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錢江源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作為亞熱帶東部典型森林生態系統生態監測和研究平台,生態站採用站點結合、以點帶面的布局,開展亞熱帶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水文過程和生態效益監測與流域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價研究,面向國家和地方生態文明建設需求,立足於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森林生態水文學和恢復生態學,通過開展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氣候過渡地區森林生態系統過程和格局研究,結合天然林保護工程,監測和評估亞熱帶典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提出和構建應對全球變化的森林水、土生態功能的調控和維持技術和示範樣板,服務於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為錢江流域典型森林生態系統的水源涵養、固土保肥等公益效能定量評估,生態補償量化依據提供科學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錢江源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 主管部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亞熱帶典型森林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回響和適應;全球變化背景下森林水文過程和效應;錢江流域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價及森林康養環境構建。

發展歷史

浙江錢江源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位於浙江省錢塘江流域,採用一站多點模式。三個站點分別位於錢塘江源頭的開化縣(東經118°18′-118°38′,北緯28°54′-29°30′)、錢江流域中游的建德市(東經118°34′-119°15′,北緯29°22′-29°50′)和錢塘江下游的杭州市富陽區(東經119°56′-120°02′,北緯30°03′-30°06′);生態站地處我國中、北亞熱帶,2008年建站,2011年獲國家林草局批准進入國家林草局野外觀測台站網路。

科研條件

生態站具有科研用房800多平方米,分別在三個站點設立固定觀測場。擁有標準氣象場3個,量水堰3個,綜合觀測鐵塔3座,地表徑流場10個,固定樣地10個等,配有儀器設備40餘台/套,價值300多萬元。

科研成就

生態站依託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畫專項、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林業局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等項目總計10餘項,項目經費約600萬元。近5年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SCI7篇,出版專著3部,認定成果2項,在2008年國家林草局的考核中,獲評優秀台站。

人才培養

生態站實行站長責任制,現任站長周本智研究員,固定研究人員10人,流動人員6-10人。其中管理人員2人,野外觀測和數據管理2人,研究生5人;副高級以上職稱4人,具有博士學位8人。現有研究人員專業涵蓋森林碳循環、森林水文、植物生理生態學、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森林土壤學、竹林培育、森林保護學等。近年來,生態站共組織或承辦了“森林植被對空氣負氧離子作用貢獻機理學術研討會”、“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分散式定位觀測”等全國性學術會議2次。組織重要出訪4團次,派出專家出國8人次,接待來訪30人次,促進了國內外氣候變化下森林生態系統過程與功能的定位研究合作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