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冶市雞冠咀、桃花嘴礦區深部找礦

《湖北省大冶市雞冠咀、桃花嘴礦區深部找礦》是由北省地質局第一地質大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柯於富、金尚剛、方立虎、劉冬勤、吳永祥、孫孝峰、黃智輝、鄧少平、王帥 、王亞男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省大冶市雞冠咀、桃花嘴礦區深部找礦
  • 主要完成單位:北省地質局第一地質大隊
  • 主要完成人:柯於富、金尚剛、方立虎、劉冬勤、吳永祥、孫孝峰、黃智輝、鄧少平、王帥 、王亞男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70047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7-2-34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簡介
1、立項背景:2006年國土資源部啟動了危機礦山找礦專項,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申報了雞冠咀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全國危礦辦於2006年十月以“危礦辦技發[2006]013號”文下達了《湖北省大冶市雞冠咀銅金礦接替資源勘查》項目任務書([2006]042號)。通過三年的工作,對礦區的成礦規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礦區周邊發現了三個新礦體和一批新的找礦線索。2010年在三鑫公司現有礦權範圍內邊深部及外圍繼續開展普查、詳查工作,擴大已知礦體的規模,尋找發現新礦體。
2、主要研究內容:深入研究淺部礦體的分布規律,研究成礦地質體與物化探異常的關係,深化深部礦體成礦規律總結,擴大已知礦體規模,在礦區邊深部發現尖滅再現、側列再現的新礦體,按照循序漸進的勘查原則,創新了工作方法,培養了一批地質找礦骨幹人員。
3、創新點:A、通過物化探異常與含礦地質體的對比研究,結合區內銅金礦和賦礦大理岩具有高密度、含礦圍岩為低密度的特徵,進一步研究了區內低緩重磁異常的分布特徵,提出工作方向。
B、在對礦區開採地質資料綜合研究、礦石結構構造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深部礦體受斷裂—接觸複合構造控礦的規律,礦體在走向上具尖滅再現特點,改變了礦體受接觸帶控制的認識。
C、通過對區域構造演化、岩漿岩與成礦的關係研究,運用構造-岩漿-成礦系統的觀點,提出了雞冠咀礦區礦產有四個定位空間,找礦潛力巨大。經後期工程證實,C區又新增333銅資源量11.9萬噸,金資源量20.49噸,提出D區是下一步工作的重要靶區。
4、與當前國內外同類研究、同類技術的綜合比較:該工作方法在老礦山深部找礦處領先地位,根據成礦地質條件,研究物化探異常與已知含礦地質體的關係總結規律,獲得深部礦化訊息,在工作程度高的地區具有重要示範作用。同時,按照“循序漸進”的勘查原則,探索出了一條追索已知礦體走傾向處伸擴大礦體規模,利用礦體尖滅再現,側列再現規律,在已知礦體邊深部找新礦體,實現找礦重大進展,利用物化探異常相似類比找新區、新礦體,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的創新工作方法。
5、套用推廣情況:礦山企業對本次工作新發現的資源準備辦理礦證轉采,正在辦理相關的檔案資料,目前礦上主通風井工程正在施工中。
6、社會效益: 新增333及以上類別銅資源儲量27.53萬噸,金資源儲量34.66噸,在礦區深部提交了一個大型規模的金礦和一個中型規模銅礦。按當時市場價值,新增資源儲量的潛在經濟價值200多億元。安置就業人員1300多人,延長礦山服務年限約30年,每年向國家新增利稅2億元。進一步完善了成礦規律總結,對鄂東南地區深部找礦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創新了一條高工作程度區地質找礦的新工作方法,對長江中下游地區老礦山邊深部找礦具有示範作用。為國內外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典型礦床研究和教學提供了重要案例和示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