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稗

湖南稗

湖南稗,一年生草本。稈叢生,高40~100厘米,扁平,光滑,基部斜升或膝曲,上部直立。葉片與葉鞘光滑無毛,近等長,無葉舌。圓錐花序直立或下垂,上部緊密,下部稍鬆散,綠色;小穗密集於穗軸的一側,長約5毫米,有硬疣毛,穎具3~5脈;第一外稃具5~7脈,有長5~30毫米的芒,第二外稃頂端具有小尖頭,邊緣卷抱內稃。穎果橢圓形,光滑,有光澤。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湖南稗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莎草目
  • :禾本科
  • :稗屬
  • 學名: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湖南稗是田間、道旁雜草,喜生於水田、沼澤、河畔、水濕地、路旁、溝邊、原野荒地等。在夏季雨多時生長迅速,亦為旱田雜草。其生長從早春開始,隨溫度和降水升高而生長速度加快,並且分櫱力很強,分櫱數目因土質環境不同而異,大約一株可分櫱出40~50個左右。在農區經常混生在稻田和其它旱田中,根系發達,再生力很強,因此,不易清除,故為農田害草。花前全株為鮮綠色、花後或果後,漸由葉開始變色,呈褐色到紅紫色。在我國北方各省,一般在8月上旬抽穗,中旬開花,9月中、下旬果熟,生育期120~140天左右。

分布範圍

湖南稗原產歐洲與亞洲,廣布全球熱帶與溫帶。在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但在北方各省(區)分布較多。

主要價值

湖南稗是我國東北地區稗屬中的地方優良牧草之一。它適應性強,生長茂盛,品質良好,飼草及種子產量均高。特別在鹽鹼地,是很有栽培前途的一年生草、料兼收的飼料作物。其草質柔軟,葉量比較豐富。其莖葉比,在抽穗期莖占55.2%,葉占44.8%,成熟期莖占67.1%,葉占32.9%,枯死後莖占75%,葉占25%。比同物候期燕麥乾草,野大麥乾草高1倍以上,和蘇丹草,扁穗雀麥等一年生牧草葉量相似。稗的營養價值也較高,鮮草馬、牛、羊均最喜食,乾草牛最喜食,馬、羊也喜食。子實可以作為家畜及家禽的精料。由於稗對各種家畜的適口性均強,營養價值又高,放牧或刈割均可。產量也較高,每畝可產鮮草500~700千克。因此,是一種很有栽培前途的飼料。但應注意刈割期,收割太晚莖稈變硬,降低適口性,一般在乳熟期刈割為宜。再生性較差。

栽培技術

稗宜在春季播種,條播行距20厘米,種子千粒重1.5克,每畝播種量1.5千克。播種後一般10~20天齊苗,70~80天抽穗,90天左右開花,130天左右成熟。人工栽培情況下產量較高,鮮草產量可達1887.6千克/畝,乾草產量為471.9千克/畝,種子產量為103.25千克/畝,如在灌溉條件下產量還可增產1倍。因此在栽培選地時應選擇水濕地種植,乾燥地不宜播種。
湖南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