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港中學,位於南縣中魚口鄉光明村,屬游港街道。1996年夏季,原南縣游港鄉上游港中學和陶家湖中學合併為南縣游港鄉初級中學;2006年原游港鄉與原中魚口鄉合併為新的中魚口鄉,學校更名為南縣中魚口鄉游港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游港中學
- 創辦時間:1996
- 所屬地區:南縣
- 類別:公立中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學校屬性:初級中學
- 現任校長:周良軍
- 校園面積:28800平方米
學校簡介,現實分析,管理狀況,辦學條件,學校面臨的困難,挑戰和機遇分析,需要解決的問題,發展思路,學校整體工作目標,培養目標,辦學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學校的保障機制,
學校簡介
由於地處偏遠,遠離縣鄉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交通不是很便捷,加上地區經濟欠發達,教師的待遇不高,學校硬體設施比較陳舊。學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
①師資隊伍的結構不合理,高級職稱只占約1%,一次學歷達標教師比例偏低;
②該校優秀教師流失較為嚴重,引進優秀教師難度較大;
③教師觀念相對滯後,教學方法簡單,模式單一;
④科研意識較淡薄,能力有待提高;
另外,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家庭的經濟狀況、家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學生的家庭環境及周邊社區環境等都對學校的發展產生了制約作用。
現實分析
(軟硬條件情況):
1)學校現有教學班16個,學生人數670餘名,在編教工人數58人,縣級以上級骨幹教師4人,校級骨幹教師10人,高級教師1名。
2)學校優勢:
1、學校是全縣較早實施兩校合併的學校,合併到現在已有十一年的時間,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管理模式,資源優勢逐步凸現;
2、在2004年的第二輪初級中學督導評估中被評為規範學校。連續多年在縣局“百校行”檢查中被評為“一類學校”;
3、學校中考成績穩定,長期處於全縣上等,多次獲得優勝;
4、在藝術、科技、體育等方面已初顯成效,主要表現為特長培訓效果比較明顯;
5、有一支團結協作的埋頭苦幹的教師隊伍,青年教師的比例已達到了70%左右。
管理狀況
學校領導班子現有5人,其中校長1人,工會主席1人,教學、後勤負責人各1人,訓導主任1人,年齡平均37歲。近年來,學校逐漸充實了新的力量,逐步制定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管理日趨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領導班子成員團結協作,道德素質好,積極肯乾,凝聚力高,在民眾中有一定的威信。
辦學條件
1、校園面積:28800平方米,生均71平方米。
2、建築面積:9288平方米,生均14平方米。
3、無危房。
4、有如下功能室:
圖書室1、閱覽室1、電腦室1、實驗室2、物理儀器室2、化學藥品室1、體育器材室1、簡易多媒體室1。
5、體育場地及設備:體育室1,室外運動場面積3157平方米,環行跑道280米、硬化籃球場1、器械比較齊全。
6、圖書室藏書13500冊,生均19冊。
7、學校電腦室配備電腦31台,已上網。
學校面臨的困難
1、隨著生源的減少,而教師編制相對過剩,導致對富餘人員的安置影響了學校的管理效率;
2、學校硬體條件還需改善,辦公條件與教室需要重新改造,體衛設施、藝術教育設施與場地嚴重缺乏;
3、教師的待遇問題未能解決,尤其是教師的住房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
4、功能室建設未能達標,影響功能的發揮。
(3)對學校(條線)整體分析、
目前,學校在教育管理模式、課堂教學模式、課程開發和師資培養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逐漸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邁上了學校發展的良性軌道。特別是通過藝術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骨幹教師培養工程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從而促進學校的整體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師資隊伍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學歷向高層次發展,本科學歷已占教師總人數的%,其中雙本科學歷教師 人;骨幹教師(縣以上)人,科學研究和撰寫論文的能力逐步提高,縣級獲獎每年超過10人次;各項繼續教育均得到重視,教師國語水平、信息技術合格率達到要求。
——教育教學質量穩中有升。近年來,由於堅持教學質量這箇中心,全體教師齊心協力,學校中考成績一直保持在縣先進行列,從1從1998年至2002年,一直是縣優勝單位;2004年、2007年中考成績分別取得了全縣第五名和第四名的好成績。這幾年學生違法犯罪率為零,通過了規範學校的評定。學校建立了學生音樂、美術、體育特長培訓小組,為上級學校輸送多名合格特長生。學校“三小”活動多次在市、縣級比賽中獲獎。
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教師的研究意識還不夠強,科研意識和教研質量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名師還未形成,課程建設還未開發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行政管理人員還需增強主動開拓意識;師資中學科發展還不很平衡,有些學科缺少領頭教師;教師們新課改的實踐經驗;優秀骨幹教師的留用問題等等,成為學校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挑戰和機遇分析
機遇之一,國家對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的重視空前提高,是學校硬體改善的希望所在。
機遇之二,南縣加大農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改善教師隊伍的契機。
挑戰之一:學生生源的複雜性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轉變教育觀念、調整育人手段和知識儲備已成為教師的根本任務,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是繼續解決的重要課題。
挑戰之二:兩鄉合併,該校的定位不明確,影響到學校的長遠發展目標的落實。
挑戰之三:外來新的教學理念的衝擊,使教師難以適應。
需要解決的問題
1、學校管理效益需要進一步提高。幹部崗位責任制還未完全落實,有待進一步在實踐中磨合。民主化管理要加大推進力度,使每個教師都有機會參與管理,最大限度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使之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
2、教師專業素養需要進一步發展。
因教師工作投入的熱情、原有的專業能力及客觀上形成的機會不均等原因,學校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教師發展不均衡。如何主動而有效地為教師提供新一輪專業發展的平台,突破教師傳統的專業結構,形成其專業發展的新內涵,促使廣大青年教師實現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是下階段的主要工作。我們將重點關注以下二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處理“高素質隊伍建設”與“為教師減負”兩者的關係,讓學校成為教師成長的樂園;二是如何處理“強化教師培訓”(外力)與“激發教師的自主發展”(內力)兩者的關係,讓培訓活動及教師發展更具有效性。
3、校本教育科研需要進一步加強
在學校全力推進新課程的實施進程中,我們發現:課堂教學重形式,輕內容;重表面的熱鬧,輕內在的質量;穿新鞋、走老路等現象時有發生。因此我們需要立足校本,立足課堂、教科研合一,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且有針對性的專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形成的一些有效的做法,需要不斷積累和提煉,並加以推廣運用。尤其是重點研究和開展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辦學質量。
4、德育價值功能需要進一步拓展
學校德育工作要在原有基礎上積極探索內容及方式改革,拓展德育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學生成長需要以及時代對學生培養提出的全新要求,進一步完善校、班兩級學生自主管理網路,整體協調,同步進行,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與此同時要進一步鮮明體驗教育特色,再創輝煌。
5、學校的辦學條件要進一步最佳化:
根據學校現有的辦學條件,將無法現代教育的發展需要,學校要在條件許可的範圍內,擴大校舍面積,增加相關專用教室的內涵,添置常規裝備,進一步更新和完善設施設備。
發展思路
根據學校的總體目標,在未來五年提出“以師生的和諧發展促進現代學校發展”為競爭策略,以此為基點,明確我校的發展思路:定位上,重點關注師生的自主健康發展。落實上,以培養名師、培養知書達理的學生為突破口,前者以骨幹隊伍群體形成為目標,實現學校師資隊伍的均衡發展;後者以好習慣養成為重心,實現文明、誠信、有責任感的培養目標。路徑上,積極創設師生主動發展的環境,使校園成為師生成長的樂園。
學校整體工作目標
培養目標
“讓每一個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辦學理念貫穿學校發展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做一個“知書達禮、感恩誠信”的人,做到六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學會健體”,能適應學習化社會所需要的可持續發展人才。
辦學總體目標
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民主治校”四大戰略,鑄造名師,打造骨幹教師群體,倡導“讓每一個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辦學理念,把握髮展節奏,積極構建綠色校園、文明校園、人文化校園,走內涵式發展的現代學校發展之路,全面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用五年時間(2007年—2012年)爭取把游港中學學校建設成為南縣九年一貫制示範性學校。
u 階段目標
1、(2007年—2010年)落實硬體配套,有現代化的硬體辦學設施;完成師資隊伍的重組與最佳化,建立與時俱進的教師學習型群體和創新型群體;深化課程改革,形成促進學生個性培養的良性機制。
2、(2010年——2012年)最佳化育人環境,提升校園文化品味;學校管理逐步走向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民主化的軌道,使條件上檔次、管理上水平、質量上台階、學校上等級,努力建設充滿生命活力、師生健康發展的和諧的九年一貫制示範性學校。
u 工作目標與措施:
(1)學校管理:
1、目標:建立一套符合現代化學校發展要求的現代管理制度;
2、措施:
①在實行校長負責制的前提下,在明確各崗位職責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有效的管理,密切各層之間的聯繫,管理工作向協作性、自我完善性發展。
②加強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在理念、制度、方法和模式等幾個方面進行學習與探索,積極營造現代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氛圍,積極尋求構築現代學校的機制與模式;
③在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學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和教職工考評方案;注重日常資料積累,獎優罰劣,進一步調動各崗位人員工作積極性。
④繼續實施校務公開制度,合理安排資金,關心教職工切身利益;注重設備條件的改善,確保教育設施的長效性。
⑤學校管理實現電子化。學校的德育、教學、科研、教務、財務、人事等逐步實行網路管理,做到全員主動參與和主動接受管理。
3、達成標誌:
①規章制度齊全,科學。
②師德規範良好。
③學校社會效應良好,學校爭創縣系統文明單位。
(2)師資隊伍建設:
1、目標:
建設一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現代教育觀,能落實、勝任新課改要求,德才兼備、愛崗敬業、一專多能、身心健康、善於合作、勇於創新、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今後五年內,我們將按照擇優引進、重在培養的原則建設、調整、最佳化和提高師資隊伍水平。
2、達成標誌:
①三-五年內培養出2名縣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占全校教師的30%以上。
②教師整體具有現代教育觀,有愛心,事業心,進取心,自覺將學校辦學思想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能運用多媒體教學,適應新課改,有相當數量的教師具備指導學習,引導探究的創新能力。並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用理論指導實踐,每年有一定質量的論文發表在縣以上刊物或獲較好的評獎等第。
3、措施:
①師德為核心。在教師中開展愛事業、愛學校、愛學生的系列教育,強化教育思想建設,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來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重視營造學校的人文氛圍。
②自培為基礎。根據校本培訓規劃,教師制訂好自培規劃。抓住重點,開展專題教改沙龍,組織典型的個案實例研討,進行具體的實踐導向。
③科研為基本點。堅持科研興校,科研興教,從中培養科研骨幹,出一批在縣內有一定影響的科研成果。
④帶教為途徑。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組成導師團,力爭在五年內帶出一批新骨幹教師。
⑤開放為原則。在校內提倡教師主動亮相,積極展示個人的教育思想,鼓勵教師走出校門進行講課,擴大對外交流,展示教師風采。
⑥機制為保證。落實好南縣、益陽市“名師工程”的評選工作,以成就激勵、榮譽激勵、物資激勵和情感激勵等措施,促進教師開發潛力,加快發展。
(3)德育工作:
1、目標:
① 堅持以德育為核心,樹立與時俱進的德育工作意識。
② 全員、全程、全方位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完善該校德育工作。
③ 圍繞“知書達禮、感恩誠信”的培養目標,構建“關注情感教育,提高德育實效”的德育工作特色。
2、措施:
① 積極營造全員德育的氛圍,形成良好的全員育人機制;
②研究現代課程背景下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探索學生傳承中華美德的方法和模式,發揮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③ 補充和完善分層次德育訓練目標,強化學生的行為訓練,培養良好的習慣。
④ 結合縣局開展的體驗教育活動,完善校本教材,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具備良好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練技能、強素質求創新。
⑤ 繼續加強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服務社會的意識,逐步確立為校內、校外綜合評定機制,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⑥研究家校管理模式,加強對留守學生親職教育的指導,提高家校合力的力度。
3、達成標誌:
① 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具體行為習慣。
② 德育工作“注重情感教育,提高德育實效”的特色初步形成。
③ 彙編教育個案集、德育小論文集。
(4)教學工作:
1、目標:
① 教師教學水平、課堂效率的全面提升。
② 質量綜合評價成績超過縣平均成績,保持和超過區前三分之一行列的水平,各學科發展平衡。
2、措施:
① 組織教師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改革。努力建立多元化的課程類型、多渠道的課程教學途徑、多樣性的課程活動來構建師生共同發展的“多彩平台”,讓師生在“多彩平台”上開展活動,施展才華,發展個性。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實行多元化評價標準;做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記錄,從制度上不斷建立和完善對學生的促進與形成性評價體系。
② 繼續組織好每年課堂教學的研討活動,同時提高教研組教研質量,使每位教師在自身基礎上有較大的提高。
③加強學校電化教育的建設與管理,搭建教師學習與交流的平台,創建好資源基地,提高現代化教育設備的利用率;
④ 不斷完善學科質量監控機制,使自控、互控、監控真正落到實處。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分層教學水平,提高學習成績。
⑤ 加快教師新課改的學習進度,探索新課程背景下學生主動學習教學行為,構建以“杜郎口模式”為主要學習對象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3、達成標誌:
①形成教學流程管理制度和質量監控制度,做好相關資料的分析和積累。
②完成縣級以上一般課題研究。
③爭取一個縣級優秀教研組。
④爭取成為縣新課改研究與實踐的示範學校;
(5)科研工作:
1、目標:
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建立一支素質好、理念新、有積極進取精神的科研隊伍;教師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學校科研工作管理規範化。
2、措施:
① 在個人申報的基礎上,選拔師德好、業務能力強、勤於鑽研、有一定表達能力的教師,組成學校科研骨幹隊伍。
② 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機制和科研評價機制,每月召開科研小組會議,加強科研工作的過程管理。
③ 要求2-3個教研基礎較好的教研組,從課堂教學實際出發,一年內完成一個相關小課題的探索、實踐和研究。
④ 骨幹教師任期兩年內必須參加學校課題的研究,按要求完成相關工作。
⑤ 最大限度地安排課題組教師參加市縣科研培訓;建立科研獎勵機制,在各項評比中給予優先考慮和政策傾斜。
⑥ 加強成果的推廣和交流,形成科研興校、科研結合的良好發展態勢。
3、達成標誌:
① 形成一支能帶動學校科研工作的科研骨幹隊伍。
② 形成學校科研管理評價機制。
③ 形成學校良好科研氛圍,有一定的科研成果。
(6)科技、藝術、信息:
1、目標:
科技、藝術教育氛圍好,學生參與面廣;科技藝術爭創區級特色學校;信息技術能最大限度的運用於教育教學;
2、措施:
① 組建好科技文藝信息技術普及教師隊伍,提供培訓機會,發揮教師特長。
② 加強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廣播、板報進行科普知識教育。
③ 以縣市“三小”活動和縣“藝術節”、市“三獨”活動為載體,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特長,引導學生愛科學、愛生活。
④ 積極參與縣市各類相關比賽,為學生提供發展機會。
⑤ 要求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並將其列入學生評優標準之中。
⑥重視信息工作,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3、達成標誌:
①調整和充實科技、藝術、信息教師隊伍,學生參與科技信息藝術活動率達100%,形成良好的氛圍。
② 科普宣傳、科技信息文體活動正常開展,師生共同參與。
③ 參加市縣比賽,爭取獲獎。
④ 有1-2個科技、藝術特色項目。
⑤ 學生會收集、選擇、處理信息,進而會創造信息。教師能把信息教育技術手段有效地套用於教學與科研,做到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
(7)體衛工作:
1、目標:
保持已有優勢,確立以籃球為特色的學生健身活動項目;提高衛生保健工作對學生髮展的認識,整體工作達到優秀。
2、措施:
① 學校重視體育、衛生工作,將此項工作納入學校整體發展工作中。
② 制定體衛教師崗位責任制,教師積極主動地參加縣市培訓,保證質量,並將縣市培訓目標落實到實處。
③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落實“青少年陽光體育活動”為主要內容,抓好健康校園的管理工作,保證兩操兩活動的質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④ 每年高質量的舉辦學生田徑運動會。
⑤ 抓實運動隊的建設,積極參加縣市比賽;
3、達成標誌:
① 爭取學校體育衛生評估優秀。
② 體鍛達標成績優秀。
③ 參加市縣相關比賽,獲獎。
(8)總務工作:
1、目標:
① 形成校園環境建設與學校目標一致的文化格局。
② 使學校成為一所花園式學校。
③服務規範、管理科學、師生滿意。
1、措施:
① 加強學校環境的文化氛圍渲染,合理校園布局,最佳化校園環境。
② 強化育人的功能,充分發揮宣傳畫廊的教育作用,使校園的宣傳陣地與德育、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相結合。③完成學校現代化教育技術硬體的專用室和各種設備添置,環境建設努力爭創一流。
A、增加投入,綠化、美化校園。在今後五年內,將游港中學建設成為層次分明、布局合理、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具有濃郁文化教育氛圍的綠色學校。
B、進一步增加投入,逐步配備先進的教育設施設備,使學校的教育裝備實現現代化。
C、補充和完善教工之家的各種設備,使其真正成為老師們娛樂、強身的好去處。
D、改善教師辦公條件,創造宜人的辦公環境。
E、利用省政府“三改”的契機,完成學生食堂建設項目;爭取興建新教學樓一棟、新綜合樓一棟、新教師住宿樓一棟,以為與光明完小合併成為九年一貫制學校提供硬體支持。
F、完成學校運動場地建設;
3、達成標誌:
① 各專用室配置到位,使用合理。學校辦學條件達到一流。
② 各類宣傳陣地布置協調,體現和諧發展教育目標。
③ 學校成為縣級綠化單位。
主要任務
貫徹以和諧校園的競爭策略,按照現代學校發展的要求,圍繞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校辦學檔次,將促進師生主動發展、提升學校辦學知名度作為我校未來五年可持續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打基礎,完善硬體設施,構築綠色、文明、人文化的和諧校園。
(1)綠色校園——營造身心健康、安全和諧的環境。
在未來五年期間,利用中魚口鄉整體發展布局的契機,對學校的現有規模重新布局與建設。一方面,做好綠化美化工作,把我校裝扮成綠樹成蔭,綠茵如毯,草茂花繁,鳥語花香的優美校園,使綠化工作有進展。另一方面,著力建好學校運動場地、新的綜合樓教學大樓、教學樓等基礎設施,適時穩步地擴大學校辦學規模。
(2)文明校園——打造傳承傳統美德、培養良好習慣的育人環境
圍繞“知書達禮、感恩誠信”的培養目標,在全校範圍內,開展文明學生、文明班級、文明組室、文明家庭的創建活動,使師生養成文明有禮的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
(3)人文校園——打造人文校園
充分發掘厚重的歷史文化、人文資源、名人軼事、光榮傳統,將歷史性與時代性有機地統一起來,用傳統文化作學生生命的底色。增設學生文化活動場所,增設名人雕塑、名人警句碑等人文景觀,使校園環境建設集綠化、育人為一體。將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和“知書達禮、感恩誠信”培養目標,在學校的整體布局中凸現出來,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人文基礎。
(二)抓關鍵,致力軟體建設,不斷提高教育質量
(1)彰顯辦學理念 適應時代發展
把“讓每一個學生適應時代發展”辦學理念,作為學校共同的願景和價值取向,在全校形成合力,並內化成行動。在教育教學中,堅持“教育為本,珍愛童心;教學民主,重視個性;終身學習,自我完善;適應時代,不斷創新”。培養學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質,使每一個學生能夠全面、協調並富有個性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2)深化管理改革,建設務實班子。
1、建立以現代學校制度為核心的管理體制,形成團結、和諧、有序、暢通、高效的管理系統。在學校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校務公開、民主管理,科學高效”的工作原則。實行校長負責制下的教職工崗位聘任制,充分發揮黨支部和工會的保證監督作用和教代會的民主管理作用,全面落實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方略。進一步完善學校的考核制度、教科研製度、教師培訓制度、日常教學管理制度、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評職晉級量化考審制度等,形成具有科學性、層次性、規範性、協調性的運行機制。
2、建設一支團結協作、敬業廉政、結構合理、精幹高效、有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現代管理水平的領導班子,為學校的發展提供組織保證。領導班子成員要進一步加強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法規的學習,不斷增強學校領導成員的民主意識、服務意識、改革意識,做到能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學校的教育、教學、科研工作。最佳化學校領導班子的年齡結構、學科結構、知識結構,堅持任人為賢、能上能下,把優秀人才及時吸收到領導班子中來,以增強領導班子的活力。
(3)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1、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生為本的現代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
2、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和改革創新意識,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加強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為主目標,不斷最佳化教學設計,改革教學方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4、要注重教學過程研究,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積極進行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
5、要嚴抓教學過程,強化教學常規,嚴格教師的備課、上課、輔導、布置批改作業、測試、課外輔導、學科競賽、教研活動等環節。要改革和完善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注重發揮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注重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加強課程改革的實驗研究,使辦的質量和效益不斷躍上新台階。
(4)發揮名師作用,提高隊伍水平。
1、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教師成長目標管理,進一步完善鑄造名師的培養工程體系,以“四級培養機制”和“三級”結對的形式來全面推進青藍工程與名師工程,形成一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三級”師徒結對,即:五年內新教師與骨幹教師,骨幹教師與校級學科帶頭人,校級學科帶頭人與縣市級學科帶頭人。“三級”結對體現梯隊、層次發展。四級培養機制即:教學新秀、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2、發揮團隊優勢,加強專業化培養。設立“游港中學骨幹教師論壇”,發揮高級教師、骨幹教師在學校教師隊伍建設中的指導作用。學校採取壓擔子、指路子、定尺子、搭台子的方法,為教師的成長構築堅實的平台。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反思,以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使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理論、自我專業意識等得到不斷更新。
2、開展校本教研,推動課程改革。未來五年期間,繼續堅持採用理論學習、專家講座、科學研究、外出交流等形式,讓教師不斷開闊視野,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方法,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我們還要強化校本研究,倡導教師寫教學後記、教學反思,編寫校本教材,使教師素質得到不斷提高。
3、最佳化教師隊伍,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創設條件,引進優秀教師;引入競爭淘汰機制,完善教職工的職稱職務評審考核激勵機制班主任、教研組年度考核評價制度,實行聘用制,落實轉崗分流,改進評價方法,健全教師評價體系,促進教師自我發展,自我完善。
4、加強人文關懷,改善教職工的工作條件。關心愛護廣大教職工的身心健康,切實幫助廣大教職工解決實際困難,豐富教職工的業餘生活。
(5)堅持德育為首,促進學生髮展。
1、樹立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大德育觀思想,將德育教育溶入教學、管理和服務之中,完善以訓導處、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學生家長為一體的學生育人隊伍,發揮層級效應與整體功效。
2、進一步開展學校德育的課題研究,積極探索科學、合理、富有學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活動、德育管理和德育評價的科學體系。尤其是重點加強留守學生家庭的子女教育方法的研究,幫助和指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3、建立和完善教研組的評價考核制度、班主任的評價考核制度。
4、採取多種途徑,開展德育活動。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和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培養學生知書達禮、有責任感和愛心。
5、加強共青團、和學生會的工作,辦好心理諮詢室,
(6)堅持科研興校,以科研促課改。
1、構建骨幹研究與全員研究相結合、專題研究與一般研究相結合的科研模式,開創組組有課題,人人搞研究,項項出成果的“群學、群研、群績”的民眾性科研局面,讓學校科研更好地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
2、結合新課改理念和學校發展的需要,著力抓好影響學校改革與發展的重大課題的研究。如繼續抓好學校相關德育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探索適合學生髮展,富有學校特色的德育內容、途徑、手段、方法;抓好藝術教育校本課程研究與實驗的推廣實驗,以構建適合學校實際的三級課題管理模式;抓好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改革相結合的相關課題研究,抓好研究成果的推廣運用工作。
(三)抓靈魂,紮實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切實加強藝術教育工作,積極創設條件爭創區級藝術特色學校;同時,加強音樂、美術的課堂教學改革,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繪畫、書法、音樂、詩歌等高雅藝術,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並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參加好每一年的中小學生藝術節,嘗試進行學生藝術團的建設,以充分展現學生才華,發展學生個性,為更多的學生搭建多元發展的新平台。
2、在體育衛生方面,堅持普及與提高、健身與競技相結合,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體育鍛鍊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能。
3、在科技教育方面,讓學生既學習工藝技術知識,又參加一定的勞動技術實踐,培養學生正確的勞技觀,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學校的保障機制
1、內部:
① 制訂合理的發展規劃,尋求合適的發展空間,實現持續的發展勢頭。
② 在實施的過程中組織全體員工不斷學習、反思、完善,構築完善和嚴密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抓好乾部隊伍的管理水平,形成良性循環。
2、外部:
希望上級各部門對學校給予政策上的傾斜,經濟上的投入,尤其是硬體配備建設,人事政策上的優惠。
未來五年是游港中學發展的關鍵時期,儘管前進的道路是艱辛的,但我們全體教職工一定會凝心聚力,與時俱進,立足本職,振奮精神,開拓創新,追求卓越!讓我們用心血和汗水,用智慧和毅力,用追求和奉獻,把我校建成南縣示範性學校,實現游港中學歷史性的跨越和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