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湖光魅影
一《湖光魅影之水下謎影》
概述:湖光岩位於廣東省湛江市西南18公里的地方。這是一個面積只有2.3平方千米的湖泊。它的形成源於火山。16萬年前,這裡的火山爆發,後來積水成湖。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在湖光岩里就陸續有了湖怪的傳言,很多人在那裡看見了一個形體巨大的生物,就像傳說中的天池水怪一樣,人們都說,在湖光岩里也有一個神秘的動物存在。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現在問問大家,您知道不知道我們國家大陸上最南端的城市在哪兒呢?可能很多人都得要先想一下,說實話,如果不做這節目,我也說不清楚,這個城市就是著名的湛江。咱們今天要講的這個事情就發生在湛江。距湛江西南十八公里遠的地方,有一個很小的湖,這個湖也就是二點幾平方千米,人們把它叫做湖光岩。據很多人說,在這個湖光岩當中似乎存在著一種不明物體,時隱時現的,雖然說很多人眾說紛紜,但一直沒有什麼有力的證據,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的時候,有一位老先生,當時去這裡遊覽風光景色,然後站在制高點上,無意之中俯瞰整個湖面,卻也看到了人們傳說當中這個非常奇特的這么一個不明物體。
廣東省湛江市湖光岩風景區
1999年5月18日,何均發一大早就來到了湛江市西南的湖光岩風景區。何老先生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今天他是應邀來給湖光岩拍照的。初夏的湖光岩天氣很好,能見度也很高,非常適合拍攝湖的全景。
上午十點左右,何老先生登上湖光岩風景區的最高點----望海樓,這裡居高臨下,整個湖面一覽無餘。一切準備就緒,何先生開始按動快門。但就在這時,他突然發現平靜的湖水出現了波動。
湛江市民何均發:那幾天天氣非常晴朗,天氣非常好,我就在底下,拍完底下的照片以後,我就上到那個湖光岩的最高點,望海樓,在那裡,我就往湖裡一看,就看見個黑影,旁邊陪同我的同志就叫了,龍魚,龍魚。沒有什麼風,也沒有什麼雲,所以湖面沒有什麼很多反光,湖面也很平靜,所以水也很清澈,水下的東西就看得比較清楚。看見就是一個長長條的黑影,像那兒有個魚頭和尾巴一樣,那個黑影,慢慢地在遊動。
主持人:我現在拿著的就是當時,也就是1999年5月18日這一天何老先生拍攝到的這張照片。那么說實話,一開始看這個照片的時候,我沒感覺到這個能說明什麼問題,因為看起來中間就是這么一抹紅而已。我們現在把它放在大螢幕上對比一下您可以看到,大螢幕上就更不容易看出來了,老先生憑什麼說它就是一個很奇怪的生物呢?當時我們是半信半疑的,但是在後來的採訪過程當中,發現不僅僅是他這么說,當地的很多人,而且有些遊客呢,也說自己曾經有過類似的遭遇,所以說,對於這一張,應該說是第一手記錄下來的圖像資料我們還是要非常認真地去對待它。
當時老先生說,拍的時候正好是早晨九十點鐘,陽光非常好,湖面應該說是景色很漂亮的,我們也看到:藍綠色的湖水,旁邊是綠樹,這個情景就很讓人陶醉,就在這個時候,老先生拍下了這樣的照片。那么老先生拍的這個照片當中,這樣一個形狀的東西它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就好像是一隻對蝦趴在這兒一樣,僅是形狀而言,而且這個顏色上,似乎我們又感覺不到它真的是生活在水中,到底這裡面存在著什麼問題呢?
湖光岩坐落於廣東省湛江市的西南部,這是一個面積只有2.3平方千米的湖泊。
湖光岩的形成跟火山有關。16萬年前,平地一聲爆響,熾熱的岩漿、水蒸氣和岩石碎屑沖天而起,火山爆發。後來,火山安靜下來,留下了很深的火山口。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氣降水不斷匯集於此,湖光岩最終成湖。
南宋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當時的宰相李綱途經湖光岩,目睹湖光映照岩壁,光彩動人,於是,揮筆寫下“湖光岩”三個大字,從此以後,湖光岩的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湖光岩出現在空曠的平地上,在湖的四周我們很難發現火山遺留的痕跡。這一點與同樣是火山口湖的長白山天池有很大不同。地質學家告訴我們,湖光岩這樣的湖泊,準確地講應該叫做“瑪珥湖”。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施少華:一般的火山湖就像長白山天池這樣的,它有一個椎狀的噴發體,然後在這個山頂上口子上形成的湖。這個湖光岩它的特點就是地面比較的平,你看不出一個椎狀體。還有一個就是周圍的噴發岩體也很少。這個最早在德國的瑪珥地區發現的這個湖泊。
“瑪珥”是一種火山類型,因此瑪珥式火山爆發後形成的湖泊就被稱為“瑪珥湖”。在我國,湖光岩這樣的瑪珥湖也被稱為“低平火山口湖”。
湖光岩是我國現存最典型的“瑪珥湖”。它至今已經存在了16萬年之久。這裡的水非常清澈,當地人告訴我們,天氣好的時候,湖水用清澈見底來形容毫不過分。但是,就在這樣一個清澈的湖裡,卻流傳著許多離奇的傳說,同時當地人也發現了很多讓人費解的神秘現象。
當地漁民:最奇怪的是那個垃圾,好像樹的那個樹葉,秋天那個樹葉掉進去,一點也看不到。太陽下山了,農民在那裡養魚放牛,就看見大魚,魚鱗這么大,巴掌這么大。它的鬍子長長的,就是龍魚。我看見一條,就是它的尾巴紅紅的,沒看見這個頭,起來就好大好大。
老鄉們常年生活在湖光岩周圍,從前他們常在湖中打魚、游泳,但自從發現湖裡神秘巨大的物體之後,他們再也沒敢靠近湖水。
但是,站在湖邊,我們卻很難把這一汪清澈的湖水和傳說中那些神秘的現象聯繫在一起。那么到底大家說的是真是假?這些現象是道聽途說還是真實存在呢?
在湖邊,當地人還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完全封閉的湖體,它跟外界沒有連通。而這一點,我們在地質學家那裡也得到了證實。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瑪珥湖簡單說它就是個比較圓形,近於圓形的這么一個類似於鍋狀的這么一個封閉的火山口,然後火山口積水以後就變成了湖了。它的典型的特徵就是圓,而且是封閉的。封閉以後呢,積水就水不帶出,外面的水也不帶入,這樣水體實際上就是當地形成的。但是這個水主要還是大氣降水。
專家告訴我們,湖光岩水體相對封閉,它沒有受到外界水系干擾,所以這裡保留了地球滄海桑田巨變的大量證據。那么,湖光岩里到底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些神秘現象的背後又有怎樣的科學解讀?湖裡的不明物體究竟是什麼呢?
在湖光岩的南岸,坐落著國家體育總局湛江市潛水運動學校的訓練基地。這裡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告訴我們,何老先生在湖裡看到的神秘身影,他們也曾經不止一次地看到過。
湛江市潛水學校校長石波:誰說我都沒信,結果幾個划水教練都看到了,那就像一面旗幟一樣的。有浪,那天風平浪靜的,忽然起浪,而且那個脊樑就像一面小紅旗一樣飄在水面上。
潛水學校教練莫東松:脊背大概就像潛水艇似的,尾巴亮起來比脊背高。
潛水學校教練 蘇俊:起碼我感覺到比我的船應該要長一點,這個船不到六米,五米多,應該比我的船還要大。
莫東松和蘇俊都是湛江市潛水學校的教練,他們常年帶領隊員在湖光岩中進行訓練,這片水域他們非常熟悉。但當一個不明身份的巨大身影突然出現在他們眼前時,大家也吃驚不小。
仔細觀察之後,他們發現所謂的“龍魚”其實更像是一條大魚,而且通過目測分析,這條魚的長度大約在7米左右。
蘇俊:我當時估計了可能有七米左右。
記者:那么長啊?
蘇俊:七米左右。當時我就想開船過去,當時就在這個碼頭,想開船過去。當時有幾個朋友也往船上跳,當時有一個朋友把腳還扭了,結果我還沒出去,就下去了。
記者:那么快的時間,幾分鐘?
蘇俊:大概前前後後也就一分鐘左右吧。
一個悶熱潮濕的午後,一個身長7米的龐然大物,一分鐘後它又悄然消失於水中。這個神秘的身影到底是什麼呢?
望海樓是整個湖光岩的最高點,高於湖面約90米,站在上面,湖光岩的整個水面一覽無餘。
為了弄清楚照片中龐大的身影究竟是什麼,它的個頭到底有多大?拍到照片以後的第二天,何均發再次來到這裡。
何均發:後來就分析這個魚到底有多大,知道這個魚很大,但是有多大,這個沒辦法來確定,後來過了兩天以後,我就請這個風景區用一個快艇拖了一個一米乘一米的塑膠板,泡沫塑膠板,上面畫一個圓,這個就是一米直徑的,拖過來,以後在同樣的地方,用同樣的鏡頭再照,照了以後,兩個照片來對比。對比的結果呢,這個魚大概跟那個快艇差不多那么大。大概是三米到五米之間這樣。
主持人:何老先生當年就有這樣的想法真讓我們挺佩服的。能夠留下這么一手對比的資料,他後來就找了一個一乘一的這么一塊米鳳梨,就是塑膠泡沫板,然後放在汽艇旁邊,進行兩張圖片的對比,回到原來那個位置,當然我們說這不可能是特別精確的,但是我們觀察一下下面的樹梢,就能發現基本上是在同一位置,這么比完了之後,我們明顯地能夠看到,這個所謂的不明物體,它肯定是要比這個一乘一的塑膠板要大很多,同時基本上是接近於這個遊艇這么一個大小,這么算下來的話,估計這個東西還真的是 有五到六米,或者說這個現象真的表現出來的是五到六米。如果說,它是大魚的話,這種猜測也站得住腳,但問題在哪兒呢?就是整個湖光岩不過是2.3平方千米,這么小的一個地方有可能會出現這么大的生物嗎?
陳宇煒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多年進行藻類生物學研究。為了弄清楚湖光岩的水中營養物質含量是否豐富,是否有適合大魚生存的餌料,2007年年底,他曾對湖光岩中的水樣進行了化驗分析。
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陳宇煒:帶有一點綠色的,這就是裡面的浮游植物,浮游藻類吧,當然現在的種類只有到顯微鏡底下才能鑑定,但是可以說這裡面有一些比較大群體的藻類。
藻類在自然界中幾乎到處都有分布,在地震、火山爆發、洪水泛濫之後,它們是最先的居住者。在所有的生物中,藻類是最簡單、最原始的生命。它們大約出現在距今35到33億年前,是地球是最早出現的、具有光合作用的生物,有了藻類才有了氧氣,有了氧氣,地球上其他的生命才開始慢慢地出現。
陳宇煒:這裡面因為除了這個藻類這些是植物了,還有一些浮遊動物,小蟲子一樣的,跳來跳去,我這樣看不清楚,這些小的浮遊動物可以利用這些藻類作為食物,而這些浮遊動物又成為這些魚類的餌料,所以在海裡面,湖裡面都是這個情況,所以它是間接的食物就是這么來的。這也就是一個食物鏈的關係,從最最初級的生產者,就是藻類。
任何動物要生存都離不開食物,體積越大需要的食物量也就越大,陳博士告訴我們,湖光岩中藻類豐富,餌料充足,因此完全有魚類生存的條件。而這一點,我們在當地老鄉那裡也得到了印證。
村民:我爺爺講他小時候看見一條大魚,有三間屋那么長,最長的十多米
村民:大魚我知道,都看過,天下雨的時候,天很快要下雨了,就看到大魚很大的,在上面游來游去。看到幾百斤的有。有一米多兩米長都有。看到那個好像前幾年我們都看到,天不好的時候,它就會起來。
湖光村因湖光岩而得名,從前村里人多以打魚為生,湖光岩是他們的生財之道。後來,湖光岩變成了保護區,村子裡的人也就改了營生,儘管他們不再打魚,但是,對於湖裡有大魚的傳說,他們始終深信不疑。
但湖光岩只是一個面積不大的火山口湖,這樣的湖泊在我國數量眾多,按照北方人的說法,這樣的湖最多也只能叫做“水泡子”,難道在這樣一個水泡子裡,真的生活著體長五到七米的大魚嗎?
帶著眾多的疑問,我們的記者來到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一位水生生物學家,在魚類分類學、魚類生態學及其套用領域的研究方面均有深厚的造詣。那么,對於照片中的這個被人們稱為“龍魚“的神秘身影,他會給出怎樣的答案呢?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我剛才分析就是說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隨著改革開放,從國外引進一些觀賞魚類,像這個金龍魚這樣子的魚,它可以長成紅顏色,也可以長到九十多厘米長。銀龍長得更長一些,長到一米多長。放生或者是逃跑,它跑到那個裡頭去了,也可能。
龍魚是骨舌魚目骨舌魚科魚類的統稱,由於龍魚的舌頭呈骨咽狀,所以在南美產地俗稱“長舌魚”。在東南亞和中國香港等地,把它叫做“龍吐珠”,而在中國大陸,稱它為“龍魚”。
龍魚是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魚種,在亞洲、南美洲、澳洲、非洲都有出產。
現在在國內流行飼養金龍魚和銀龍魚。據說,銀龍魚的鱗片受到光線照射時,會反射出粉紅色或橙色的光輝,這是其他觀賞魚所不具備的。因此,這種龍魚有著極高的飼養和觀賞價值。
但是,記載中金龍魚的長度不足一米,銀龍體型略長,但最長的記載也不足1.2米,這個尺寸顯然和我們照片上的這個不明物體相去甚遠。那么,如果不是龍魚,它又會是什麼呢?
曹文宣:中華鱘也有可能,因為這么多年了,從九十年代,八十年代末期開始,他們就陸續地,福建人、廣東人都從中華鱘研究所買這個魚苗養的,養了賣,賣了吃的,有可能有的人抓到了,把它放到裡面去,也可能他們自己把它放到裡面去,這都有可能的。所以這個說不準,我是說長這么大的魚,有可能通過人為的活動,把它放到裡面去。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距今已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是和恐龍同時期的動物。
中華鱘是一種海河洄游性的魚類,它們平常生活在海洋中,每年春夏之交,它會從海洋進入長江口,上溯三千多千米,於秋季到長江上游的金沙江產卵繁殖,這個時候,人們經常可以在長江里捕獲到體型巨大的中華鱘。那么,湖光岩里的神秘身影會是中華鱘嗎?
對於這個問題,曹文宣院士的學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何舜平提出了和自己老師完全相反的觀點。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目前,在我們中國發現過的,這么大的水生生物的話,在淡水環境裡面,最大的就是中華鱘或白鱘,白鱘的話,在一百年以前,記錄過有七米,但是就是說在後來解放以後,在我們研究的這種魚類的過程中間,我們沒有發現過超過五米的白鱘。然後中華鱘的話,一般也三四米那么長,我們在葛洲壩那邊做人工繁殖也可以看見很多,那么在湛江湖光岩這么一個地方的話,他不可能有鱘魚跑到裡面去。
主持人:雖然專家們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們從中也可以總結出來一些共性的東西,那就是懷疑是中華鱘之類的,像這樣的鱘魚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可能的。因為本身我們說鱘類它是一種洄游型的魚類,所以管它叫鱘嗎?本身這種回遊性的魚類它就是要在淡水當中去產卵,然後的成年期是要在海水當中度過,等它繁殖的時候又要重新返回它的出生地。雖然如此,而且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中華鱘在珠江當中產卵回到大海當中去生長的先例,但是這個地方多少年沒有見過這樣的情形。而且從表面上來看,本身湖光岩它是一個完全封閉的水系,與外界沒有什麼聯繫,就算是有中華鱘想要來這兒的話,它是怎么通過陸地到達這裡的呢?這就很讓人費解了。看來對於湖光岩我們還得做進一步調查。歡迎大家明天接著收看《走近科學》。
二《湖光魅影之龍魚之謎》
概述: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湖光岩里大魚出沒的訊息就不絕於耳。目擊者中既有當地人,也有外地遊客,大家的描述也都十分相似:體型巨大,神出鬼沒,人們叫它龍魚,但它又不同於現實生活中的龍魚,它不是中華鱘,也並非水藻聚集的巧合。專家提出新觀點:所謂龍魚其實就是一群結隊出行的魚,但實際情況並不如人們所猜測。
在我國的廣東省湛江市,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湖泊,叫湖光岩。據說,在湖光岩里,有一種叫做“龍魚”的神秘動物存在。
湛江市民何均發:往湖裡一看,就看到一個長長的黑影在慢慢地動,旁邊的這個人就叫龍魚龍魚。
在湖光岩風景區內,坐落著國家體育總局湛江市潛水運動學校的訓練基地。這裡的運動員和教練員們也曾經多次目睹過湖中“龍魚“的神秘身影。
國家體育總局湛江市潛水運動學校校長石波:幾個划水教練都看到了,那就像一面旗幟一樣的。有浪,那天風平浪靜的,忽然起浪。
國家體育總局湛江市潛水運動學校教練莫東松:脊背大概就像潛水艇那種似的,尾巴比脊背要高。
國家體育總局湛江市潛水運動學校教練蘇俊:起碼我感覺到比我的船應該要長一點,這個船不到六米,五米多,應該比我的船還要大。
悶熱晴朗的午後,身長七米的龐然大物,突然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一分鐘後它又悄然消失於水中。這個被當地人稱做“龍魚”的神秘的身影到底是什麼?所謂的“龍魚”會不會只是一條體型巨大的魚類呢?
為了找到答案,走近科學的記者帶著拍有龍魚影像的照片,來到了位於武漢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向權威人士進行請教。
中國科學院院士 曹文宣: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隨著改革開放,從國外引進一些觀賞魚類,像這個金龍魚這樣子的魚,它可以長成紅顏色,也可以長到九十多厘米長。銀龍長還長得更長一些,長到一米多長。另外中華鱘也有可能。
主持人:曹院士說了,有可能是金龍魚,也有可能是中華鱘,但說實話,金龍魚長不了這么大,乾脆就被否定了,那中華鱘有沒有可能呢?歷史上有過記載,中華鱘曾經在珠江裡頭出現過,但可惜再也沒有人看見,因此說,它本身生活在長江當中,千里迢迢地跑到這兒來的可能性根本沒有,除非有好事者把它帶到這裡,放生在這個湖光岩當中。但是中華鱘它是一種洄游性的生物,它的成年個體是需要在海水當中生活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講,似乎也說不太清楚,所以咱們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的專家認為,如果判斷它是中華鱘的話,應該是站不住腳的。那么這樣我們被迫去考慮另一個問題了,那就是當時何老先生拍的這個照片我們能夠看到,蔚藍色的湖水,然後呈現出來的影子是什麼顏色呢?影子是紅色的,這是不是告訴我們,它是一種類似於赤潮一類的、某種藻類的集聚、富集呢?
水藻有很多種,大體上可以分為藍藻、綠藻、紅藻、硅藻和鉀藻幾類。單個的水藻我們的肉眼根本無法看到,只有藉助於顯微鏡我們才能看清它們的模樣。而現在畫面中我們看到的大片綠色,是由於短時期內藍藻大量爆發,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這種現象被稱為藍藻水華。藍藻聚集能夠形成水華現象,而紅藻也有同樣的習性。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紅藻大量聚集的景像,這種現象被稱為赤潮。那么,照片上這個神秘的身影會不會只是一群偶然聚集在一起的紅藻呢?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陳宇煒:像湖光岩這樣的湖,是一個典型的,應該來說從水質狀況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淡水的湖,應該來說發生赤潮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就是說,即使它有大量的這個藻類增殖,應該是叫水華,可能是偏綠一點。
陳博士告訴我們,出現在淡水中的藻類聚集現象人們叫做水華,而海洋中出現的藻類聚集則被稱為赤潮。這主要是因為生活在淡水中的藻類是藍藻,而在海洋中生活的才是紅藻。湖光岩是典型的淡水湖,因此,照片中這個像魚一樣的東西不會是紅藻大量聚集形成的。
何舜平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多年從事生物多樣性與資源保護工作,看到何均發老先生拍攝的照片,他直截了當,做出了如下的解釋。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我覺得如果長期一個封閉的2.3平方千米的這樣一個湖裡面生活著這樣一個大魚,而且還不止一個的話,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它從食物或者這個空間來考慮的話,也不太可能。所以我覺得你給我看那個圖片裡面,有一點好像身體彎曲的一個陰影。我認為它是三個以上的個體,所以說一個大概一米左右,如果是四個的話,就是八九十厘米的東西,所以我認為還是一群魚會在那個地方。
魚類在生命活動中有一種遷徙活動習性,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洄游。洄游具有定期性、定向性、集群性和周期性等特點,魚類正是憑藉這種洄游活動滿足它在某個生活時期需要的外部條件,使它的種群繁衍得到可靠的保證。按照產生洄游的原因及目的,可劃分成生殖洄游、索餌洄游和越冬洄游三類。而無論哪一種洄游,魚類都會結伴集群。
那么,會不會有這樣的一種可能,大家看到的湖光岩里的大魚正是一隊集群洄游的小魚?所謂的“大魚”是不是只是人們的誤判呢?就在這時,我們的記者得到了一個訊息,傳說中的龍魚再次現身湖光岩,而且這回它們的確是集群出現的。
杜春富是原湛江市委常委、湛江軍分區政委,他長期熱心於湖光岩的研究工作,但由於本職工作的關係,他從未公開在媒體上講述自己在湖光岩的見聞。2007年離休以後,他首次就湖光岩里“龍魚”目擊事件接受媒體採訪,向《走近科學》記者的公開了他的一次特殊見聞。
湛江市民杜春富:所有的媒體我都沒有講過,作為新聞媒體採訪,你們是第一次。我那次看到也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根本不是去為了看金龍魚,就是陪著領導,我們星期天的時候轉場,從雷州到吳川,中間,正好一個中間點順便到湖光岩去看一看。
湖光岩位於雷州半島東北部,在湛江市西南十八公里的地方。杜春富自己也記不清來湖光岩有多少次了,每次有外地的客人,他都會陪著來這裡看看。
到了湖光岩,必定要登上望海樓,站在上面,不僅可以俯瞰湖光岩,而且還能夠看到遠處的東海島,但是今天,杜春富怎么也沒有想到,幾分鐘後,他們將目睹一幕奇異的景像。
杜春富:我們是11:50分上去的,當時天氣非常晴朗,並且一點風都沒有,整個湖面像鏡子一樣,但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登到三樓的時候,嘩,就是一條魚跳起來了,我說躍然水面,它是跳起來的,它不是游在那裡,就是五六條一下子跳起來了,那么大的魚一跳起來,那個浪花就飛舞了。
記者:有多大?
杜春富:可能有三四米長,因為我們就是炮兵出身的,目測距離,都當過炮兵,目測的,像一般的,這么點小魚也看不到的。所以,心裡有這個,原來有這個懸念,聽別人講過有,我們能不能看得到,也沒有說一定要去看那個東西,嘩地一下有了,我說,金龍魚,趕快去看,所以我們注意力都集中在那裡。
記者:金龍魚?
杜春富:我說的金龍魚是引用了他們過去的說法叫金龍魚。實際上按照我的觀點就是很大的魚,我看那個脊背黑黑的,肚皮有點白,但是我感覺,不像傳說中描繪的是一種龍頭魚身,不是這樣的,就是很大的魚。
一個神秘的身影,在湖中不斷閃現,密度越來越高,數量越來越多,而且表現也越來越離奇。那么,這一切究竟是真是假,湖中是否真的存在一種未知的生物?它們真的曾經上演了一場如此神奇的演出嗎?看到我們疑惑的表情,杜春富特意拿出了當時拍下來的兩張照片。
杜春富:我過會兒叫你看一個,我自己製作的它整個運動的過程。首先就是幾個跳起來,跳起來以後呈一路長龍陣、魚貫而行向觀海樓方向游來。
主持人:這個就是我們當時看到拍攝的畫面,我們可以看到,形成的這個水線,如果是平時我們自己來看的話,可能誰都不太注意,但是他們卻發現了其中一些細節,比如,中間這個部分,現在這個就是另外一張放大了的這么一張照片,我們看到,如果你硬要說中間這條黑線是首尾相接的一條條魚的背部的話,也確實有這種可能,但是按照杜春富的說法,這個應該是一大群魚,而這一大群魚個頭還都不小,一般也都是三四米,最長能夠達到六米,另外他非常確定,因為根據他目測的結果,而這個目測不是憑感覺,是憑他經過炮兵訓練之後得出來的一個一般性的結果,所以這個就比咱們常人的目測可能要更加符合實際一些。但是杜春富他又認為,如果說這個現象是由一大群的小魚構成的話,他不認同,另外,何老先生也不認同這個看法。
何均發:我覺得不太可能,因為這個魚即使集中,也不可能那么像那個魚的形狀,而且不止一次,另外湖光岩的這個小魚,一般都半透明的,它不是那個,顏色沒那么深,所以我覺得不太像。
除了顏色上的差別以外,何老先生還告訴我們,他曾經不只一次拍到湖裡的大魚,這些照片都是佐證。從照片上看,這個紅色的身影它們的形狀都非常相似,像是一條魚的樣子。如果一定要說這是一群魚的組合,那么為什麼每次都會這樣巧合,它們的樣子都能如此相似呢?
望海樓是湖光岩的最高點,何先生告訴我們,他所有的照片都是在這裡拍攝的。 那么,會不會有這樣一種可能,因為拍攝者與被攝物體距離太遠,使人的判斷出現了誤差呢?
帶著何老先生拍攝的照片,我們來到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張永紅是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多年從事攝影測量與遙感的專業研究。讓人意外的是,看到何老先生拍攝的照片,他卻給了我們這樣一個答案。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張永紅: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這兩個照片,您不是說相隔一天拍的嗎,可是它上面這個水的這個顏色非常不一樣,這個照片上面的水是我們正常看到的水,這個照片的水裡面有很多小紅點,很小的顆粒,這個看起來很難讓人相信。
記 者: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張永紅:一個就是這個相紙的質量可能不是很好,它也會出現這種顏色,或者出現這種顆粒。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說這個照片就是經過了一些特別的處理,是加了很多人為的因素,這個照片可能就是一個虛構的照片。
儘管照片上的小紅點非常模糊,要仔細看,才可以看得清楚,但它的出現還是使人對照片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張永紅告訴記者,由於沒有看到底片,所以照片究竟是真實記錄還是人為處理過,現在還很難說清楚,一切只有等看到底片以後才能下結論。同時,他告訴記者,這張照片上這個參照物的對比實驗也不夠準確。
張永紅:這個主意倒是挺好的。但是這個裡面還有幾個問題,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問題,第一個他能保證,他可能能夠保證在同樣的位置拍這個地方,但他不能保證兩次拍的時候,那個相機的角度一樣。這個很難保證。這個很難保證非常準確,即使稍稍地偏轉一下的話,那個差別會很大。這個角度。俯仰角。對對。尤其如果距離越長的話,那么這個大小的變化會越大。
為了說明問題,張永紅特意拿辦公室里的溫度計做了下面的實驗。
張永紅:我們可以用這個溫度計放在地上,照兩張照片做一個簡單的實驗,驗證一下角度的問題。換個角度。但是保持同樣的距離,幾乎是一樣的距離。
主持人:現在這個溫度計就是我們當時請張老師拍照的時候的溫度計的實物。是多長呢?我們當時量了一下,它是23厘米,但是明顯地,因為拍攝的角度不同,所以我們看到似乎這邊更加長一些,而這個要短一些,根據最後測量的結果,這個是多長呢?這個差不多15.92厘米,而這個大概只有9厘米多了。因此我們說,同樣的物體就是因為拍攝的角度有俯仰之間的不同,所以最終導致在照片上呈現出來的大小就完全不一樣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就很懷疑,何老先生當時拍到的照片能否很準確地說明這個問題了,也就是說,老先生拍到的所謂這一圈陰影的、這個不明的物體是不是他分析的那么大,恐怕老先生分析的也許並不客觀。當然了,也許有朋友會說,這兒不是有兩個非常明確的參照物嗎?兩棵綠樹,我們拿這個樹作為一個具體的比例不就行了嗎?或者更精確一點,我們找上幾片葉子也可以完成,但是這只是理想狀態,事過境遷,眼看就快十年了,如果我們再過去找這兩棵樹,能不能找到這是一個問題,再有呢,樹上的葉子能不能準確地給我們標示好方向位置,也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因素。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原本顯得似乎有說服力的圖片,這樣一下就變成了一個沒有太大用處的一個旁證而已,到底我們能不能找到問題真正的答案呢?
黃坤偉是湖光岩風景區管理局局長,他也是一位龍魚目擊者。據說,早在何均發老先生拍到龍魚照片之前,1998年5月28日,黃坤偉來到湖光岩工作不久,就已經在望海樓上看到過這個神秘的身影。
黃局長:大概下午三點多鐘的時間,陪著國防大學60位將軍上望海樓,那時候我剛剛到景區來工作還不久,才十幾天。導遊說,馬上很驚訝地,湖面上有兩條龍,結果我們大家往那兒看,真的有兩條龍。那種就是大魚,很長的,四米多長那種魚類,那時候我們大家都很驚訝,這個湖裡面有這么大的魚,那么記者問以前有沒有,我說我也不知道,我也剛到這個地方來,後來下來以後,那個記者他說這是什麼魚呀,什麼名稱,我說龍魚吧,龍魚從那時候開始就傳開了。
黃坤偉告訴我們,他看到龍魚的時間是在1998年,當時一條大魚突然出現在平靜的湖面,驚訝之中導遊喊出“龍”字,而魚的體形又很大,所以黃坤偉隨口給魚起了“龍魚”的名字,這個“龍魚”出現的時間大概有十分鐘,十分鐘後,它們集體下潛,消失得無影無蹤。
按說,十分鐘的時間足夠人們拍照,但採訪中我們並沒有看到一張當時拍到的照片,這就更加深了我們的疑惑,難道此次“龍魚”事件純粹是一次炒作,所謂的“龍魚”真的是無中生有嗎?
看來只有找到當時事件的其他目擊者才能解開我們心中的疑惑,於是我們開始和黃局長提到的國防大學進行聯繫。
記者:您好,請問是國防大學嗎?
國防大學教師:對。
記者:我是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節目,我有個事情想跟您了解一下。是這樣的。我們聽說在1998年5月28日的時候,我們學校將軍班有60位學員去參觀湛江湖光岩的時候,看見湖裡有一種大魚,所以希望了解這方面的情況。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推薦其中的幾位學員接受我們的採訪?
國防大學教師:第一個是學員早就畢業了,當時學員哪一個班次、哪一批學員不知道,就是知道這個班次學員,都已經畢業十年了。
由於時間久遠,學校已經無法再聯繫到當年的龍魚目擊者。也正因為沒有旁證,目擊者都是當地人,因此不由得我們對所謂的龍魚事件開始產生懷疑。
在世界各地,流傳著許多水怪的傳說。尼斯湖水怪,是地球上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話題之一。在中國,除了在長白山天池有人目擊“水怪”,在新疆的喀納斯湖,在四川的列塔湖、湖北的雙潭湖,也有不少人聲稱他們見到了傳說中的水怪。
然而,許多年過去了,水怪的真相不僅沒能徹底揭開,反而愈加撲朔迷離。但與之相反,水怪出現的地方,名聲卻開始越來越大,有的甚至因此而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水怪變成了當地人的財富。於是水怪的話題變得更加敏感,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懷疑,所謂的水怪傳言究竟是真是假,是杜撰的故事還是真實的存在?所有的一切會不會只是當地人為了開拓旅遊市場而編織的一個美麗謊言?湖光岩會不會也存在這種情況呢?
三《湖光魅影之探秘湖光》
概述:湖光岩里有大魚,但從來沒有證據證實。1999年,一張照片的出現打破了湖光岩的沉寂,但照片上一些不顯眼的紅色斑點卻引起了專家的懷疑,所謂的龍魚事件會不會只是一場人為的鬧劇呢? 為了揭開龍魚的神秘面紗,潛水員攜帶水下攝影機下潛進行探密並拍攝了珍貴的資料。
在廣東省湛江市西南,有一個名叫湖光岩的湖泊。傳說,在這裡,有一種叫做“龍魚”的神秘動物存在。
國家體育總局湛江市潛水運動學校校長石波:整個背鰭都露出來了,就像一面紅旗一樣的。
湛江市民杜春富:游過來以後,就是整個一群魚下潛,下潛的時候,可有幾畝地大的那個波浪出來。
何均發是龍魚照片的惟一拍攝者,他告訴我們,他曾經不只一次地拍到湖裡的大魚,這些照片都是佐證。但讓人意外的是,專家在仔細看過照片之後,卻發現了其中的異常。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張永紅:照片的水裡面有很多小紅點,很小的顆粒。
儘管照片上的小紅點非常模糊,但它的出現還是使人對照片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那么,這張照片究竟是真是假?傳說中的“龍魚”是真實存在還是杜撰的故事呢?
馮嚴是中國攝影家協會影像鑑定中心籌備委員會的技術總監,2007年,他曾經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炒得沸沸揚揚的華南虎照片進行了真偽之辨。
中國攝影家協會影像鑑定中心籌備委員會技術總監馮嚴:在底片上造假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傳統的是135底片,底片的構造有藥膜層,還有一層保護層,如果想在底片上改變影像的話,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由於底片的構造特殊,所以除非專業人士,一般的造假者並不會選擇直接修改底片的方式來造假。但是,在數字影像處理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會不會有這樣一種可能,照片先通過計算機處理後,再用傳統相機翻拍顯示器,這樣儘管照片已經經過處理,但從底片上看並沒有任何異常,那么,鏡頭裡這張所謂的“龍魚”照片會不會也是這樣形成的呢?
馮嚴:數字攝影和傳統攝影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的感光的載體不一樣。因為數字攝影感光載體主要是採取CCD和CMOS兩種晶片來對影像進行感光,所以它的像素排布是呈規律性的,傳統影像是使用銀鹽影像來成像的。馬賽克就是一個一個的像素,這種排列它不是規則性的,這是銀鹽的,因為銀鹽不可能是規則的。
銀鹽是一種化學物質,它是傳統膠片影像的感光材料,銀鹽在底片上分散排列,形狀很不規則。而數碼照片則完全不同。
通過這一點,馮岩就可以肯定,這張照片並非人為地處理和虛構,它是一次真實客觀的記錄。而對於照片中模糊的小紅點,馮嚴也做了這樣的解釋。
馮嚴:你所說的這個紅點,就是膠片根據感光材料,根據當時的光線來確定,比如說感光材料的感光度比較高,當時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照片上的身影模糊不清,在專業的影像鑑定人員那裡,除了可以證明照片沒有作假,並不能從中再找到更多的答案。而由杜春富提供的這張照片同樣也很模糊,無法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如果照片中的這個身影真的存在,那么它究竟是什麼呢?此時,杜春富再次提供了新的線索。
杜春富:當時他們的局長黃坤偉,現在也是,他告訴我一個,他說傳說中在1948年八月十五,湖光岩的水陡漲約一丈,把愣嚴寺也淹了
在湖光岩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廟----愣嚴寺。寺廟依山而建,面朝湖光,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從畫面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楞嚴寺的地勢要比湖光岩高出不少,如果這裡真的曾經發生過湖水暴漲, 寺廟被淹的事情,那么當時的水量一定很大。我們決定從查找歷史資料入手,來揭開湖光岩的神秘面紗。
在湛江市檔案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我們看到了湖水暴漲的歷史記載:同時在這份出版於民國三十七年,也就是1948年的報紙上,我們也看到了相同的內容。
主持人:我們現在看到的就1948年,當地報紙登載這件事情的一個具體的情況,按報紙所寫:本市奇事,湖光岩在連日天晴下,湖水陡漲約一丈,寺已被淹,百千餘年來所未見。沒有下雨,哪來的水可漲呢?而且還把旁邊的寺給淹了?這就讓整個事情顯得更奇怪了。先是有老先生說自己在將近十年前拍過一張照片,這個照片裡頭我們可以看到很模糊的一個不明物體的存在,後來又有不少人給我們提了一些相關的,他們印象當中自己遭遇到的這種奇怪的事情,面對著紛繁複雜的各種信息之後,真的不太好說,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因為我們的鏡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捕捉到這個情形,看來我們恐怕得從更大的範圍去考慮這個問題了。
在非洲的喀麥隆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殺人湖”,它的名字叫尼奧斯湖。和湖光岩一樣,尼奧斯湖也是一個火山口湖。雖然湖的下面是一座火山,但這座火山十分老實。長久以來,人們春種秋收,世代生息繁衍,已經習慣了這裡的田園生活,日子過得十分平靜。可是1986年8月21日,人們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
這天夜裡,隨著悶雷般的轟響聲,尼奧斯湖中掀起80多米高的水浪,到次日早晨,1700人因此而死去。
後來通過調查人們發現,造成村民喪生的原因是超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突然從尼奧斯湖中噴出。這股強大的氣體在湖區周圍迅速擴散和蔓延,僅半個小時就使沿湖1746名居民和6000多頭牲畜窒息而亡。
湖光岩也是一個火山口湖,16萬年前,這裡曾是一座火山,後來火山爆發,蓄水成湖。在歷史上,這裡曾經發生湖水暴漲的事件,那么它的原因會不會也是因為湖底氣體噴發造成的?湖中的大魚會不會是氣體噴發以後形成的異形呢?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湖光岩它已經,就是至少十萬年以上了,它靜止,沒有再噴發了,所以它是個死火山,死火山就是它基本上已經停止了一些火山活動或岩漿活動,所以噴出來一些氣體,使這個生物變異,我覺得不太可能。
從1997年開始,劉嘉麒院士帶領的科研小組就開始對湖光岩進行詳細地科學研究,因此他認為,火山活動造成的有毒有害氣體使生物發生變異的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是對於突然暴漲的湖水,他也做了這樣的推測。
劉嘉麒:除非有些突然的構造運動,比如地震,可能把下面一些有些含水層或者是泉水,突然地有些地方可能通道突然就破壞了,然後水就湧出來,也可能有這種情況。
就象颳風、下雨、閃電、雷鳴和火山爆發一樣,地震也是一種自然現象。 地震最主要的後果是出現地面斷層和地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地震的晃動可以使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後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那么,湖光岩湖水暴漲的原因會不會和地震有關呢?
湛江市地震局高級工程師陳全:我們查了資料,都沒有什麼強大的地震發生,就包括我們本地的,林區的,還有整個全世界那時候地震活動都不算太強,所以由地震引起這樣的情況,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可能。
在排除了地震造成湖水暴漲的原因之後,我們請教了廣東省地質勘察局水文工程地質大隊,這裡多年從事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工程師我們給了這樣的解釋。
廣東省地質勘察局水文工程地質一大隊隊長丁麗光:地震它沒有,海嘯它沒有發生,那么你就很難用別的來解釋。所以我們只能是用這個天文大潮,就是受潮汐的影響。在這個漲潮的時候,它突然一下子湧水,它是由於最近的湧水之前有一段時間可能下過大雨,或者暴雨,那么經過幾天,或者長時間水往地下水滲透,正好就把那個淺層水飽和,達到飽和,而且超飽和的狀態,大潮一來就把這個水往上一頂,就把那個以前形成的岩洞,裂隙,還有湖光岩的海底那個泥,可能淤泥層一下子漲破了,水大量地流進來。那么潮汐一過,它又順著那個通道一夜之間又把它排泄走了,所以這可能是一種天文現象引起。
主持人:丁隊長分析,這恐怕跟一次特別大的天文大潮有關係。我們想這么說呢,也有一定道理,因為天文大潮,它本身如果說在江河汛期的時候,天文大潮就可能導致江河水無法進入海洋當中,於是它往回走,造成比較大的洪水的來臨。再有它也可能造成其他的一些災害。比如風暴潮的出現,但是我們就想,這個日子發生的時間是什麼呢?按照當時的報紙記載,1948年農曆8月16,應該說是比較符合天文大潮所發生時候的一些天文學的概念的。那么我們說,按農曆的初一、十五講,這個時候月亮基本上都是滿月,此時它對於地球的引力是達到一個峰值的,在這種情況之下,8月16,這個值雖然可能稍微減退了,但是能夠該退下不大,所以還是容易引起天文大潮出現的。為了確認這一點,我們就尋找當地氣象台,但是告訴我們說,湛江氣象台是1956年才建立的,1948年的資料沒有,那一天到底有沒有特大規模的天文大潮的出現,誰也不敢確定。另外可能觀眾朋友們也會覺得,要是有天文大潮引起這種現象的話,那今後這幾十年,從1948年到現在,六十年了,怎么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景呢?這也我們心中的一個困惑。不過可能又有朋友會說了,就算是那一次天文大潮引起的水上漲是非常大的,能夠看得很明顯,那么它必須要滿足一個條件,就是這個湖它必須保證要與大海是相連的,否則的話,大海再漲潮,再大的天文大潮,也不會引發整個這個湖水的漲高啊!所以說我們就在考慮一個問題,是不是這樣呢?湖和海是相連的,這樣我們有了這個目標之後一打聽,還真的有人告訴我們說,他們曾經在湖底,找到過一個洞,興許這個洞就連著大海。
趙建國是國家體育總局湛江市潛水運動學校的一名專業潛水教練,他曾多次在湖光岩進行潛水訓練。至今,他仍然清楚地記得二十年前,1984年的那次潛水經歷。
國家體育總局湛江市潛水運動學校教練趙建國:1984年的大概6月份左右,我記得天氣還是比較熱,我們那個時候沒有穿潛水服,穿的運動服,背一個氣瓶就下去了。
趙建國常年在湖光岩里潛水訓練,但這次和以往有所不同,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洞口。
記 者:大概是一個多大的口子你看到的?
趙建國:口子也不是很大,大概也就是直徑兩米左右長差不多。它這樣的地形不是說是就這么一個洞進去了,它是一個這樣的、斜的一個洞,這樣斜斜的。
記 者:您大概走進去有多遠?
趙建國:我們走進去,也就是走進去一兩三米遠,最後就不敢進去了。
記 者:因為太黑了是嗎?
趙建國:太黑了,而且它那個水跟那個水的溫度又不一樣。好像裡面顯得冷一些,跟外面的水,這個溫度好像是,可能是我們的心理作用,就顯得裡面的溫度就低一些,後來就不敢進去了。
趙建國告訴我們,得知我們要來採訪的訊息,他又把這件事跟周圍的同事和朋友說起來,沒想到,他的老領導,潛水學校的前任校長張玉坤也有和他相同的見聞。
2008年4月,在國家體育訓練總局湛江市潛水運動學校的家屬區內,我們見到了70多歲的張玉坤老人。
張玉坤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第一批潛水教練員之一。1965年,他所在的潛水學校在全國範圍內舉辦潛水訓練班,訓練地點就在湖光岩。
記 者:您大概走到什麼位置發現底下有一個洞的?
張玉坤:有個洞,大概是30米左右的時候就有了。
記 者:水下是什麼狀況?
張玉坤:水下是渾得很,拿潛水錶一看,這樣貼上去,貼到面罩上這么看,才能看清楚,是三十幾米。
記 者:你什麼時候感覺到下到底兒了呢?
張玉坤:到底倒沒感到有到底了,就不敢下了。39米,就不敢下了。
主持人:其實做這種題目,尤其是這種調查類的題目,對我們來說,比較頭疼的問題就在於,目擊報告太多,實際證據太少,而你要想真正地找到實際證據,又非常困難,這種事情往往是這樣,你不去拍它,它總是經常出現,等你架還機器去找它的時候,它再也不肯露面兒了。那么現在兩位先生告訴我們說,當年他們下去了,39米深,很深,有這種洞的存在。但是他們也不敢確定這個洞是否真的通向大海,現在我們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有沒有洞,二是有洞的話是否跟大海相通。那么在當地潛水學校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三位潛水員,利用一些先進的設備就這兩個問題進行進一步探究。
潛水攝影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三位攝影師有著豐富的潛水和水下拍攝經驗。2008年4月2日,在湛江市潛水學校趙建國教練的帶領著,水下攝影小組一行三人向湖光岩深處出發了。
水面上橘紅色的浮球所在位置居離岸邊三百米,據說這裡是湖水最深處。當年趙建國教練和張玉坤教練都是從這個位置下潛的,所以今天三位潛水員也將從這裡下潛,進行水下搜尋。
湖光岩那天的能見度基本上是一米到一米五,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你伸出手可以看見手但看不到自己的腳。
潛水教練邱雷:我們在水下甚至能夠感覺到這個水是有味道的,就是有一種類似硫磺的味道。
潛水教練吳立新:水底狀況不是像那種硬泥底,它是特別軟的沉積的那種淤泥,而且我做了嘗試,用手臂插到淤泥裡頭,幾乎就插到肩膀這個位置還沒有到底,
由於淤泥很厚,所以儘管潛水員們已經下潛到了水下19米的深度,但厚厚的淤泥還是擋住了他們,大家無法再進一步向下探索。在水下,大家不僅沒能看到傳說存在的洞穴,就連一條體型稍大的魚都沒有發現。除了零星可見的小魚小蝦,連續兩天的潛水拍攝,大家一無所獲。儘管結果有些出人預料,但對於這樣的結果,潛水員們似乎也並不特別意外。
邱雷:我們來的這塊的話,都是根據潛校的老師他們提前做了一些標記,完了在這個範圍去找,超出這個標記的範圍我們並沒有去做過搜尋。
吳立新:因為時間很久,趙教練和張教練他們下潛的時間到現在已經很多年過去了,所以他們能給我們提供的大概的洞的所在的位置,可能也有很大的出入,所以這也是我們沒有找到這個洞的其中的原因之一吧。
主持人: 按照當地人的分析,這個湖光岩一定是有一個下面的大洞跟五公里外的大海相連的。那么其實這一點也可以很好地解釋有大型水生生物出沒的一些跡象,因為您比如說,在亞馬遜河流域,它的入海口附近,有的時候有些鯊魚就會逆流而上,從海水當中游到淡水的河道當中去,這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解釋這個問題的說法,有可能一條類似鯊魚之類的海洋生活的大魚,通過這個洞游到了這個湖裡頭,再加上我們目測時候產生的一些誤差,也許這個東西只是一般的一條鯊魚,兩三米長,但是在我們看來呢,可能就有六七米這么大了,但說實話,我們當時也派人下去進行了搜尋,可是沒有找到通道,沒有找到,也許並不意味著這個洞不存在,那么就在我們猶猶豫豫的時候,卻在這個水面上拍到了這樣一組畫面,現在我們看到的畫面就是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的運動員在訓練的場面,請大家注意接下來的畫面。您看水面之上波濤涌動,但是這個湧起的波濤像什麼呢?很像杜政委、杜春富拍攝到的這一組畫面。我們提出了這個疑問之後,當地人告訴我們說,如果說這個可以解釋的話,但是他們拍的時候沒有船隻在附近出現過,再有一點,在他們看來,如果沒有洞的話,那怎么解釋這個湖水會在天持續放晴的情況之下,突然地、猛地漲了一丈多高的這個現象呢?看來在這個小小的湖光岩里,似乎真的存在著一些我們至今還不知曉的一些具體情況,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地研究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