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25日湖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5次會議通過,1998年9月25日公布施行。根據2011年12月1日湖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中行政強制規定的決定》修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
條例內容,條例的說明,審議結果的報告,修改情況的說明,
條例內容
總 則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以下簡稱經營者)以及進行與市場競爭有關活動的組織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本條例規定,違背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原則,損害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監督檢查;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其他部門監督檢查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鼓勵、支持經營者參與市場競爭,反對地方保護和部門保護,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為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對不正當競爭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舉報。對舉報的情況,監督檢查部門應及時調查核實,並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有功和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成績顯著的予以獎勵。
公平競爭
第六條 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侵犯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一)未經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
(二)銷售明知是假冒他人註冊商標的商品;
(三)偽造、擅自製造他人註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
第七條 經營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或者與其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不得擅自製造、銷售與知名商品相同或者近似的包裝、裝潢;不得銷售與知名商品相同或者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本條所稱知名商品是指:
(一)具有馳名商標或者著名商標稱號的商品;
(二)國家和省認定為名優的商品;
(三)其他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商品。
第八條 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手段,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經營活動:
(一)以租賃櫃檯、場地、設備等方法冒充他人名義從事經營活動;
(二)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姓名及其標誌、圖形、文字、代號從事經營活動;
(三)未經權利人許可以“特約經銷”、“指定經銷”、“總代理”、“特約修理”或者其他類似名義從事經營活動;
(四)企業與其他企業聯營僅使用其他聯營成員企業名稱,不使用本企業名稱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第九條 經營者不得銷售偽造產地或者對產地作虛假表示的商品;不得有下列偽造產地或者對產地作虛假表示的行為:
(一)不按照行政區劃標註產地;
(二)聯營產品不標註生產企業產地,而標註聯營成員企業產地;
(三)不以中文標註產地。 本條所稱產地是指商品最終形成的行政區劃名稱或者地名,包括工業產品的製作地、加工地或者組裝地,農副產品、中藥材、礦產品等商品的生產地、養殖地或者自然形成地。
第十條 經營者不得銷售對商品質量作虛假表示的商品;不得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質量標誌;不得在商品或者包裝、裝潢上採用下列手段,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或者虛假的表示:
(一)冒用認證標誌、名優標誌或者使用虛假、被取消、超過時效的認證標誌、名優標誌等質量標誌;
(二)對商品規格、型號、等級、性能、用途、製作成份及其名稱和含量等作不真實的表示;
(三)對生產日期、出廠日期、安全使用或者失效日期作不真實或者模糊的表示;
(四)偽造或者冒用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準產證、許可證、專利證以及編號、標記、條型碼標記、監製與研製單位;
(五)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依國家規定應當標明的內容,未予標明。
第十一條 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宣傳媒體以及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數量、價格、性能、用途、生產者、製作成份、有效期限、服務承諾等作引人誤解的或者虛假的宣傳。
第十二條 經營者不得在帳外暗中給予或者收受、索取對方單位和個人回扣;不得利用任何方式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
第十三條 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
(一)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
(二)對所設獎的等級、中獎機率、開獎和兌獎的時間、地點、方式以及總獎金額、最高獎金額或者獎品的種類、品牌、型號、數量、提供方法等不予公示或者作虛假表示;
(三)將設有中獎標誌的商品、獎券不全部投放市場,或者故意不與未設中獎標誌的商品、獎券同時投放市場;或者未同時將帶有不同等級有獎標誌的商品、獎券投放市場;
(四)不按承諾兌現獎金、獎品,或者使獲獎者無法兌獎;
(五)以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六)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金額不得超過五千元(包括以物品或者其他經濟利益作為獎勵的,按同期市場同類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折算,金額超過五千元;同一獎券具有兩次以上獲獎機會,其兩次以上最高獲獎金額之和超過五千元)。
第十四條 禁止以任何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包括產品配方、工藝流程、技術決竅、設計資料、管理方法、行銷策略、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等。
第十五條 經營者不得採取下列手段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一)刊登有針對性的對比性廣告或者以聲明性公告、信息發布會、匿名電話、信件等形式捏造、散布虛偽事實,貶低競爭對手;
(二)散發印刷品或者在商品說明書和包裝上對競爭對手的生產、銷售、服務、商品質量、價格等進行低毀;
(三)自己或者唆使、僱傭他人,在公眾中散布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虛假事實,或者以客戶、消費者的名義向國家機關、新聞單位、行業協會、消費者組織等有關部門作虛假舉報、投訴或者申訴。
第十六條 招標者和投標者不得採取下列串通投標或者排擠競爭對手公平競爭的行為:
(一)投標者之間相互約定,抬高或者壓低投標報價,輪流以高價位或者低價位中標的;
(二)投標者之間就標價之外其他事項進行串通,以排擠其他競爭對手的;
(三)招標者向投標者泄露或者投標者非法獲取招標底價等暫不公開的信息;
(四)招標者採取擅自開啟標書等手段,將獲取的信息告知尚未報送標書的投標者;
(五)招標者在要求投標者就其標書等澄清事項時,故意暗示或者作引導性提問,促使該投標者中標;
(六)招標者在評標定標時對投標者實行不平等待遇;
(七)投標者與招標者商定,在公開投標時提高或者壓低標價,中標後再給投標者或者招標者額外補償;
(八)在招投標過程中的其他串通行為。
第十七條 經營者不得採取脅迫、欺詐以及其他不正當的手段實施下列市場交易行為:
(一)迫使他人與自己交易;
(二)迫使他人不與自己的競爭對手交易;
(三)迫使他人之間進行交易;
(四)迫使競爭對手放棄與自己進行競爭;
(五)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法律規定不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除外)或者以其他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的強制行為。
第十八條 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在商品的價格、銷售地區、經營對象等方面附加不合理條件。
第十九條 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行業組織和具有行業管理職能的機構,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附帶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第二十條 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以及其他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單位,不得濫用行政權力,實施下列限制公平競爭的行為:
(一)在企業改制及股票上市審核、證照發放、項目審批、項目招標、產品質量鑑定、證券管理、資產評估、驗資審計、資信評級、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方面,對具有同等資質條件的經營者或者中介機構實行不平等待遇;
(二)限定經營者銷售商品的範圍、方式、對象、數量、價格;限定用戶、消費者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定他人在指定的券商、諮詢、會計、審計等中介機構進行企業改制方案製作、資產評估、驗資、審計等;
(三)擅自採用設立關卡、提高檢驗標準、增加審批手續、濫設收費項目或者擅自提高收費標準等手段,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
監督檢查
第二十一條監督檢查部門在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時,可以依法檢查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必要時可以責令被檢查的經營者說明該商品的來源和數量,暫停銷售,聽候檢查,不得轉移、隱匿、銷毀該財物。
第二十二條 對採取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經營者以及有關單位和個人,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責令公開更正,消除影響;
(二)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有關商品;
(三)責令並監督消除有關標記、文字、圖像;
(四)責令並監督銷毀有關標識、包裝、裝潢、資料;
(五)責令並監督銷毀有關模具、印模及其他作案工具;
(六)侵權的標識與物品難以分離的,監督處理或者監督銷毀該物品;
(七)責令並監督侵權人將載有商業秘密的圖紙、軟體及其他有關資料返還給權利人。
第二十三條 被檢查的經營者、利害關係人和證明人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向監督檢查部門如實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拖延或者提供虛假材料。
第二十四條 監督檢查部門工作人員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應當出示檢查證件。對不出示檢查證件的,被檢查的經營者、利害關係人和證明人有權予以拒絕。監督檢查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對被檢查者的商業秘密應當予以保密。
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侵害的,經營者、消費者可以向監督檢查部門申訴,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監督檢查部門收到申訴後,應當在七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通知申訴者。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國家法律有處罰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一)銷售與知名商品相同或者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和擅自製造、銷售與知名商品相同或者近似的包裝、裝潢的;
(二)對產地作虛假表示或者銷售偽造產地、對產地作虛假表示的商品的;
(三)銷售對商品質量作虛假表示的商品和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質量標誌的;
(四)採取本條例第十五條所列手段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的;
(五)採取脅迫、欺詐以及其他不正當手段進行本條例第十七條所列的市場交易行為的;
(六)行業組織和具有行業管理職能的機構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對收受賄賂、回扣或者違法所得的財物予以沒收。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二)、(三)、(四)項規定之一的,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收回搭售的商品,退還價款,取消不合理條件,並可處以五百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監督檢查部門可處以被轉移、隱匿、銷毀財物價款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拒絕、拖延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的,監督檢查部門可處以三百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三條 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部門和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的,由有關部門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被指定的經營者藉此銷售質次價高商品或者濫收費用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沒收違法所得,並可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監督檢查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複議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申請複議或者不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附則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套用中的問題由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條例的說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託,現就《湖北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草案)》說明如下,請予審議。
一、制定《條例》的必要性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我省十分重視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工作,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以下簡稱《反法》)於1993年12月1日實施以來,我省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大力宣傳、普及《反法》,營造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的同時,加大了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力度,四年多來,全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共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案件1500多起,罰沒金額近千萬元,為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我省經濟的健康發展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省在實施《反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尤其與已制定《反法》實施辦法或條例的省市相比,我省實施《反法》的執法力度偏小,執法難度較大。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不正當競爭行為在我省還普遍存在,特別是制售假冒或仿冒商品行為,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虛假宣傳行為以及少數地方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或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還表現的相當突出,迫切需要對《反法》作出的原則性規定具體化,增強《反法》的操作性,以有效、準確地制止、查處違法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二是新形勢下產生的強制交易行為、不正當聯合行為、行業組織限制競爭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反法》尚未規範,需要通過地方立法進行界定,對《反法》進行補充、完善,以保證經營者的公平競爭和有關執法部門依法行政;三是缺乏執法手段,需要進一步明確監督檢查部門的職權,強化執法手段,適應新形勢下實施《反法》的需要。因此,為進一步貫徹實施《反法》,有效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我省市場競爭秩序,制定本《條例》是十分必要的。
二、起草《條例》的依據和過程
《反法》是規範經營者的競爭行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的基本法律,有的稱之為“經濟憲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反法》規範的對象、範圍、內容必將進一步完善。為此,制定《條例》的工作受到各級人大、政府及其監督檢查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廣大經營者、消費者的關注。《反法》實施後,我們在大量收集典型案例、廣泛調查研究、總結執法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於1995年上半年成立了《條例》起草小組。三年多來,我們依據《反法》、《商標法》、《廣告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參照國家工商局制定的有關規章,借鑑外省的立法經驗,在多次徵求各部門及基層執法人員和經營者意見的基礎上,起草了《條例》(送審稿)。《條例》(送審稿)報送省人民政府後,省政府法制辦在徵求省直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又組織赴荊門、襄樊、谷城等地召集工商、法院、公安、技術監督、物價、人民銀行、貿易等部門對《條例》(送審稿)進行了論證,先後七易其稿,形成了《條例》(草案),於1998年7月2日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同意報送省人大常委會。
三、《條例》主要內容的說明
(一)關於調整對象
《反法》規定的調整對象為“經營者”,即“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實際上,經營者以外的單位和個人,也可能成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體。如經營者的股東、職工以及新聞工作者、執法人員,都有可能侵犯經營者的商業秘密。同時,考慮《反法》在部分條款中已將非經營者納入了調整範圍(如第七條、第十五條規定)。因此,本《條例》將在本省從事與市場競爭有關活動的經營者以外的單位和個人,也納入了調整範圍。
(二)關於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定
《反法》第二章列舉了十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原則性較強,為增強實際工作中的操作性,《條例》對這十一種行為中的九種行為,即損害競爭對手、商業賄賂、虛假宣傳、侵犯商業秘密、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串通投標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及政府、行政部門、公用企業等限制競爭行為進行了分類、細化,有的作了明細的詮釋。同時,《條例》依據《反法》確定的公平競爭原則,針對我省市場競爭狀況,補充了四種限制、防礙公平競爭的行為,即銷售侵權商品、強制交易、行業組織限制競爭和不正當聯合行為,並設定了相應的罰則,以明確執法界限,依法行政。
(三)關於監督檢查部門的職權問題
不正當競爭行為具有普遍性、複雜性、危害後果嚴重的特點,調查難、取證難、定性難、執行難是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最突出的問題之一,為有效地解決執法中的實際困難,適應執法工作需要,《條例》在遵循法律、法規原則的基礎上,借鑑外省立法經驗,規定和明確了監督檢查部門的下列職權:一是規定了監督檢查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及其原則確認市場競爭性質的職權;二是賦予了監督檢查部門封存、扣留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財物的權力。同時,為防止濫用職權,《條例》作了一些限制性規定。如行使封存、扣留權,應經領導批准,按規定程式辦理,扣留、封存時間不超過三個月等。
(四)關於法律責任的設定問題
《條例》直接規定了經營者的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在規定民事責任時,考慮被侵權人不習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以及此類問題較多的情況,《條例》參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規定,作了“可以向監督檢查部門申訴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在規定行政責任時,《條例》採取了兩種方式。一是《反法》有規定的,直接轉至《反法》規定處理;二是對《條例》界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據《行政處罰法》規定,直接設定了罰則。同時,為及時、有效地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解決《反法》對侵權商品的包裝、裝璜等未作處理規定的問題,保護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條例》專門規定了制止或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的八項行政措施,以彌補《反法》的不足。
說明完了,請予審議。
審議結果的報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今年7月25日,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4次會議對《湖北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委員們認為,為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制定我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很有必要。草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比較全面,基礎較好。同時,委員們對條例草案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會後,根據委員們的意見,對條例草案進行了修改,並將修改後的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印發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各市、州人大財經委員會和省直有關部門、專家教授徵求意見。9月2日,財經委員會召開專家教授座談會,對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進行了座談論證。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財經委員會辦公室會同省政府法制辦、省工商局和省人大常委會法規室對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進行了研究修改。9月10日,財經委員會召開第13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修改,形成了《湖北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簡稱草案修改稿),並建議將這個條例草案修改稿提交省人大常委會第5次會議審議。現將修改的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有些委員提出,條例草案篇幅過長,有的條款可以刪去或者合併。根據委員意見,我們刪去了4條(即條例草案第二十、二十三、二十八、二十九條),並將9條合併成3條(即條例草案第十一條與第十二條、第十七條與第十八條、第三十與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條)。經過刪減合併,條例草案由原來的41條調整為37條。
二、有的部門和地方提出,條例草案第四條政府職責與部門職責應分開規定。按照這個意見,我們將條例草案第四條第一款併入到第五條。(草案修改稿第四條、第五條)
三、有的委員提出,條例草案第三條第二款“各行業協會應當制定本行業公平交易規則”應改為“……可以制定本行業公平交易規則”;有的專家教授認為,各行業是否制定關於維護公平競爭的自律性規則,應由行業自行決定,不宜強制,建議刪去。為此,我們刪去了條例草案第四條第二款。
四、有的專家教授建議,應將第二章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條款按性質分類調整順序。為此,我們按照侵權、欺詐、利誘、侵犯商業秘密、抵毀、脅迫、濫用行政權力的順序,對有關條款進行了調整。
五、有的委員提出,條例草案第七條知名商品的界定窄於國家反不正當競爭法有關知名商品的界定。根據委員的意見,我們將知名商品定義為:(一)具有馳名商標或者著名商標稱號的商品;(二)國家和省認定為名優的商品;(三)其他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商品。(草案修改稿第七條)
六、有的委員提出,條例草案第十三條虛假宣傳所列的6項不全,容易掛一漏萬。根據委員的意見,我們刪去了6項,將此條修改為:“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數量、價格、性能、用途、生產者、製作成份、有效期限、服務承諾等作引人誤解的或者虛假的宣傳。”(草案修改稿第十一條)
七、有的委員提出,在條例草案第十四條中應增加商業秘密的定義。我們按照委員的意見,作了增加。(草案修改稿第十四條第二款)
八、有的地方和部門提出,應將經營者搭售商品作為不正當競爭行為,並加以處罰。我們按照這一意見作了增加。(草案修改稿第十八條、第三十條)
九、有的委員提出,條例草案第二十四條中有關監督檢查部門的職權,國家法律已有明確規定的,沒有必要再重複。根據委員的意見,我們對此條作了刪改。(草案修改稿第二十一條)
十、有的委員提出,監督檢查部門工作人員執行公務時,應當出示證件,表明身份。根據委員意見,我們增加了這一規定。(草案修改稿第二十四條)
十一、有的委員和專家教授提出,條例草案第四章中的法律責任條款應當分類合併,並針對前面所列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相應的約束和處罰。據此,我們一是將違反本條例規定,國家商標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有處罰條款的,專作一條規定;二是將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的,專作一條規定;三是將不便分類的分別各作一條規定,並增加了對收受賄賂行為和對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二)、(三)、(四)項行為的處罰規定。(草案修改稿第四章)
此外,我們還按委員們的意見,對條例草案有些條款和文字作了調整和修改。
草案修改稿及以上報告妥否,請予審議。
修改情況的說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9月23至24日本次常委會會議對《湖北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簡稱條例草案修改稿)進行了審議。委員們認為,條例草案修改稿吸納了上次常委會及專家教授的審議、論證意見,內容切實可行,建議作適當修改後,提請本次會議通過。同時,委員們還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會後,財經委員會辦公室會同省工商局和省人大常委會法規室,根據委員們的意見對條例草案修改稿進行了研究修改。9月24日,財經委員會召開第14次會議,對條例草案修改稿進行了審議修改,形成了《湖北省反不正當競爭條例(草案新修改稿)》(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新修改稿),並建議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現將修改的主要情況說明如下:
一、有的委員提出,第八條第四項不適用有契約簽定的聯營企業。為了保護購買者的合法權益,並根據國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的規定,我們將此項修改為“企業與其他企業聯營僅使用其他聯營成員企業名稱,不使用本企業名稱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草案新修改稿第八條第四項)
二、有的委員提出,有的宣傳媒體對商品作引人誤解或者虛假宣傳的問題社會上反映強烈,建議第十一條增加這方面的內容。為此,我們作了增加。(草案新修改稿第十一條)
三、有的委員提出,草案修改稿第十二條羅列的幾種賄賂方式有掛一漏萬的問題,應概括一些。根據委員的意見,我們將此條修改為“……不得利用任何方式進行賄賂”。(草案新修改稿第十二條)
四、有的委員提出,第十七條應把“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列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第五項與第六項重複,建議刪去第五項。對此,我們作了相應修改。(草案新修改稿第十七條第五項)
五、有的委員建議,草案修改稿第二十條應有相應的制約措施。為此,我們在第四章法律責任中增加了有關處罰的規定。(草案新修改稿第三十三條第一款)
六、有的委員建議,第二十八條的處罰規定太輕。為此,我們將此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對收受賄賂、回扣或者違法所得的財物予以沒收。”(草案新修改稿第二十八條)
另外,根據委員們的意見,我們還對草案修改稿作了些文字修改。
根據上述意見修改後的條例已印發,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