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
2021年以來,市經信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貫徹落實省、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探索“綠色智造”新路徑,狠抓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攻堅克難,實幹奮進,有效推動幫企業、促改革、增動能、穩增長等各項工作,全力打造綠色智造名城取得顯著成效。
1.加強領導,理順公開工作機制。一是完善組織領導。成立局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職責。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局長任專職副組長,責任處室為辦公室,明確了1名專職人員,兩名兼職人員。二是強化制度機制。制定了《2021年度政務信息公開方案》,並召開專題會議,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對照市政務公開工作年度工作要點,結合我局年度目標任務,研究部署局政務公開工作。按照應公開盡公開要求,加大公開力度,加強政策解讀回應,以公開促落實、促規範、促服務,切實提升政務信息公開實效,不斷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三是狠抓責任落地。落實職責到人,要求各業務處室明確一人為政務信息公開工作聯絡員,負責該處室的政務信息公開相關工作。責任處室負責日常督查信息公開工作的落實情況,對公開不及時的及時催辦,對公開不完整的及時督促補充,對公開內容不準確的及時糾正。
2.圍繞重點,做好信息主動公開。一是涉企政策主動公開。為推動企業創新、人才創業、產業創強,我局牽頭出台《湖州市支持創新創業創強十條政策意見》(湖政發〔2021〕13號)和《關於支持創新創業創強十條政策意見的實施細則》(湖經信發〔2021〕26號),通過電視、報紙、入口網站、微信微博發布政策全文、政策解讀及圖解。全年共起草了3件規範性檔案,均在網站上開展了意見徵集;召開各類專家論證會、企業代表座談會、區縣政府意見徵集會等10場,充分聽取管理對象意見建議,收到部門反饋意見近百條,全部在入口網站和政務信息公開網站進行主動公開。二是抓好重大決策主動公開。2021年,《湖州市支持創新創業創強十條政策意見》和《湖州市新一輪製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實施方案(2021-2023)》被列入市政府重大決策事項,實現了從意見徵集到合法性審查、會議紀要、政策發布、文字政策解讀及圖文解讀等全流程公開,下一步將公布該政策階段性執行情況,並開展決策後評估。三是做好依法行政主動公開。2021年,我局共認領國家庫事項3項,省庫事項31項(其中行政檢查12項,行政處罰19項),監管事項認領率和入住率均為100%。雙隨機抽查事項實現全覆蓋。執法人員掌上執法開通率和激活率均為100%。全市經信系統實施掌上執法檢查487次,掌上執法率達到100%,套用信用規則率73.01%。參與跨部門抽查任務43次,跨部門監管率達到30.71%。本年度本單位無行政處罰案件。3.注重實效,多維推進信息公開。一是深化“企業碼”套用,最佳化助企服務。深入推進省企業碼創新套用綜合試點,加密“湖十條”等政策兌現頻次,實現項目申報、政策兌現等涉企服務和辦事事項“一碼通辦”。建成一體化智慧型平台和全省首個地級市企業碼駕駛艙,實現數據共享。推動企業碼專區套用疊代升級,上線“掃碼易貸”“一指減負”“政策計算器”,建設“五企培育”“五色碼”等套用。4月28-29日,成功承辦全省經信系統“三服務”2.0推進會暨企業碼平台培訓會。打造“每周五一小時”湖州企業碼直播品牌,定期安排專家對經濟形勢、新出台政策、申報事項、創新工作等內容開展直播解讀,向企業及時提供政策兌現和互動交流服務。截至目前,運用企業碼直播組織線上培訓40場,累計線上看超27.7萬人次。二是開展工業碳效改革,助力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建成全國首個工業碳平台,首創碳效智慧型對標體系,獲批全省唯一工業碳效碼試點市。出台綠電交易與碳效結果套用細則,實施“碳效+能效”服務,切實撬動企業自主降碳積極性,目前已完成91家企業綠色技改項目,騰出用能空間3.2萬噸標煤。9月26日,全省工業碳效碼發布會在湖州召開,工業碳效碼獲得全省推廣,成為數字經濟系統唯一一個由地方特色場景上升為全省重大場景的套用。工作做法獲省委袁家軍書記等省部級領導點讚肯定、批示推廣。三是推進政務2.0改革,切實為企業減負。根據申報兌現流程分類簡化,精準劃分40個示範評定類項目和23個申報審核類項目,實現63%的項目“零申報”,政務2.0升級和“一件事”改革成效明顯。按照系統建設平台化、流程配置精簡化、實施操作自動化的要求,拉高標桿爭取試點,順利完成省市36個政務2.0事項的升級改造,實現收件、辦件、評價反饋“三統一”。打破數據壁壘,紮實推進數據共享,進一步簡化“大好高”項目等聯辦事項申報流程,全年完成申報467個,認定213個,比去年增加42%。我局會同市市場監管局、市統計局、市稅務局對“金象金牛”企業上報集團公司及下屬公司的股權比例、市內營業收入、工業性投入、實繳稅收等600餘條數據進行跨部門比對,減少企業證明和憑證材料170餘份,節省工作日100個以上。加大國家、省市降本減負政策的宣傳和檢查,推動各級各部門抓緊落實各類涉企減負政策。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減輕企業負擔182.6億元。
4.精準回應,提升信息公開水平。一是及時做好兩案回復及公開。2021年我局承辦的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共78件(主辦30件、會辦48件)。其中,人大建議22件(主辦9件、會辦13件),政協提案56件(主辦21件、會辦35件),全部按時完成並在入口網站和辦件網站上進行了公開,實現面商率、解決率、滿意率三個“百分之一百”。二是及時回應關切。今年總計收到“浙里訪”、領導信箱、入口網站各類諮詢、投訴案件43件,全部做到及時回復。打通企業碼“三服務”訴求通道,實現企業訴求一網辦。截至目前,累計收到企業訴求46495件,辦結率達到100%。
5.監督保障,促進政務公開落地。確保流程規範、合規。按照省、市下發的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切實發揮部門職能,結合本單位實際,落實工作任務,並接受市政府政務公開處的監督檢查。根據第三方評估機構測評、公眾意見反饋,實時更新完善政府網站及新媒體平台。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係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於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 | | | |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1年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政府信息公開不及時;二是公開形式不夠豐富;三是政務公開平台傳播力度有待加強。
下一步,我局將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進:一是繼續完善公開工作機制,推進規範信息公開工作規範化;二是在嚴格落實政策發布與文字解讀同步進行的制度基礎上,以圖表、音視頻、動漫等更加形象、直觀、全面的解讀方式,提高政策發布的解讀質量;三是推進政務公開平台建設,構建政務公開媒體矩陣。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2021年,未收取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處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