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鋼藥廠

湖北鋼藥廠是中國建立較早的無煙火藥製造廠。

湖廣總督張之洞認為,湖北槍炮廠製造槍炮,只有所需火藥、鋼料能夠自製才符合建廠本意。1891年,即與使德大臣電商購機製造無煙火藥和鋼料事,不久張之洞調署兩江總督,此事被擱置。1896年1月,張之洞返回湖廣總督本任。次年,通過使德大臣向德訂購年產無煙火藥50噸和日產罐子鋼二三噸的機器設備各一套。1898年,在漢陽赫山建立湖北鋼藥廠,聘請外國工匠教習煉鋼和製造無煙火藥。該廠分煉鋼、制無煙火藥和制鏹水三大部分。無煙火藥廠下設撕棉廠、爛棉廠、烘藥廠、拌藥廠等37個廠;煉鋼廠下設罐鋼廠、壓鋼廠、拉鋼廠等10個廠;鏹水廠下設磺鏹水廠、硝鏹水廠等9個廠;另附設造磚瓦的3個廠。鏹水廠生產制無煙火藥的化工原料。無煙火藥廠於1901年12月投產,日產槍炮藥90公斤上下。1907年,因經費困難,停造炮藥。煉鋼廠於1903年6月開爐,日產鋼錠700-1400公斤。後因拉鋼等廠沒有建成,不能軋成鋼材,且煉鋼材料除生鐵外都需進口,於1905年2月停煉。1909年,又試煉鋼386公斤。1908年,該廠與湖北兵工廠合併為湖北兵工鋼藥廠。
湖北鋼藥廠
1901—1909年,共生產無煙火藥147.26噸、鋼坯199.51噸。
1912年7月,清代建成的湖北兵工鋼藥廠分為湖北兵工廠和湖北鋼藥廠兩個獨立的廠。這時的湖北鋼藥廠雖仍名鋼藥廠,但實際只生產無煙火藥,沒有生產鋼。1914年,該廠直隸於北洋政府陸軍部,改名為漢陽鋼藥廠。1915年,改隸督辦兵工廠事務處。1917年2月,仍隸陸軍部。4月,併入漢陽兵工廠,改名為漢陽兵工分廠。除生產79槍藥外,1916年增產75炮藥,1918年又增產自來得手槍藥,1923年再增產迫擊炮藥。無煙火藥的年產量1917年前一般為20—30噸,1923年後增至90噸左右。製造無煙火藥的工藝也在這一時期得到完善。該分廠還於1922年試製成苦味酸(黃色炸藥),1924年試製成梯恩梯炸藥。1932年9月,該分廠獨立成廠,名漢陽火藥廠。有員工845人。該廠先後建立12種管理制度和14種表報,1934年又實行成本會計制度,企業管理逐漸完善,產量增加,質量提高,成本下降。1936年生產無煙火藥202.9噸,大大超過分廠時期的最高水平。其79槍藥的質量足以同美國柏福斯藥媲美。
1912—1937年,該廠共生產步槍藥2306.3噸、手槍藥38.6噸、迫擊炮藥11.1噸、山炮藥8.5噸、陸炮藥22.2噸,總計2386.7噸。生產無煙火藥所需的硫酸、硝酸、以脫等基本自給。
由於日軍占領徐州後進逼湖北,1938年6月,漢陽火藥廠奉令遷湖南辰溪。7月,改名軍政部兵工署第二工廠。1940年秋,廠房大部建成,新建的黑色火藥廠開工,全部員工達1507人。10月上旬,日軍占領湖南長沙,辰溪受到威脅,該廠又奉令遷往四川,選定巴縣納溪溝為新廠址。由於日軍封鎖了宜昌,該廠製造黑色火藥的人員和設備未能入川,留在原地繼續生產,直到1940年納溪溝新廠的黑色火藥廠建成投產後才停止生產。在納溪溝建廠的工作遇到了困難:該地岩質疏鬆,建造山洞廠房掘成的毛洞經常垮塌。以後將廠房建在地面,方才度過了難關。1940年,黑色火藥廠開工,但無煙火藥受原料限制一時不能復產,於是轉產燃料和油料。1943年後,斷續生產無煙火藥。戰時生產局的資料記載是1944年9月生產了4噸。
該廠是中國建立較早的無煙火藥製造廠,抗戰中遷川後,只生產黑色火藥840噸、民用炸藥270噸,無煙火藥的產量雖不詳,但肯定不多。1946年4月,該廠停工,員工資遣。其制無煙火藥和制酸設備交第二十三工廠,儀器、化工原料交瀋陽兵工廠(後名第九十工廠),房屋和其他物資交第五十工廠保管。1946年8月撤銷。
1949年7月,兵工署將已撤銷的第二工廠恢復為第五十工廠納溪溝分廠。尚未開始兵器生產,即於同年12月被重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