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志經濟綜合管理》是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湖北省志經濟綜合管理
- 作者: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ISBN:7-216-03337-X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年03月
- 編纂人員:趙德馨、丁旭峰、李裕炎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 封面
- 湖北省志 經濟綜諒講糊合管理
- 著作權頁
- 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湖北省志》
- 《湖北省志·經濟綜合管理》
- 《湖北省志·經濟綜合管理》編纂委員會
- 《湖北省志·經濟綜合管理》
- 前言
- 目錄
- 綜述
- 一、晚清時期(1840-1911年)
- (一)道光後期(1840-1850年)
- (二)鹹豐時期(1851-1861年)
- (三)同治至光緒初年(1862-1889年)
- (四)光緒中期至清末(1890-1911年)
- 二、民國時期(1912-1949年5月)
- (一)民國初期(1912-1926年)
- (二)民國中期(1927-1937年)
- (三)抗日棄承只訂戰爭時期(1938-1945年)
- (四)民國末期(1946-1949年)
- 三、根據地——解放區的經濟綜合管理
- (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
- (二)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8月-1945年9月)
- (三)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0月-1949年5月)
-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經濟綜合管理
- (一)經濟綜合管理機構沿革
- (二)1949年5月-1952年的經濟綜合管理
- (三)1953-1957年的經濟綜合管理
- (四)1958-1966年的經濟綜合管理
- (五)1967-1978年的經濟綜合管理
- (六)1979-1985年的霸整套經濟綜合管理
- 計畫管理
- 一 計畫管理機構沿革
- 二 計畫管理體制及其變化
- (一)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的計畫管理體制(1953-1957年)
- (二)“大躍進”時府妹察期的計畫管理體制(1958-1960年)
- (三)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計畫管理體制 (1961-1965年)
- (四)“文化大革命”時期和整頓時期的計畫管理體制(1966-1978年)
- (五)經濟發展新時期的計畫管理體制(1979-1985年)
- 三 計畫管理的實施
-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的計畫管理(1949-1957年)
- (二)“大躍進”時期的計畫管理(1958-1960年)
- (三)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方針、任務和計畫管理(1961-1965年)
- (四)“文化大革命”時期和整頓時期的計畫管理(1966-1978年)
- (五)經濟發展新時期的計畫管理(1979-1985年)
- 計畫生育管理
- 一 計畫生育管理機構
- (一)省級計畫生育管理機構
- (二)省級以下地方計畫生育管理機構
- (三)計畫生育事業機構
- (四)計畫生育民眾團體及人口學研究機構
- (五)計畫生育委員會(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 二 計畫生育政策沿革
- (一)生育政策的沿革
- (二)節育技術政策
- (三)獎勵和限制政策
- 三 計畫宙跨生育管理的內容方法
- (一)人口計畫管理
- (二)人口與計畫生育統計管理
- (三)計畫生育宣傳管理
- (四)計畫生育科技藥具管理
- (五)計畫生育工作的重要會議
- 物資管理
- 一、物資管理機構沿革
- (一)省物資管理機構
- (二)省直物資經營機構
- (三)專、市、縣物資機構
- 二、物資管理體制
- (一)按企業事業單位隸屬關係管理
- (二)物資分配供應下放地方管理
- (三)集中統一和歸口管理
- (四)初步改革物資流通體制
- 三、物資計畫管理
- (一)物資的分類管理
- (二)計畫申請分配的範圍
- (三)統籌統支
- (四)地區少芝符戒平衡
- 四、物資供應管理
- (一)供應範圍
- (二)定點供應
- (三)憑證定量供應
- (四)承包供應
- (五)統一供應
- 五、組織計畫外煤木資源
- (一)自拉煤炭
- (二)協作煤炭
- (三)集資辦煤
- (四)自拉雲南木材
- 六、物資市場管理
- (一煮阿熱)物資市場的形成
- (二)工業品生產資料市場管理
- (三)汽車交易市場管理
- (四)建立物資貿易中心
- (五)開展縱橫聯合
- 七、物資儲運管理
- (一)儲運管理演變
- (二)倉庫管理
- (三)物資運輸方式
- (四)儲運經營管理
- 八、物資節約回收和利用管理
- (一)節約煤炭
- (二)利用庫存鋼材
- (三)廢鋼鐵回收管理
- (四)庫存機電產品和鋼材報廢降價處理
- 九、物資企業管理
- (一)建立和推行經營責任制
- (二)企業整頓
- 物價管理
- 一、建國前(1875年-1949年5月)的物價變化
- (一)清末和民國初年的物價(1875-1929年)
- (二)抗日戰爭前夕的物價(1930-1936年)
- (三)抗日戰爭期間的物價
- (四)解放戰爭時期的物價
- 二、建國後物價管理機構的沿革
- 三、物價管理
- (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年10月-1952年)
- (二)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1953-1957年)
- (三)第二個五年計畫及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58-1965年)
- (四)“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
- (五)經濟發展新時期(1977-1985年)
- 四 價格體系和管理體制改革
- (一)價格體系改革
- (二)管理體制及其改革
- (三)1985年的價格狀況
- 統計管理
- 一、清末和民國時期的湖北統計
- (一)清末時期的湖北統計
- (二)中華民國時期的政府統計
- 二、建國後的湖北統計
- (一)創建時期(工949年5月-1957年)
- (二)更迭時期(1958-1977年)
- (三)發展時期(1978-1990年)
- 三、統計機構與統計人員管理
- (一)統計機構管理
- (二)統計幹部管理
- 四、農業統計管理
- (一)農業統計報表制度的建立和演變
- (二)農業統計資料管理
- (三)農業統計部門與各業務部門的配合
- 五、工業統計管理
- (一)工業統計制度方法的建立和發展
- (二)工業統計調查
- (三)工業統計資料整理
- (四)工業統計分析
- 六、運輸郵電統計管理
- (一)運輸、郵電統計方法和制度的演變
- (二)運輸、郵電統計調查
- (三)運輸、郵電統計資料管理
- (四)運輸、郵電統計分析
- 七、商業統計管理
- (一)商業統計制度的演變
- (二)商業統計調查方法
- (三)商業統計服務與監督
- 八、基本建設與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管理
- (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制度演變
- (二)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調查
- (三)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資料整理
- (四)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分析
- 九、物資統計管理
- (一)物資統計制度
- (二)物資統計調查
- (三)物資統計資料整理
- (四)物資統計分析
- 十、勞動工資統計管理
- (一)勞動工資統計報表
- (二)勞動工資統計調查
- (三)勞動工資統計資料整理
- (四)勞動工資統計分析
- 十一、社會統計管理
- (一)社會統計報表
- (二)社會統計專題調查
- (三)社會統計資料整理
- (四)社會統計分析與研究
- 十二、綜合統計管理
- (一)綜合統計的建立
- (二)綜合統計調查
- (三)綜合統計制度方法
- (四)綜合統計資料整理
- (五)綜合統計分析
- 十三、平衡統計管理
- (一)平衡統計的建立
- (二)平衡統計調查
- (三)平衡統計資料的整理
- (四)平衡統計分析
- 十四、人口統計管理
- (一)人口統計的建立
- (二)人口統計調查內容
- (三)人口統計資料整理
- (四)人口統計分析
- 十五、農村社會經濟統計管理
- (一)農村社會經濟統計體制的演變
- (二)農村社會經濟統計調查
- (三)農村社會經濟統計資料整理
- (四)農村社會經濟統計資料分析
- 十六、城市社會經濟統計管理
- (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隊的建立和發展
- (二)城鎮居民生活調查
- (三)物價統計調查
- (四)城市基本情況統計
- 十七、統計信息諮詢管理
- (一)統計信息諮詢機構的建立
- (二)統計信息諮詢管理制度的建立
- (三)統計信息網路的建立
- (四)統計信息提供方式
- (五)統計信息諮詢服務
- 土地管理
- 一、土地管理機構
- (一)清末土地管理機構
- (二)民國土地管理機構
- (三)革命根據地土地管理機構
- (四)建國後的土地管理機構
- 二、土地制度與立法
- (一)清末土地制度
- (二)民國土地制度與立法
- (三)革命根據地的土地制度與立法
- (四)建國後的土地制度與立法
- 三、土地開發利用
- (一)清末土地開發利用
- (二)民國時期的土地開發利用
- (三)建國後的土地開發利用
- 四、土地管理的內容
- (一)清末土地管理
- (二)民國土地管理
- (三)革命根據地土地管理
- (四)建國後的土地管理
- 勞動管理
- 一、勞動管理機構沿革
- 二、勞動力管理
- (一)勞動就業
- (二)勞動計畫管理
- (三)勞動力的招收和調配管理
- (四)企業勞動組織管理
- (五)用工制度的改革
- (六)技工培訓
- (七)勞動爭議仲裁
- 三、職工工資
- (一)建國前的職工工資
- (二)建國初期職工工資簡況
- (三)工資制度改革
- (四)工資調整
- (五)計件工資制度
- (六)獎勵工資制度
- (七)津貼制度
- (八)學徒工待遇
- 四、勞動保險與福利
- (一)勞動保險工作
- (二)職工福利
- (三)對離、退休職工的管理服務工作
- 五、勞動保護工作
- (一)勞動保護
- 六、鍋爐與壓力容器安全監察
- (一)鍋爐安全監察工作
- (二)壓力容器的管理工作
- (三)技術培訓與考核發證
- 工商行政管理
- 一、 晚清時期的工商行政管理
- (一)管理機構
- (二)市場管理
- (三)企業登記管理
- (四)商標管理
- (五)契約管理
- 二、 民國時期的工商行政管理
- (一)民國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
- (二)革命根據地的工商行政管理
- 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工商行政管理
- (一)管理機構
- (二)管理概況
- 四、 市場管理
- (一)集市貿易的恢復與發展
- (二)對集市貿易的管理
- (三)專業市場的興起與管理
- (四)市場建設
- (五)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五、 企業登記管理
- (一)登記管理
- (二)監督管理
- (三)制發配套法規,建立企業登記檔案
- (四)外商投資企業的登記管理
- 六、 經濟契約管理
- (一)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契約制度
- (二)經濟契約的鑑證和監督檢查
- (三)調解和仲裁經濟契約糾紛
- 七、商標管理
- (一)商標註冊
- (二)保護商標專用權
- (三)監督產品質量
- (四)商標設計、印製管理
- (五)對未註冊商標的管理
- 八、廣告管理
- (一)統一管理廣告
- (二)清理整頓廣告
- (三)發展廣告經營
- (四)建立廣告協會
- 九、 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管理
- (一)登記發照
- (二)扶持保護
- (三)監督管理
- (四)指導個體勞動者協會的工作
- 十、 打擊投機倒把活動
- (一)歷史概況
- (二)政策規定
- (三)辦案制度
- 標準化管理
- 一 、 標準化管理機構
- 二、 標準化
- (一)標準的制、修定和貫徹執行
- (二)企業標準化
- (三)農業標準化
- (四)標準情報工作
- 三、 質量監督與檢驗
- (一)產品質量監督事業的發展
- (二)產品質量監督與檢驗的基礎建設
-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監督與檢驗
- (四)制定辦法,加強管理
- (五)專業纖維檢驗工作
- 計量管理
- 一、計量管理機構
- (一)省級計量機構
- (二)省以下地方計量機構
- (三)廠礦企業計量機構
- (四)國家在湖北的計量機構
- 二、計量制度沿革
- (一)橫黍尺、縱黍尺
- (二)營造尺,庫平制
- (三)甲制、乙制並行
- (四)標準制、市用制
- (五)推行新制,取締廢除舊雜制
- (六)改革市制,推行米制
- (七)改革中醫處方用藥計量單位
- (八)推行法定計量單位
- (九)頒布實施《計量法》
- 三、計量技術
- (一)量值傳遞
- (二)技術人員考核
- (三)科學研究
- (四)計量技術為國民經濟服務
- 四 計量監督管理
- (一)商貿計量管理
- (二)對製造、修理、銷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
- (三)計量糾紛的仲裁和調解
- (四)工業計量管理
-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