山”和“經制”“南江諸蠻”
第五節 湖南少數民族的反抗鬥爭和抗金名將楊再興
一、張伯靖領導的辰、錦、敘州“蠻”起義
二、“北江諸蠻”的起事
三、李金、陳峒起義
四、抗金名將楊再興

第四章 元明時期湖南民族和民族關係(公元1271-1644年)
第一節 漢民族的發展及內部結構的嬗變
一、元代人口與漢民族的發展
二、明代人口與湖南漢民族結構的大變遷
第二節 湖南境內少數民族的沿革變遷
一、元代的“蠻”、“苗”、“徭”、“僚”(仡伶)
二、明代的“蠻”、“土”、“苗”、“徭”、“洞蠻”和“洞苗”(侗)
三、回、維吾爾、壯、白等民族進入湖南
第三節 民族地區行政軍事建置和土司制度的形成發展
一、行政建置和軍事體制
二、土司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第四節 “生苗”區的形成與明代的堡哨、“邊牆”
一、“生苗”與“苗疆”
二、堡、哨建置
三、“邊牆”的興廢
四、堡哨和“邊牆”的歷史評價
第五節 少數民族起義和反抗鬥爭
一、元末吳天保、楊留總起義
二、明初的反抗鬥爭
三、明中後期的反抗鬥爭
第六節 “苗軍”“勤王”報國和湖廣土兵抗倭
一、“苗帥”楊完者及其“苗軍”“勤王”報國
二、湖廣土兵江浙抗倭
第七節 漢文化的傳播與湖南少數民族第一批文人
一、民族地區學校教育的興起
二、湖南歷史上第一批少數民族文人

第五章 清代湖南民族和民族關係(公元1644-1911年)
第一節 民族結構及變遷
一、漢族
二、土家族
三、苗族
……
第六章 民國時期湖南民族和民族關係

文摘

益陽電廠舊石器遺址,位於益陽市赫山區黃泥湖鄉倉塘、仙峰兩村之內,北臨資水,共採集石製品237件。器型有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三棱尖狀器,以及斷塊、碎屑和殘片等,還發掘了一個以石英岩為原料的石器製作場。原料為采自山腳的礫石,大型石器以砂岩、矽質岩為主,用石英岩製作的細小石器只在仙峰山有發現。在砍砸器中發現1件手斧砍砸器和1件石片砍砸器。尖狀器數量較少,但形態規整,製作方法成熟。礫石三棱尖狀器,屬華南礫石石器組合中僅次於砍砸器的重要器類,這裡所發現的三棱尖狀器,個體尺寸略小於澧水流域同類器物,且製作方法獨特。在石製品組合中,未見澧水流域常見的石球。其中數量較多的以石英岩礫石為原料的細小石製品,及其製作場的發現,更體現了資水流域舊石器文化的區域性特色。
小淹遺址,位於資水中游北岸階地上,採集的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等。原料為礫石,加工方法系從一方多次打擊而成。新市渡遺址,位於資水支流志溪河台地上。採集的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等,石質為燧石。小淹遺址的文化時代屬舊石器時代晚期,新市渡遺址則稍早。
(五)湘江流域長沙地區舊石器文化
1991年8月,長沙市文物工作隊在瀏陽市永安鎮中學基建工地,發現幾件舊石器,後進行了試掘。這是湘江流域長沙地區首次發現舊石器文化遺址。繼而,市文物工作隊在長沙市區五一路、南郊高橋、東郊張公嶺等地,又發現了幾處舊石器地點。

序言

民族問題,始終是我們多民族國家應當高度關注和慎重對待的一個重要問題。湖南省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早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三湘大地的土著族群即創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上古文明,為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締造作出了突出貢獻。炎黃時代和夏商周三代,華夏族的某些部落和支系成員開始進入湖南,但湖南主要仍是“蠻越”聚居地。楚“開濮地”和“南平夷越”,遂據有“洞庭、蒼梧”,“華夏化”的楚人逐步成為了湖南的主要居民,但與楚人共處的仍有大量的“蠻濮”和“越夷”民族。自秦漢數百年間,湖南進入統一的國家版籍之後,漢民族在湖南逐步形成發展,並構成湖南居民的主體。湖南土著的“蠻、越”族群,除一部分逐步與華夏族融合為漢民族之外,相當多的仍聚居於湖南境內,經過歷史的分合與變遷,逐漸向苗、瑤、侗、土家等單一民族發展,而其分布地域則主要集中於湖南西部和南部,並逐步向西南各省遷移和流徙。從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征“五溪蠻”,至清代乾嘉苗民大起義;自大姓豪族割據溪州和“溪州銅柱”的豎立,到“改土歸流”和開闢“苗疆”等等,湖南的民族問題常常牽動和影響全國大局,而歷代中央王朝的許多重大的政策舉措和軍事行動,又無不同處理湖南的民族問題和民族關係相關連。所以認真研究和深入了解湖南的民族和民族關係發展的歷史,從中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不僅對於研究和掌握湖南的省情,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處理好現實的民族問題和民族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