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南嶺北江源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作為森林生態監測和研究平台,生態站採用一站多點布局,針對典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華南五針松-長苞鐵杉-栲類闊葉樹混交林),長期連續定位觀測生態系統的生物、土壤、水文、氣象等因子,為森林生態站網路、相關科學研究和行業決策提供科學基礎數據。同時,利用定位站觀測數據以及團隊在林業、生態方面的專業知識,為當地生態保護、林業生產、生態旅遊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為科普宣傳和基礎教育提供平台,促進生態環境與社會文化、經濟協調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南嶺北江源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 主管部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和維持機制、全球氣候變化對森林生態系統的關鍵生態過程和森林植被演替規律的影響。

發展歷史

南嶺北江源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簡稱北江源站)主站位於湖南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副站包括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臨武西瑤綠谷國家森林公園、廣東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北江源站跨越南嶺山脈南北坡,地處中亞熱帶與南亞熱帶過渡帶、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界,是對氣候變化敏感的區域。南嶺山脈連綿起伏,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東西走向山脈,南擋颱風、北阻寒流,是南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北江源區域地質、地貌、生境複雜多樣,區域內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是華夏植物區系發源地,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研究熱點中心之一。北江源站前身為中國林科院廣東南嶺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2008年建站),2017年國家林草局正式批准成立北江源生態站。

科研條件

生態站擬建科研用房500m,現有自動氣象站、綜合觀測塔、水文監測站等試驗設施6處,固定植物樣地數十個;計畫新建標準地面氣象觀測場、測流堰、坡面徑流場、降水格局變化控制試驗場、固定植物樣地和綜合觀測鐵塔等設施29個。將配備儀器設備52台/套,價值約296萬元。

科研成就

生態站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保護區專項、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等11個項目,項目經費751萬元。近5年發表論文21篇,其中SCI論文5篇,出版專著2部。獲得認定成果2項,其中“冰災對南嶺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成果榮獲2017年度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人才培養

生態站實行站長責任制,現任站長周光益,固定研究人員30人,流動人員4人。其中管理人員3人,野外觀測和數據管理29人,研究生3人;副高級以上職稱9人,有博士學位的7人。現有研究人員專業涵蓋植被、水文氣象、環境、土壤、森林恢復、動物與微生物、保護生態學、數據共享等領域。依託生態站已培養碩士研究生7人。生態站組織了“自然保護區生態監測和調查培訓班”1次,參與國際植物學大會、中國生態學大會、中國林業學術大會等全國性學術會議7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