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警察雜誌

《湖南警察雜誌》1933年5月創刊於湖南長沙,屬於政治類刊物。刊物由湖南警察雜誌社負責發行,地址位於長沙里仁巷十號,具體編輯工作由趙融、楊優、唐義直等負責,由楊國經擔任社長兼發行人;由和濟印刷公司負責印刷,銷往長沙各主要書店;刊物為月刊,每月一日發行一冊;零售店價為每冊二角,預定全年報刊則定價二元;具體停刊時間和停刊原因不詳,館藏現存1933第1卷創刊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警察雜誌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3年
  • 出版周期:月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該刊的創刊與九一八事變的爆發有關,九一八事變致使中國軍隊的威信降低,同時國民黨政權疲於應對國內的各方勢力,社會不安,“軍以對外,警以對內”的訓條一時成為笑談;為貫徹“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維持社會治安,建立嚴密有序的警察制度,“負對內對外之責,以收安內攘外之效”,遂創辦該刊。該刊首版設計較為簡單,上方由時任湖南省主席的何鍵題名,刊名兩側印有登記號和審批號,刊名下方印有卷數和期刊號,首版中間印有當期文章目錄,末版介紹刊物的編輯者、發行人和征訂信息。該刊包括“論壇”、“特載”、“轉載”、“法規”等欄目,其中“特載”一欄主要刊登近一年來湖南地區的民政成績,介紹湖南地區戡亂的過程和戰績,提出警察訓練的方法,代表性文章有《訓練警察的格言》;“論壇”一欄則主要刊登專業文章,分析中國近年來的警政和軍政關係,探討警察制度對於市政建設的維護意義,介紹近年來湖南地區在民眾救濟、市容整治和地方治安的進步,著重分析警察制度對軍事制度的支持;“轉載”一欄則主要介紹全國曆次內政會議關於警察制度的命令和方案,特別是介紹地方治安的基本體系和運作過程;“法規”一欄則刊登民國不同時期的國家憲法。此外該刊還刊有“餘音”一欄,刊登各類小說、散文和日記。
作為地方性警務刊物,《湖南警察雜誌》雖然現存刊物數量有限,但每期刊物內容相對豐富,能夠充分反映九一八事變後湖南地區警政的變遷,為讀者了解這一時期湖南地區的軍政民政情況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為研究者探討民國時期地方警務的運作提供了詳細的參考資料。

文化傳統

《發刊詞》
日本侵占東北,激發我愛國之天良。匪共蹂躙中原,發覺我放棄之天職。顧亭林有言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今日之中國,實內憂外患之中國也,亦生死存亡之中國也。凡為國民,莫不痛心疾首,思有以雪此奇尋大恥。況警察負有治安之責者,能不急起直追。以求安內攘外,還我河山?
東西各國有通行之語曰。“軍以對外。警以對內。”對內者負國內保全之責,有時可以協同對外。對外者,負國防禦侮之責。決不乾與內爭。試問我國軍隊,能固國防以御外侮乎?而東北數萬里膏腴之地,拱手送之日本矣。又問我國警察。能維治安以靖地方乎?而贑鄂數十萬優秀之民。已供共匪之犧牲矣。軍隊之不能對外。軍人之恥。警察之不能對內。警察之羞。雖然。軍隊之不能對外。實由於警察之不能對內。何以言之。因警察之不能對內。而有匪共之披猖。因匪共之披猖。而有軍隊之協剿。因軍隊之協剿。而有日本之乘機。故曰軍隊之不能對外。實由於警察之不能對內。
考歐洲各國警察。組織極為嚴密。所有武裝,編制,訓練,待遇。一如軍隊。在平時為和平軍人。能預防社會之危害。保障民眾之安全。若遇非常事變。則為武裝警察。本其強制權之作用。即時可以靖亂止暴。恢復社會原狀。萬一不幸。而有國際戰爭。則警察防止暴動。以固後防。維護交通。以利輸送。徵募兵役,以充軍實。防疫救濟。以利軍行。而地形,情報,搜尋,警衛。以及後防一切勤務。均為警察擔負。使軍隊安心作戰。毫無內顧之憂。故大陸派警察有“警察國家”之稱。有“警察萬能”之譽。不獨對內可為施行政治唯一之工具。且可以一致對外。作軍隊有力之後援。
我國頻年內爭。政治紊亂。警察之組織不健全。武裝不充實。經費不確定。而又未經軍事訓練。除平津京滬及各省市警察能維持現狀以外。其他各縣鄉鎮。直無警察實質之可言。既無實質之可言。當然不能負起治安之責。政府以其不能負責。於是將地方治安之權。委之軍隊。軍隊開拔。委之團防。而警察遂等於虛設矣。
最近內政部調資全國有現役警察二十三萬四千餘人。甘肅西康察哈爾三省。尚未列入。雖我國幅員遼闊。不敷分配。然有此巨大數量。已足維持國內秩序而有餘,倘使再加以嚴密之組織。充實之武裝。而又繩之以最嚴厲之軍事訓練。則各負地方安寧之責。必無乘機竊發之虞。何致軍不能對外。警不能對內。以釀成今日內憂外患之局勢。
今日本壓我遼寧。奪我吉黑。奪我熱河。直欲長驅入關。吞我全國。我國處此危急存亡之秋。勢必舉國動員。共赴國難。所有國內軍隊。一致對外。則維持全國治安者。我警察應有之職責也。吾人既知警察負有如此重大之責任。故在國難時期。發行警察雜誌。以奔走呼號於我軍警武裝同志之間者。蓋欲我軍警武裝同志。負起對內對外之責。以收安內攘外之效也。我親愛之軍警武裝同志乎。而忘日本之割爾土地而殺爾同胞乎。國危矣。亡無日矣。捨身救國。此其時矣。古人有言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又曰:“東隅雖失。桑榆未晚。”諸君勉之。企予望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