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儀,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天文觀測儀器,是以渾天說為理論基礎製造的、由相應天球坐標系各基本圈的環規及瞄準器構成的古代天文測量天體的儀器。渾儀的製造始於漢落下...
明代渾儀,中國古代觀測天象最重要的儀器之一。現存完整的古渾儀只有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所存明代渾儀,系明正統二年(1437)仿照元郭守敬所設計用銅仿鑄。此儀結構穩固,...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 太平興國 中, 蜀人 張思訓 制上渾儀,其制與舊儀不同,最為巧捷。起為樓閣數層,高丈餘。以木偶為七直人,以直七政,自能撞鐘...
即渾天儀。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 元祐 四年三月己卯,銅渾儀新成,蓋 蘇子容 所造也,古謂之渾天儀。”亦省稱“ 銅渾 ”。...
渾儀、渾象與極星,三種古代天文學儀器,渾儀,即渾天儀,我國古代測定天體位置的一種儀器,渾象作用是模擬天象,極星,天空中的星斗。...
❷官名。渾儀監長官,久視元年改渾天監置,長安二年改為太史令。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w_ou...
《渾儀銘》是唐代闕名創作的一篇散文。...... 《渾儀銘》是唐代闕名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渾儀銘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作者 闕名...
《進渾儀表》是唐代張說創作的一篇散文。...... 《進渾儀表》是唐代張說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進渾儀表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作者 張說 作品出處...
緙絲渾儀博古圖,明代,高138 寬44.8厘米。...... 緙絲渾儀博古圖 緙絲渾儀博古圖 明高138 寬44.8厘米明清時期,緙絲的題材逐漸擴大,出現了以博古圖、歲朝圖為內容...
我們看到的明制渾儀,由內、中、外三層同心園環組成,外面一層由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組成,叫六合儀。它是用來固定渾儀的安裝方位,從而確定儀器的地平坐標系統...
簡儀,是元代漢族天文學家郭守敬於公元1276年創製的一種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郭守敬將結構繁複的唐宋渾儀化為兩個獨立的觀測裝置,安裝在一個底座上,每個裝置都十分...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渾儀發明者是我國西漢的落下閎,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張衡進行改進。...
篇名。《晉書·天文志》所載晉葛洪對渾天思想的闡述一文,首次引有該書的片斷。南朝梁劉昭注《後漢書·律曆志》時引有題作《張衡渾儀》的文字。唐《開元占經...
渾象復原圖模型 渾象是另一種古代天文儀器,主要用於象徵天球的運動,表演天象的變化,有時也稱渾天象或渾天儀,甚至稱為渾儀,同用於觀測的渾儀互相混淆。...
1993年8月,台灣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出按實際比例製作的複製品(另外還有渾儀與水運儀象台複製品),現於該館“中國的科學與技術展區”展出(見本條目附圖)。...
沈括改造的天文儀器主要包括渾儀、浮漏、景表。他的改造原則是:一要簡化儀器的構造,二要提高觀測的精確度。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新的渾儀、浮漏等製成,朝廷於...
他在研製渾儀過程中,研究了古代渾儀的發展與特點,寫成《法象志》七卷,評論了前代渾儀得失之差。貞觀十五年(641年),李淳風官至太常博士,十八年官至太史丞。撰寫...
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它們是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製造的。除了渾天儀外,張衡在世界科學史上另一個不朽的創遣發明就...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