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坪古村歷史
唐末五代以前,湖坪還是一片荒蕪的沼澤之地,從南端賀立村大嶺發源的河水,順著地勢(南高北低)不斷地沖蝕著,使一個廣闊盆地南北走向,分割成四座長長的山丘。四座山丘之間,夾著三條寬寬的水壑,罕有人煙。雖然後來陸續有些姓氏,就著較高地點、築舍,但均遷徙不定,未形成村落。到北宋初年,王延年父子遷居於此,才真正建村。以後,族居繁衍,歷經千年不散,因此湖坪村的歷史是王氏在一千餘年中,肇興、發展、變遷的歷史。
據譜記載,湖坪王氏為太原郡、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的苗裔,中唐時御史中丞
王仲舒的後代。王仲舒長子日初是唐宣宗大中辛未狀元,授翰林、供奉知制誥,罷出為登州判官,升袁州剌史,後辭官,揭家族徙居分宜縣洪水塘,白茫坑。日初之孫,仕堯、仕明徙居吉水帶源王坑,仕堯五世孫延年於北宋初年,徙居湖平,成為湖坪的開基祖。當時湖坪隸屬吉州,吉水縣的雲蓋鄉。
全村現有各類建築近2000多座,其中有明清古建築近300多處,青磚灰瓦,昂翎翹宇,古典壯觀,村中牌坊、祠堂、鱗次櫛比,石雕、繪畫、形神兼備栩栩如生,這是一個歷經千餘年滄桑,現擁有三千九百多戶,一萬八千多人口的王氏聚居大村莊,在全撫州市,乃至全省都是屈指一數。
湖坪國寶公祠
走進湖坪村,踏上古老的鵝卵石路,穿過一條條大宅深巷,那古典壯觀的古建築群和高大雄偉的石牌坊,給人以古老、博大、深遠的感覺,讓人流連忘返。湖坪王氏人民熱忱好客,是名副其實的詩書之家,禮儀之邦。位於樂安縣湖坪鄉湖坪村“國寶公祠”是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國寶公祠堂結構
“國寶公祠”位於湖坪村口,該祠為五進式,寬23米,縱90餘米,總面積為2097.6平方米,與“總孝節祠”、“子祥公祠”並排相連,始建於乾隆辛酉年(1741),是為祀奉湖坪王氏十一世祖王國寶而建,後經過重修。位於湖坪村中心,坐西向東。祠前建立文獻石牌坊與圍欄石板,十分壯觀(牌坊後毀於“文革”,只留下四個須彌座)。八字形牌牆圈成長方形院落於祠堂。牌牆檐下飾有四層如意斗拱。祠門前立有兩對石柱,支撐卷棚檐,形成前廊。祠門左右有兩座高大的石獅子,氣派雄偉。前三進,有中堂寶壁為前廳,廳上飾有藻井,石柱穿斗木樑架,雀替雕刻鰲魚、鳳凰以及各種花卉,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中間為四方形大天井。左右兩旁長廊,廊門上雕飾各種花紋與幾何形圖案。四進為寬敞的拜堂,抬梁式五架梁(四椽袱),上面樑柱粗大,頂層附有卷棚膜板,前有長廊分列兩廳,兩壁畫著假梁架。後幢兩石柱露天垂立。
國寶公祠紅色舊址
“國寶公祠”也是當年紅軍教導團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的場地,如今是湖坪國小的一部分。此古老祠堂天井裡有棵桂花樹,仍像當年一樣枝繁葉茂。舊址保存完好。
1933年5月至7月上旬,中央紅一、三、五軍團在大湖坪、善和等村進行了一次重要的軍事整編,即“大湖坪整編”,國寶公祠和旁邊操場即為紅三軍團主力的駐地和練兵場,彭德懷、肖克、江渭漢、張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住在該祠堂里。在這裡紅一方面成立了“東方軍”,進行了東征誓師大會。紅三軍團兼東方軍總指揮彭德懷傳達了“籌款百萬,赤化千里”、“把紅旗插到福建去”等東征任務,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周恩來在會上作了動員報告。雖然大湖坪整編受“左”傾錯誤路線影響,但在我黨黨史、軍史上仍是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因此,這幢祠宇是個寶貴的活教材,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