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區茶亭鎮中興村系二00五年村級規模調整時,由雷山、竹山、天星等三村合併而成,並以中心村命名,後取“旺國興邦”之義更名“中興村”。地圖顯示,村莊距離茶亭鎮治所梅花嶺集鎮3.5公里,望城區38.9公里,長沙市中心36.3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中興村
- 農戶:688
- 留守兒童:10餘人
- 人口:2388人
望城區茶亭鎮中興村
望城區茶亭鎮中興村村系二零零五年村級規模調整時,由雷山、竹山、天星三村合併而成,並以中興橋命名。我村位於茶亭鎮政府沿梅銅線3公里處,距長沙市汽車北站34公里。東接屈原文化聖地——汨羅;西臨湘江,緊靠銅官電廠、靖港古鎮;南靠金霞物流園、京珠複線、長湘公路沿線穿過,便利天下;北依湘陰,是長沙北區城區實實在在的後花園。東西向東城防汛線、梅銅線穿村而過,京珠西線、長湘公路等或穿越或緊接,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一、 鄉村概況:
(一)地理位置及人口:
望城區茶亭鎮中興村系二00五年村級規模調整時,由雷山、竹山、天星等三村合併而成,並以中心村命名,後取“旺國興邦”之義更名“中興村”。地圖顯示,村莊距離茶亭鎮治所梅花嶺集鎮3.5公里,望城區38.9公里,長沙市中心36.3公里。在鎮域範圍內,村莊位於長沙市望城區茶亭鎮中部,東連梅花嶺社區,西與獅子嶺村相鄰,北接洪開橋村,南臨西湖寺村和戴公橋村。隨著地圖,視角放大,這裡,東接屈原文化聖地——汨羅;西臨湘江,緊靠銅官電廠、靖港古鎮;南靠金霞物流園、京珠複線、長湘公路沿線穿過,便利天下;北依湘陰,是長沙北區城區實實在在的後花園。境內交通幹線密布,東西向東城防汛線、梅銅線穿村而過,京珠西線、長湘公路等或穿越或緊接,區位優勢日趨增強。
據2012年7月10日至8月10日村情統計最新數據顯示:全村現有農戶688戶,人口2388人,全年流動務工人員等540餘人,在村常住人口1800餘人,其中空巢老人190餘人,留守兒童10餘人,享受民政農村低、五保待遇111人,五保家庭32戶、34人,低保家庭42戶、77人。
(二)資源狀況:
1、土地資源:村域轄區面積約為7.5平方公里,折合11250市畝,約占茶亭鎮總面積的十二分之一。全村耕地3100餘畝,其中稻田2849.6畝,旱土251畝;此外,集體及私有林權地3000餘畝,林地覆蓋率約41.6%。
2、農業資源:以水稻種植業為主,兼產豆、油,雞、鴨、豬、魚、果等,生態養殖也具有一定的規模。
3、 林業資源:村組集體共有山林3000餘畝,經二00七年林業改革後,基本都是家庭個體承包經營,集約化程度和利用效率較低。
4、 水利資源:建設於上世紀50、60年代的小Ⅱ型水庫一座——雷山水庫,大小山塘158口,總水域面積約1400畝。
(三)經濟發展狀況:
近年來中興村積極招商引商,現有個私企業三家,分別為望城區博三機械有限公司,長沙市千夜節能有限公司和望城區中興勞務有限公司。截止今日,長沙市千夜節能有限公司已經申報破產。2012年新成立合作社一家——望城區小米生態養殖合作社,由在該村任職的校友許威引進、協助辦理。規模企事業單位年經營收入約600萬元,為地方創造利稅20餘萬元,為該村村民帶來工資收入約30萬元,為村集體帶來約8000元/年的土地租賃費用。
全村基本無集體經濟來源,村委會運營主要由區財政每年撥付的10萬元左右辦公經費維繫。全村範圍內工商註冊的個體商戶、小超市超過50家,年出欄100頭以上養豬場5家,水域放養面積超過5畝大戶約15戶,20畝以上苗圃場1個,百畝級別生態種養基地1個,規模經營農資店1家,廢品回收店1家。20%左右的中老年農民負責耕種全村的水稻田,這構成了村域範圍內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山林中的杉木林和山塘、水庫中的漁業收入則成為了村域範圍內村民的次要收入來源。
和其他地方大多數的村相比,該村村民主要收入來源,同樣來自務工收入。約300名左右的大學畢業生,在全國各地各企事業單位工作;約100名大中小型包工頭,在全國各地工地承包業務;約60名左右外出非洲安哥拉等地勞務輸出勞動力;約360名手工藝人,泥工、木工、水電工等,在長沙範圍及其周邊討生活。
2011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約為9000元,居於全市中下游水平。
二、基層組織建設:
截止今日,中興村黨支部黨員105人(預備黨員2名),其中,男性93人,占88.6%;女性12人,占11.4%。漢族100人,占100%;少數民族0人。國中及以下學歷62人,占59.0%;高中及中專學歷28人,占26.7%;大學專科9人,占8.7%;大學本科及以上6人,占5.7%。18歲至35歲26人,占24.8%;36至64歲53人,占50.4%;65歲及以上26人,占24.8% 。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1人。支部選舉書記、組織委員等委員3名,主管支部日常工作。參考村民小組就近原則,劃分為6個黨小組,設定黨小組長和副組長各一名,由支村兩委和大學生村官6人分別負責聯繫。
村委會由村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由村委會主任、計生專乾及報賬員3位村委委員組成,主持村民自治全面工作。全村下轄18個村民小組,各設定村民組長一名,協助村委會開展村級治理工作。計生專乾下轄計生協會,選舉推選8名計生指導員,負責全村計畫生育相關工作。
12年7月4日以來,在望城區政法委的指導下,創新社會管理方式,實施格線化服務,全村實施黨員聯戶、黨小組聯黨員、支部聯黨小組的格線管理,以黨小組為骨架,設服務格線6個,具體實施法制宣傳、糾紛調處、環境衛生、計畫生育、結對幫扶、維穩信息報送、創業就業幫扶、民眾建議的蒐集等八大項工作,村民自治及黨支部建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為村級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提供了更加有力地支持。
三、新農村建設:
以國家新農村建設指導方針為基本綱領,結合長沙市城鄉一體化的戰略指針,該村支村兩委員會,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村發展。積極推進發展科教文衛事業,建立農民學校一個,配備遠程教育資源。設立村標準衛生室1個,配備從業人員1名,另由政府選聘聯村醫生1名。設立農家書屋1個,配備圖書管理員1名,並在積極建設村文化小廣場。關注民生工程,積極組織對道路、水利等基本民生工程進行清修、維護,通過政府救助、雷鋒慈善會、關工委賑濟等,對困難村民進行直接而及時的救助。
據走訪,2008年至2012年,現任書記周勇多方籌措,與當地變電所一起,在短短的5年時間內,新增電壓器9台,架設10米高標準電線桿720根,覆蓋里程36公里,三相四線受益率超過70%村民家庭,兩相居民生活用電便利家家戶戶。從此,老百姓過上了點燈不費蠟、寒來暑往空調調氣候的幸福日子。對比07年紅網上的罵聲一片和當時的望城縣由於用電問題出現該村村民上訪不斷的現象,我們不由地心中唏噓。
在過去三十年,我們迎來了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三十年,也迎來了城市井噴式發展的三十年,而鄉村,始終是作為時代發展的犧牲品,落後於歷史的車輪之外。08年,全球經濟危機,造成了外需市場的嚴重縮水,全國經濟發展速度首次破8,打破了持續30年經濟發展速度8%以上的神話,全民拜金,而鄉村持續落後的社會現實,引發了社會新一輪的思考。現在,我們中國仍然處在社會轉型階段,跨越式超脫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階段,直接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在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而在現今中國社會轉型中,最深刻的莫過於鄉村社會轉變。中國鄉村經歷和正在經歷著從“散”,“統”,“分”到“合”的不同社會階段。鄉土社會變遷必然伴隨,並需要鄉村治理結構的轉變。從以“統”為特點的人民公社,到以“分”為主要特點的農村改革時期,鄉村治理結構表現為“鄉村政治”,即在鄉一級恢復建立鄉政府,在鄉以下的村建立村民委員會,實行村民自治。隨著市場化現代化的發展,這一治理結構應該加以創造性轉換,建立“縣政,鄉派,村治”的治理結構,即:縣具有更多的治理自主性;鄉只是縣政府的派出機構,專事政務和指導村民自治;村民委員會主要從事村民自治工作,由此使其治理合理化。
話題再回到中興村,目前,中興村的管理機構由村民委員會和村黨支部組成,黨支部領導村委會開展日常工作,人大代表、政協代表、村民組長、計生指導員、村民代表、五老成員(老戰士、老教師、老幹部、老專家、老模範)、具備公民意識的普通村民,參與到村的實際管理中來。其中,黨支部則是村的建設和發展中的核心力量。
中興村黨支部,105名黨員,年齡結構相對較為合理,老少中青分布較為均勻。經驗豐富的老黨員26人,占比24.8%;年輕黨員26人,占比24.8%;中壯年黨員53人,占比50.4%。知識結構主要體現為知識層次分布差異顯著,國中及以下學歷占比60%強,高中及以上學歷占比40%弱。較高學歷的中青年黨員長期在外務工,流動性強,長期不能正常參加組織活動,在組織生活、對黨的思想認識、最新理論的學習、運用等方面,相對較為落後。對於支部建設、推動村級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制約作用。於此相反,老黨員學歷層次相對較低,但革命性強,能夠通過電視、報紙等途徑學習黨中央的最新精神,而他們多年的工作和生活經驗,對於指導支部良性發展,則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由此,給黨支部建設帶來了才、德不平衡發展的問題。德為才之帥,才為德之賓。村莊需要更多德才兼備的同志充實黨員隊伍,通過遠程教育平台及黨小組、黨支部民主生活會等組織生活,增強青年黨員對於組織的歸屬感,提高老年黨員對於外界發展的新認識,調節平衡德與才的關係,重新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學會使用中國科學社會主義的偉大理論指導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推動村級建設可持續發展。
2012年是基層組織建設年,是黨中央密切關注基層發展的一年。建設黨小組活動陣地,強化支部活動陣地,是進一步培養黨員的前提條件。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中興村黨支部以此為契機,通過支部民主生活會,新選舉了黨小組長,建設了新的黨小組活動陣地,豐富了支部組織生活,動員廣大黨員獻計獻策推動支部和村的建設及發展。通過QQ群、微博(ZhongxingVillage茶亭)、村級網站(村易通、中興村)、郵件等現代交流手段,與在外的年輕黨員取得了聯繫和溝通,聯通了村內與村外的世界,為平衡黨員發展才德失衡的問題,為全村的後續發展,做好了鋪墊,同時,也提供了全村發展的現實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