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信用研究中心

湖南大學信用研究中心

2006年2月27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等部分中央駐湘單位、企業和湖南大學聯合創辦了跨學科研究機構-----湖南大學信用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大學信用研究中心
  • 外文名:Hunan University Center for Credit Research
  • 簡稱:信用研究中心、HUCCR
  • 創辦時間:2006年2月27日
  • 類別:高校研究機構
  • 所屬地區:中國長沙
  • 主要獎項:湖南省人文重點研究基地
    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核心組成單位
  • 地址:中國長沙市嶽麓區石佳沖
  • 現任中心主任:楊勝剛
簡介,宗旨,目標,目前,大事記,成果展示,成立溯源,

簡介

2006年2月27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等部分中央駐湘單位、企業和湖南大學聯合創辦了跨學科研究機構-----湖南大學信用研究中心。
湖南大學信用研究中心
信用研究中心設學術指導委員會,徐憲平副省長擔任主任委員,政府相關信用管理部門領導、金融調控與監管機構的專家任委員。學術指導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負責評審、評估中心的研究工作,對中心運作的重大問題進行決策,是在學術上對中心進行指導,確定研究方向的最高層次的學術研究指導機構。中心不僅依託湖南大學及相關高校的學術研究資源,同時很好地實現行政資源與學術資源、企業資源與學術資源的有機整合。
中心將承擔學術研究項目、委託研究項目、商業性研究項目,並在以下方面為我省地方經濟建設作出貢獻:1)針對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開展原創性研究;2)為湖南及全國培養信用理論研究和信用管理套用的高級人才;3)配合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展信用知識的普及宣傳教育工作;4)為湖南與跨國徵信機構的全方位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和視窗。
2013年1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潘功勝副行長受聘為湖南大學信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顧問,湖南大學黨委書記劉克利教授為其頒發了聘書。

宗旨

發揮湖南大學金融學科的優良學術傳統和科研優勢,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等機構的直接支持下,建設一個機構開放、人員精幹、內外聯合、競爭創新、產學研一體化的新型科研機制,使中心成為中國信用經濟研究的重鎮和湖南省地方信用經濟建設的專業智囊。

目標

立足為湖南省地方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建設有國際影響的專業信用經濟與信用管理研究機構,使其成為湖南乃至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思想庫、人才庫、培訓基地和交流平台。

目前

湖南大學信用研究中心在湖南省人民政府的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已投入資金200萬元,建成國際會議廳、文獻資料室、研究人員工作室等建築面積近400平方米的研究場地,已購置中型資料庫、計算機、投影儀等設備30多套,能夠為進入本中心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員提供優良的工作環境。2006年中心通過定向委託和向省內外研究機構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了《信用信息系統指標體系的最佳化設計研究》等課題6項,研究經費36萬元,目前已有研究團隊進駐本中心從事研究工作。

大事記

2006年 在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銀行及部分中央駐湘機構和大型企業的共同支持下成立了由楊勝剛教授任主任兼首席專家的湖南大學信用研究中心;
2007年 正式列為湖南省人文重點研究基地;
2008年 被省民政廳批准為民間非社團法人;
2009年 被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確定為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三庫一網一平台一中心”的核心組成單位。

成果展示

經過六年多的發展,信用研究中心先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多項,並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的主要支撐力量;中心成員在JEPR、《經濟研究》等國內外頂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科研獎勵,參與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方案的設計與論證,先後為湖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局、湖南省企業信用管理局、湖南省公民信息管理局、湖南省工商局、國家級星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單位提供信用評估技術與方法支持。在湖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省級人文重點研究基地的年度評估檢查中,連續三年獲得優秀。

成立溯源

2006年2月27日下午三點在湖南大學金融學院舉行了隆重的掛牌儀式。這是由湖南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等部分中央駐湘單位和湖南大學聯合創辦的跨學科研究機構,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
中國徵信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初,1932年6月6日,由著名民主人士和銀行家章乃器牽頭髮起、由多家中資金融機構共同發起的專職徵信機構“中國徵信所”,在上海圓明園路1號宣布成立,標誌著中國徵信業的開始。而中國企業徵信行業真正起步應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1989年至1994年是起步和初期發展階段,1995年至1999年則為民營徵信業發展和外資進入階段,2000年至今,在國際經濟格局的發展趨勢下,徵信業發展逐步受到政府重視,個人信用徵信進行試點。雖然成果在慢慢顯示,但目前中國徵信業因為歷史遺留原因和自身的發展因素限制,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市場規模仍然較小、法律法規不健全、社會的信用信息公開化程度不高、徵信信息不全面不及時、專業人才匱乏、徵信業發展模式不清晰。縱觀這些問題和矛盾,不難看出,當前中國徵信業迫在眉睫的難處則在於中國缺乏與徵信相關的高級專門人才,由此也造成了整個徵信行業的結構缺失。為了解決存在於此的矛盾,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管理局經過對各高校的精心考核,最終決定與湖南大學金融學院聯合推出國內“徵信研究中心”,系統培養從事徵信與信用管理的高級專業人才。
湖南大學金融學院能成為中國人民銀行與之合作的對象,是有其歷史根由的。湖南大學金融學科一直是中國人民銀行和湖南省的重點學科,教育部“211”重點建設學科,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科研綜合實力,被譽為“長江以南金融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同時在信用理論研究方面擁有良好的基礎。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為國有商業銀行舉辦的信貸骨幹高級研修班上,吳定一教授就開設的《西方商業銀行的徵信管理》課程,對西方的徵信體系進行介紹,是國內高校最早開設的信用培訓課程;90年代中期,任藹堂教授就在其新撰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中,就設專章討論信用風險管理問題,並就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有若干論文發表於國內重要期刊上。
湖南大學信用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味著湖南省全面的展開了學術與政府資源的整合和互補。在今後研究中心會發揮機構作用,儘快建設其成為湖南省地方人文學科重點基地。此研究中心的負責人之一,金融學院副院長賀學會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作為國內徵信管理中心,具有以下幾大特點:一,此研究中心將整合國內外相關機構及高校的研究力量,並建立開放式、產學研相結合、資源共享的互動式研究平台和信用管理人力資源高端培訓平台,而中心的經費則主要由國內外企事業單位及個人資助,湖南省人民政府也會撥入一定的湖南省人文社科重點基地建設配套經費。二, 機構在運作上也有了很大的創新:在機制上整合了全面的研究資源;同時在項目承擔方式上也採用國際慣例——雙向匿名制,以體現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推選出最佳方案;另外,為了更好的集中社會研究力量,中心實施了駐所研究制度,即中心專兼職研究人員採取聘任制,按“帶(給)課題和經費進中心,完成課題研究後出基地”的原則,受聘專兼職研究人員進駐中心,從事課題研究須按學校規定,提供其所在單位出具的同意駐所研究的有效證明,並與中心研究主任簽訂責,權,利明確的聘任契約;在學術交流方面,中心將定期舉辦國際性或者全國性的、以信用理論研究和信用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大型學術會議。中心將把這種學術會議辦成在全國信用研究人員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專業論壇和智力互動平台。此外,中心還將針對地方信用體系建設中的具體問題不定期的召開小型研討會,成為省內政府機構、商業機構與學術機構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