湋峰塔

湋峰塔

湋峰塔,位於陝西扶風縣城東南3公里處的段家鎮趙家溝村北偏北15°。始建於清乾隆23年(1758年),磚木結構,八面九層,外為磚砌,內為四根通天木柱,中間架有七層樓條上墁木樓板,每層樓留有出入口,可以登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湋峰塔
  • 地理位置:陝西省扶風縣城東南3公里處
  • 景點級別:第六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信息,古塔賞鑒,風水之塔,出檐疊澀,塔書文字,古塔保護,流傳歷史,文物研究,

文物信息

文物名稱:湋峰塔
地理地點:扶風縣城東南3公里處趙家溝村
建築形式:八角九層樓閣式空心塔
建造時間: 清 1758年

古塔賞鑒

風水之塔

湋峰塔,臨踞古老的湋河谷地南岸,與西北方向的扶風新老縣城遙遙相望。據說站在塔頂北望,在天氣通透時,可以望見10公里之外的法門寺寶塔,兩座塔在一條線上。當地人說,扶風縣湋河穿境而過,湋峰塔所在地形似神龜匍匐於岸邊,扼水之東流,保一方之安泰,所以湋峰塔其實就是一個風水塔。

出檐疊澀

湋峰塔很耐看。當你走近它時,發現它依然是那么挺秀。它屬於八角九層樓閣式磚結構塔,青石作基,身高大約有23米,周長約31米。它的建築造型特點,被扶風縣文物保護專家馬林懷概括為四個字:“出檐疊澀。”出檐疊澀是一種古代磚石結構建築的砌法,用磚、石或木材通過一層層堆疊向外挑出,或收進,向外挑出時要承擔上層的重量。你看它塔身分九層,每層之間用多圈磚檐和仿木斗拱分界,這樣層層向上收束,每上一或兩層,疊數、拱數都會有變化。每個斗拱之間區域,滿綴蔓草花卉和瑞獸圖案,並且同樣隨著高度而變化。
例如:一層的疊澀、磚刻圖案最為豐富,24個斗拱間刻“二龍戲珠”、“ 丹鳳朝陽”、“ 天馬行空”圖案,二到四層出檐疊數與一層一樣,但磚刻圖案從豐富逐漸過渡到簡單,五層以上,不僅疊數在減少,斗拱沒了,雕工也沒了。
如此至塔頂,塔尖呈白色寶珠狀,這叫“仰月寶剎”。

塔書文字

塔門面西北開,門上嵌入的方形石匾叫“券門”,上題“湋峰塔”三字,匾右小字刻有“ 特授扶風縣知縣唐宣文”,這個名叫唐宣文的知縣,應該就是此券門的題者了。記者注意到,該塔八角八面,每面都嵌一匾,八面所鑲嵌青石匾大小相同,長104厘米,寬70厘米。匾上大都字跡脫落,風化難認。正西面嵌“扶邑募建塔疏”云:“ 又念巽方低下,鞏賢士不克高騫,氣脈開張即富民,胡能悠久,揆諸堪輿之書,宜建浮屠之級……”說明此塔確為風水塔,建塔年代從落款看應為清乾隆年間;西南側上嵌“ 協理修塔(人)姓氏”;正南面嵌“闔邑鄉闔(姓名)”及“武舉”“舉人”“進士”“拔貢”“生員”字樣,應該是介紹出資修塔人的名字和身份;東、東南、東北三面嵌“闔邑募化各里姓氏”,正北面嵌“修建者縣老爺(姓名)”。可以想像,當時為建此塔,牽動了多少當地的社會賢達人士和方圓百姓的心。
據《扶風縣誌》記載,湋峰塔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而它最早的建築年代,有人說是在金朝,因為在《金史地理志》里有關於湋峰塔的記載。

古塔保護

為保護塔房基南移10米
湋峰塔內原來有四根通天木柱,中間架有七層樓條上墁木樓板,每層樓留有出入口,可以登臨。1960年以來,生產隊將全部樓條樓板和兩根通天柱拆除。塔前小石碑兩通,也於1958年被毀。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湋峰塔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塔身被維修,但為保護老塔免遭人踐踏,樓梯一直沒有重建。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因為磚土構成的塔還是有點單薄。
2008年汶川地震波及湋峰塔,塔身產生了一些裂縫,扶風縣文物旅遊局加強了對塔的保護。2014年3月份,村民在塔南面打地基準備建殿房,地基都打好了,被縣文保部門阻止,因為殿房位置距離塔太近,按照法律規定,塔及石刻周圍50米內不得亂搭亂建。後來經過拉捲尺丈量和多次交涉,殿房房基向南又移了10米,在警戒距離之外。
2013年,湋峰塔從縣級文物保護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雞真正意義上的塔屈指可數。湋峰塔已挺立了256 年,希望隨著保護的升級,它一直挺立下去,挺立一千年

流傳歷史

清代東通名士丁腹松多次遊覽湋峰塔,並有詩歌留存。
《龍槐看桃花》其一
(清-丁腹松)
湋漆東流起素濤,不辭沾濕到林皋。
城中間寂無潘岳,郭外輕盈有倩桃。
澹點絳唇開咲口,低垂紅袖擁香醪。
百壺莫禁花前醉,吟嘯何嫌賓載號。

文物研究

被列為第六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