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研究所

湖北民族研究所

湖北民族研究所是在湖北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的基礎上成立。早在1984年,湖北民族學院就成立了民族研究室,1988年經湖北省教育廳批准正式成立民族研究所,1994年民族研究所根據學校所處的土家族苗族聚居區的區位特徵成立了土家族研究中心。1995年,民族研究所把民族學作為民族研究所發展壯大依託學科,1997年,民族學被正式批准為湖北民族學院院級重點建設學科。2001年,民族學被批准為湖北省重點建設學科和碩士點立項建設學科。2003年10月湖北省省教育廳組織了中期檢查,2004年3月授牌湖北民族學院民族學為湖北省重點建設學科。2003年,民族研究研究所得到湖北省教育廳許可,與中南民族大學共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2008年,湖北省民宗委在湖北民族學院設立湖北民族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北民族研究所
  • 屬性:組織
  • 地區:湖北
  • 前身:湖北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
簡介,取得的成果,研究的目標,研究的定位,民族研究所的任務,今後的打算,

簡介

1988年開始,民族研究所與中南民族大學聯合培養民族學碩士研究生。2006年,民族學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民族研究所開始獨立招生培養民族學碩士研究生。
民族研究所現有專職人員30人,兼職人員40人。在專職人員中,職稱結構為教授的9人,副教授14人,講師7人;學歷結構為:博士7人,碩士生5人;年齡結構為:25?35歲4人,36?45歲12人,46?55歲9人,55歲以上5人。兼職人員都是副高以上職稱,其中有博士2人,碩士1人。學科成員中共有院級學科帶頭人2人,學術帶頭人8人,學術骨幹8人。民族研究所所長由譚志滿擔任。民族研究所已初步形成一支富有敬業精神和合作精神、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基本合理的學科隊伍。

取得的成果

湖北民族研究所現已形成了3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即民族歷史文化研究、民族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教育與人力資源研究。民族研究所下設土家族研究中心、武陵地區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民族醫藥研究所、武陵地區生態研究所、南方民族藝術研究所、南方民族體育研究所、民族理論與民族關係研究室、體質人類學研究室、影視人類學研究室、民族語言研究室、苗族研究室、《土家族研究》編輯部、民族文獻資料中心、民族學博物館(籌)等子機構。民族研究所下設的民族文獻資料室,有專業書籍5000餘冊,民族學專業期刊60餘種;中心資料室有100多個小時的錄像資料,幾千張民族風情照片;中心的民族文物陳列室有近1000件文物;中心還創辦了自己的學術園地《土家族研究》,截止2013年春,已出刊48期,正在爭取公開發行;購置了攝像機2部、照相機5部、電腦5台;還在鄂西南和湘西等民族地區建立了10多個田野調查觀察點。基本上能滿足民族學教學以及科研的需要。
民族研究所成員先後參加了《土家族文學史》、《土家族文化志》、《中國民族文化大觀?土家族卷》、《中國少數民族百科全書?土家族卷》、《湖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戰略》、《湖北苗族》、《巴楚文化源流》、《中國湘鄂渝黔邊區研究》、《巴文化研究》、《土家族法制史》等著作的編纂工作。民族研究所把土家族研究作為重點而輻射到武陵地區其它民族,取得了較豐碩的成果。主持撰寫了《土家族研究叢書》已出版了16本,此外還出版了:《中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憲政分析》、《土家族確認五十年》、《土家族研究資料目錄索引》、《武陵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文獻集成》、《土家族白虎文化》、《湖北苗族》、《湖北苗族與二十一世紀苗學研究》、《土家語漢語詞典》、《湘鄂西土家族》、《土家學概論》等著作;編寫了《民族理論與當代民族問題》、《民族體育與健康教育》等教材。2008年以來,民族研究所成員共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80餘篇在民族學權威期刊和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有數十篇被人大資料和CSSCI轉載或收錄,有三項成果獲省、部級獎。土家族的研究走在了全國先進行列。
幾年來,民族研究所成員先後承擔各級各類項目30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9項,國家社科基金子課題3項,教育部重點課題4項,國家民委重點課題15項,省教育廳重大課題2項。已完成“湖北省土家族經濟文化研究”、“田氏一家言研究”、“湖北苗族的歷史與現狀研究”、“土家族器物文化研究”、“民族地區財政可持續發展研究”、“土家族的古代經濟與當代經濟可持續發展”、“當代中國社會變遷與法制關係研究”等項目。民族研究所成員還參加了《恩施自治州十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的撰寫,參與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的制定,參加了《清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調查研究》、《恩施地道藥材開發利用》、《苗族歷史文化重建研究》等重大課題的研究,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研究的目標

民族研究所建設的總目標是:立足於武陵民族地區,發揮優勢,突出特色,以內陸民族特別是土家族、苗族研究為重點。通過建設,民族研究所具有獨立承擔並完成國家、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的能力,成為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和武陵地區的高級人才庫和人才培訓基地,從而為湖北民族地區和整個武陵山區政治穩定、民族團結、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民族研究所建設的十二五目標是:爭取在有關民族院校和研究機構、民間文化人、地方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在3至5年內,使民族問題研究以及民族學學科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在研究條件、研究水平、人才培養、管理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形成3?4個具有展延性的穩定研究方向和合理的人才梯隊,使整體研究水平處於湖北省領先地位,在國內享有一定的學術聲譽,成為名副其實的省級重點研究基地,成為湖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信息資料中心和武陵民族地區的人才庫。
民族研究所遠期建設目標是:再通過3至5年的努力,推出一批在國內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成果,科研整體實力達到同類民族院校領先水平和國內相關領域的先進水平,並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使民族研究所成為研究武陵民族地區歷史和現實問題的主要策劃者、組織者和承擔者,基地建設、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上一個新的台階,初步建成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科研基地。在鞏固自身的優勢和特色的基礎上,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究實體,社會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研究的定位

湖北民族研究所立足於武陵民族地區,以土家族和苗族為重點,也適當關照整個南方少數民族;既研究武陵地區各民族,也研究武陵地區的歷史和現狀;以民族學為主,結合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經濟學、法學、文藝學、體育、生物學、生態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開展研究;重視基礎研究,加強套用研究;中心特彆強調南方各民族的比較研究。確定土家族研究、民族區域社會發展、民族教育與人力資源、南方民族語言以及影視人類學等為穩定的研究方向。通過集中研究,在穩固優勢的基礎上,突出“中部結合地帶、基礎套用並重、學科相互交叉、方法獨特創新、研究視野開闊、內外互補聯合”的研究特色。

民族研究所的任務

1、通過組織重大和重點項目產出重大研究成果,促進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同步發展,使科研整體水平在全省甚至全國領先,成為名副其實的省級重點研究基地。
2、通過科學研究,鍛鍊和培養一支高素質學科隊伍,為武陵地區相關部門提供短期培訓,使民族學學科和中心成為湖北乃至全國在武陵地區研究領域的高級人才庫和人才培訓基地。
3、通過參與制定地方、全省、跨省,甚至全國性的發展規劃,舉辦全國或國際學術會議,接受國內外訪問學者,建立圖書資料中心和信息網路,協調本領域的全省或全國學術活動,使研究中心成為本學科的學術交流中心和資料信息中心。
4、面向全省、特別是湖北民族地區和武陵地區及社會各界開展社會服務,提高自身解決重大實踐問題的綜合能力和參與重大決策的能力,使本學科和基地成為為全省、武陵地區的思想庫和諮詢服務基地。
5、通過建立課題研究人員的聘任制和內部分配製度的改革,形成機構開放、人員流動、內外聯合、競爭創新的“產學研”一體化的運行機制,為學校的科技體制改革發揮示範作用。

今後的打算

1、承擔重大科研課題。由民族研究所牽頭,整合全校科研力量,聯合攻關,一是完成好已申報成功的院內外課題;二是開闢新領域,爭取新的省部級和國家級科研課題。在此基礎上,推出《武陵地區民族教育研究叢書》、《土家語言文化研究集成》、《武陵地區社區民族志叢書》、《武陵地區民間科技論叢》等系列叢書和一系列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2、加強田野調查基地的建設,開展規範的田野調查,收集第一手資料,奠定民族學實證研究的基礎。以課題為依託對酉水流域、清江流域、烏江流域、婁水流域、三峽庫區等社區進行全面的社會調查,撰寫出一批高質量的田野調查報告和精品民族志。
3、加強民族文獻信息中心的建設。圖書資料和相關信息的收集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必須加大經費投入和資料信息收集力度,完善管理,使民族文獻資料中心真正成為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的依託和對外交流的視窗。
4、加緊民俗文物和口頭文化遺產的搶救收集力度。民族文物和無形文化遺產的收集、整理是民族學研究的基礎和重要內容。民族文物是民族文化的表征和物質載體,蘊涵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口傳文化遺產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化進程中民族文化遺產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因此,搶救性收集民族文化遺產是當務之急。對已收集的民族文物進行科學保管、研究和展出,發揮其學術價值和人文素質教育功能。
5、辦好《土家族研究》,力爭早日公開出版發行,使之成為展示湖北民族學院民族學研究成果和進行對外學術交流的視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