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土司城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

唐崖土司城址

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一般指本詞條

唐崖土司城址位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鹹豐縣唐崖鎮,背靠玄武山,面臨唐崖河,遺址所在地古屬施州,主要族群為自古定居於此的土家族,元末起由覃氏土司世襲統治,管轄領地600平方公里。

唐崖土司城始建於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鼎盛於明天啟年間,廢止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歸流,共歷16代18位土司,計381年。城址占地總面積74萬平方米,主要遺存有張王廟、“荊南雄鎮”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採石場、營房、橋上橋、院落、道路等自然景觀遺存。

唐崖土司城址格局清晰,功能完備,保存完整,為西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土司城址之一,對研究中國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7月,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崖土司城址
  • 出土地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館藏地點:鹹豐縣
  • 所屬年代:元朝至清朝
  • 文物批次: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
  • 編號:Ⅰ-163
  • 面積:約74萬平方米
建設沿革,布局分布,文物遺存,主要景點,文化價值,文物保護,參觀信息,

建設沿革

儀門儀門
元朝至正六年(1246年),始建唐崖土司城。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二代土司墳墓墓葬建成。
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石人石馬刻成。
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擴建唐崖土司城遺址。
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荊南雄鎮”牌坊建成。
明朝崇禎三年(1630年),田氏夫人墓及牌坊立。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崖土司城廢棄。
1978年,經鹹豐縣文物部門調查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
1983年,修建張王廟罩馬亭。
1986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鹹豐縣文物部門調查掌握了大量的文物背景資料,收集了“唐崖長官司印”等若干文物;被鹹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被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0年,對土司城院牆進行了維護加固,在土王墓和田氏夫人墓周圍新修了圍牆和鐵門。
199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維修石牌坊、土王墓及田氏夫人墓。
1993年,樹立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牌。
200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唐崖土司城址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2001年,維修土王墓、牌坊、張王廟等處的排水溝,對院牆、街巷的垮塌、損毀部分進行了維修;同年,鹹豐縣文物管理所再次在此進行了重點調查,收集到部分散落在民間的文物。
2003年,鹹豐縣政府制定了《唐崖司文物保護管理守則》《旅遊須知》等地方性管理辦法,約束居民和旅遊者的行為,加強文物保護的法制宣傳。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局部考古發掘,進一步探明了城址的分布範圍、整體布局和局部建築結構。
2012年11月,唐崖土司城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13年,《唐崖土司城址保護管理辦法》《唐崖土司城址保護管理規劃》公布實施。
2013年3月1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致函國家文物局,申請將唐崖土司城址列入2015年國家申遺項目。
2015年7月5日,唐崖土司城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唐崖土司城址唐崖土司城址

布局分布

綜述
土司城在山水秀麗的唐崖河西岸玄武山麓,土司城帥府內,布設機構頗完整,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門、牢房、閱台書院、靶場、萬獸園等。唐崖土司曾是尖山、活龍、二仙岩、清坪一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土司城內有三個主要遺址:石牌坊、石人石馬、土司王墓。
唐崖土司城址唐崖土司城址
城牆
唐崖土司城的東面、北面和南面大部分地方修建了城牆(又稱外城牆),在其北面和東北面還修建了內城牆。城牆以自然石塊稍微加工後壘砌而成,現大多可見,並保存在1米以上。其中,臨河一面保存最好,高達2.5米,現存城牆基寬3.2米。
城牆城牆
在城的東門處,原有的城樓基礎牆體遠遠大於城牆的寬度,現殘寬6米至7米左右,可明顯看出是城門樓的基礎,現東城牆殘長150米。
街巷
城址中的街巷,至今仍清晰可見。由三街十八巷三十六個院落組成,分為上、中、下三街,呈不則形狀,全長880米。以石牌坊為中心,稱中街,街面全部以青石鋪砌而成,條石長2米,寬0.3米,橫向順街鑲嵌,街面寬闊而整齊。沿大衙門而下,稱上街;沿小衙門而上,稱下街。36條巷道仍以石塊鋪砌,隨地勢連線街道,四通八達。其中在上街和南城牆之間依次平行著“一橫道”、“二橫道”、“三橫道”。
道路道路

文物遺存

石牌坊
“荊南雄鎮”牌坊建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是明廷為表彰土司覃鼎的戰功而立。為唐崖土司城遺址中最具標誌性的建築遺存,是衙署區建築群的起始,前有石階與中門垂直連線。牌坊為砂石仿木結構,通高7.15米,面闊8.4米,三開間,四根石柱前後有高2.5米的抱鼓石及石獅(現殘存一個)。橫額中兩面分別書寫“荊南雄鎮”和“楚蜀屏翰”八個大字。前後均有提記,記錄了牌坊的建造緣由、時間。中間枋面雕刻“土王出巡”“哪咤鬧海”等題材,兩側枋面雕刻“漁樵耕讀”、“槐蔭送子”及麒麟、龍、鳳等圖案。這些題材多取自漢地,但有本地變通;也有直接反應土司生活的“土王出巡”等,是漢土藝術結合的產物
唐崖土司城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
土司墓葬
城址東北角高坡上,有並列兩座明代墓葬,一為土王墓,一為田氏夫人墓,占地總面積400平方米。土王墓封土保存完好,墓葬石室,宏大而華麗。槨室以鑽鑿砂岩壘成。前觀為仿木結構的一斗三升式重檐建築,長7米。屋面雕飾筒瓦,嵴雕龍首裝飾,檐下斗拱明顯,5根廊柱形成4間墓室。廊柱長方形,面寬0.45,厚0.6米。柱間寬1至1.1米。廊室間距1.85米,高2米。廊頂雕刻圓形藻井飾。再進為4個墓室,前有抹石門8扇。門高1.65米,厚0.1米,寬0.67米左右,門上雕飾格欄。墓室以整塊砂石合成,長3米,高1.5米,兩中室寬1.3米,側室寬1.25米。各有石棺床,長2.7米,寬0.9米。後有壁龕,高離棺床0.5米。龕高0.5米,跨0.4米,深0.15米。室間以整塊石隔開,厚0.15米左右。中雕小格窗,寬0.58米,高0.9米。窗眼為錢紋圖案,可以相望。室頂雕刻藻井,以花卉為紋飾圖案。墓前為八字形祭台,前端各立一小獸,兩側飾以精雕麒麟,高約1米。整個王墳以石建構,十分精美,其建築格局及裝飾實為土司文化的精品之作,代表了這一時期的石雕工藝水平。
土司墓葬土司墓葬
田氏夫人墓在土司墓左側,封土保存完好。墓前立有石碑和石牌坊。碑寬0.97米,高1.9米,基座高0.45米,有桌几花紋圖案。碑面中刻“明顯妣誥封武略將軍覃太夫人田氏之墓”,前記“孝男印官茵宗堯記”,後題“皇明崇禎歲庚午季夏吉旦立”。在墓前有一較矮小的素麵石牌坊,造型簡單,無雕飾花紋。牌坊以石建成,高3.5米,邊高2.5米,中門寬2.05米,側門寬1.4米。牌坊兩側以鼓形石護柱,上以石為坊,鑿榫相接。
再上為武略將軍覃鼎墓。覃鼎墓附近,有同時期、同型制、同等級的將軍墓5座,多無碑記。司城背後玄武山上叢林中,存有不少不同格局的墓葬群。
石人石馬
萬曆辛亥歲(1611年),印官田氏夫人和欽依峒主覃傑為紀念覃鼎出征功績,請當地雕刻大師陳大仙用巨石雕刻了一對石人和兩匹石馬。立於城東唐崖河畔的台地上。按《覃氏族譜》記載:當年雕鑿石人石馬的同時,還修建了張王廟,後又改稱桓侯廟。為了有效保護石人石馬,1979年省政府撥款新建了罩馬亭。馬以整塊石鑿成,奇偉雄壯。左側石馬高2.38米,背寬0.7米,長2.8米。馬身雕飾鞍、蹬、韁、轡,清晰明顯。韁上陰刻小字:“萬曆辛亥歲(公元1611年)季夏月四日良旦,印官田夫人立”。石人高1.9米,著盔甲,佩劍抱傘,侍立馬前。右側石馬高2.08米,長2.5米。馬韁陰刻小字“萬曆辛亥歲季夏月四日良旦,峒主覃傑同男覃文仲修立”。石人頭已毀,殘身高1.6米,著盔甲,侍立於旁。兩馬間距4.8米。馬的特點,似為南方馬的形體,肥壯而不高大。造型手法獨特,雕鑿工藝精湛,為明代石雕之佳作和典範。
石人石馬石人石馬
文化遺蹟
土司城內所見的文化遺物,主要有金器、瓷器、印章、磚石質建築構件等,其中以青花瓷器殘片和石質建築構件為主。
銅洗銅洗
第一類為瓷器殘片,出土於街巷區和衙署區,瓷片時代由明至明國持續分布(明代成化、宣德、萬曆年號、景德鎮印記)、衙署區瓷片質量較高。
第二類為磚瓦建築構件,出土於衙署區,為漢式的滴水、瓦當、筒瓦等,上有蓮花、魚鱗等圖案。
第三類為土司印章,包括兩枚土司印章及一枚四川永寧地區的軍官印章。印皆銅質,土司印一大一小,皆篆“唐崖長官司印”。大的重1100克,無年月題款。小的重650克,由題刻可知改印造於公元1674年,為唐崖土司在清康熙初年依附於與朝廷對抗的西南吳三桂政權。另有四川永寧地區的的軍官印章,是唐崖土司參與朝廷平叛所得。此外,在唐崖長官司轄域內的活龍坪鎮,也出土過一枚“唐崖長官司秦關克印”。

主要景點

張王廟
張王廟位於唐崖土司城址西北部,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唐崖土司城武廟,因廟內主祀三國名將張飛而得名。張王廟由東向西分山門、馬殿、拜殿三進,中軸對稱式布局,現存石人石馬一對。
張王廟於清乾隆、光緒年間進行兩次維修,最終毀於文革,現罩馬亭及附屬保護設施建於80年代。
張王廟張王廟

九道拐
九道拐位於唐崖土司城址南部,全長約118米,現存踏步220級,道路依託溝坡南北向自然布局,呈迴環式螺旋狀分布,路面採用石板與毛石混合鋪砌,局部利用基岩開鑿,垂直高度近80米。臨近溝底處設有卡門,現僅存石砌台基,寬約2米,高近3米。
九道拐設定隱蔽,離南城門較近,據專家推測,九道拐為土司出行隱秘通道或戰時逃生通道。

九道拐九道拐

七十二步朝天馬
七十二步朝天馬位於唐崖土司城址東南部,為城外通往賈家溝入城的重要通道,因設有72級踏步而得名。主要依託溝坡南北向自然布局,路面均採用不規則條石和自然塊石砌築,全長約30米。七十二步朝天馬始建年代不詳,於光緒年間重建。
七十二步朝天馬七十二步朝天馬

夫妻杉
夫妻杉又名“玄武杉”,位於唐崖土司城址西面玄武山頂、玉皇廟旁,共有兩株,大小樹齡現已超過400年。據傳,為土司覃鼎夫婦所植,是其夫妻愛情的象徵,歷來得到土司後裔的保護和管理。棵圍約5米,高約44米,冠幅225平方米,兩樹枝幹連理,並峙而立,如夫妻攜手,已成為唐崖土司城址自然景觀的標誌。
夫妻杉夫妻杉

文化價值

土司遺址是指土司司治所在地的城址及相關遺物,即今所謂的“土司城”或簡稱的“司城”。在土司制度業己消失的今天,土司遺址作為土司制度最重要的載體,成為具有直觀性鑑證價值的土司制度的重要物證,見證了“土官”向“土司”歷史的轉化,見證了土司制度實施中的物化過程,是研究土司制度及文化沉積的重要基礎。
遊覽圖遊覽圖
土司文化遺產作為13-18世紀山地城市代表、土司制度見證者、西南諸族群社會文化呈現者的核心價值。唐崖土司城遺址的最大價值在於清晰、完整,它是西南地區格局最清晰,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址之一。它所反映出的土司制度,秉承了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多民族管理智慧,唐崖土司城址正是這一制度的實物見證。

文物保護

唐崖土司遺址地處鄂西山區腹地,遺址自18世紀初廢棄後,土家先民仍世居於此並在遺址及周邊地區建造了若干民居建築。隨著近年對唐崖土司遺址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相關法規的分別出台,為保證遺址管理、展示、利用的有序進行,不影響遺址風貌和協調性,需對遺址保護範圍內的民居進行拆除、改造。
紀念封紀念封
唐崖土司遺址內的現狀民居中保留有少部分傳統土家吊腳樓的建築風格,其餘多為傳統風格與現代風格相結合的建築形式;大部分現狀民居較好的與遺址的地形地貌相結合,未對土司遺存及其建築格局、環境風貌等產生大的影響。今後在對遺址的規劃設計中,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應重點保留傳統土家吊腳樓的建築形式,改造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建築形式,拆除現代風格建築,搬遷占壓土司遺蹟的傳統民居並異地重建。使傳統土家吊腳樓的建築形式得以全面保留、復原和展示,並充分與土司遺址的建築形式和建築風格相契合。

參觀信息

交通
唐崖土司城遺址交通並不方便,需要從鹹豐縣城出發,行20多公里才可到達。
住宿
遊客可以選擇住在鹹豐縣城,價位比較實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