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華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簡稱華海重工)位於長江北岸黃州禹王江灘處,年產值40 億元,是黃岡市委、市政府2008 年重點招商引資企業,其斥資15 億元興建的年產150 萬載重噸船舶生產項目被列為湖北省重點發展項目。 華海重工是一家集船舶製造、航運和倉儲物流三位一體的新型現代化產業集團。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湖北華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公司占地:200 萬平方米
- 長江岸線:4000 米
- 註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
公司簡介,生產能力,
公司簡介
公司擁有2萬噸級船台2 座、6 萬噸級船塢2 座,鋼結構廠房12 萬m²。分別配有100 噸龍門吊1、200 噸門吊1 台、300T 門吊1 台、,配有各類行車近50台,有4個5 萬噸級以上泊位的舾裝碼頭。 公司依託對航運市場的深度分析, 並與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形成戰略合作,合作研發符合EEDI國際標準的新型節能低碳船型,主要產品有:6.4 萬噸級、5.1 萬噸級、6600 噸級和12000 噸級無限航區散貨和多用途重吊船。這些船型比市場同類型船舶的油耗至少節約30%-50%以上,船型均在七零二研究所深水拖曳水池進行過模型試驗。在生產設計方面,選擇業內頂尖的生產設計公司,使造船的鋼板利用率達到92%以上。 除了在技術方面精益求精外, 在物資採購上,按照大批量定點採購的方式鎖定一線品牌生產供應商。
生產能力
公司與中船第七〇二船舶研究設計院專門設計的節能低碳船型,項目以打造低能耗綠色散貨船型、引領綠色船舶設計理念為主要目的,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節能、綠色船舶設計思想貫穿始終。在船型設計上,通過全面的方案論證工作,確定最優船型參數,通過深入的線型最佳化設計獲得阻力最優線型。節能裝置設計是本船型節能思想了另一重要體現,模型試驗表明本船的節能裝置方案是成功的,效果是明顯。另外本船通過採用軸帶發電機、超級多聯變頻空調、冰櫃替代冷庫、高效低能耗輪機設備等措施,達到節能的目的。加上該類船舶油耗低、吃水淺、適合港口廣泛,在市場上保持著較高的競爭力及相對穩定的租金價格,性價比優秀。
七○二所,1951年建立於上海黃浦江畔,1965年總部搬遷至無錫,在上海設有分部。數十年來建有功能齊全、配套完整的大中型科研試驗設施20餘座,設有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兩個國家級檢測中心,占地1100餘畝,現有職工100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8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5名,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43名,博士生導師20名,碩士導師31名。
七○二所主要從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領域的水動力學、結構力學及振動、噪聲、抗衝擊等相關技術的基礎研究與套用基礎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與水下工程的研究設計與開發。七○二所堅持科技創新,先後成功研製了大深度載人潛水器、掠海地效翼船、小水線面雙體船、水翼船、援潛救生設備、Z型全迴轉推進器、高速遊艇、水上遊樂設施、環保型保溫棉生產線、以藍藻打撈與處理、生態清淤裝備為代表的水環境治理裝備等系列產品,開發了SHIDS船舶性能設計系統等專用軟體。許多科研成果已轉化為產品或套用於船舶設計、建造和標準規範的編制中,為我國船舶和海洋工程事業及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七○二所是首批進入國際船舶界兩大學術組織-國際船模試驗池會議(ITTC)和國際船舶和海洋工程結構會議-(ISSC)的單位,是上述國際組織中的重要成員,有多名中青年科技專家當選這兩大國際組織相關技術委員會的委員。此外,七○二所還與美、英、法、俄、日、德、荷、挪等國近百個院校、研究所和學術團體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關係。
七○二所,1951年建立於上海黃浦江畔,1965年總部搬遷至無錫,在上海設有分部。數十年來建有功能齊全、配套完整的大中型科研試驗設施20餘座,設有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兩個國家級檢測中心,占地1100餘畝,現有職工100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8名,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5名,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43名,博士生導師20名,碩士導師31名。
七○二所主要從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領域的水動力學、結構力學及振動、噪聲、抗衝擊等相關技術的基礎研究與套用基礎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與水下工程的研究設計與開發。七○二所堅持科技創新,先後成功研製了大深度載人潛水器、掠海地效翼船、小水線面雙體船、水翼船、援潛救生設備、Z型全迴轉推進器、高速遊艇、水上遊樂設施、環保型保溫棉生產線、以藍藻打撈與處理、生態清淤裝備為代表的水環境治理裝備等系列產品,開發了SHIDS船舶性能設計系統等專用軟體。許多科研成果已轉化為產品或套用於船舶設計、建造和標準規範的編制中,為我國船舶和海洋工程事業及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七○二所是首批進入國際船舶界兩大學術組織-國際船模試驗池會議(ITTC)和國際船舶和海洋工程結構會議-(ISSC)的單位,是上述國際組織中的重要成員,有多名中青年科技專家當選這兩大國際組織相關技術委員會的委員。此外,七○二所還與美、英、法、俄、日、德、荷、挪等國近百個院校、研究所和學術團體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