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詩選自《零陵縣誌》。詩人通過描寫“先得月”的台、“可通天”的石、“依禪剎”的洞、“紀昔賢”的碑
相關詞條
- 游淡岩
《游淡岩》是宋代文子章所作的一首詩。作品概況作品名稱:游淡岩創作年代:宋代作者:文子章作品體裁:五言律詩作品原文舟艤[1]淡岩前,岩扃[2]不計年。台高先得月,石透可通天。洞古依禪剎,碑殘紀昔賢。勝游回首望,林麓鎖雲煙。...
- 游淡岩二首
游淡岩二首 《游淡岩二首》是宋代詩人曾豐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混沌誰將竅鑿穿,巨靈留巧與人傳。坎中著腳疑無地,缺處回頭卻有天。穴虎將風時出嘯,淵龍挾雨夜歸眠。瑤台瓊室人難住,佛未來時必是仙。
- 游淡岩和史侍郎
《游淡岩和史侍郎》是宋代詩人曾協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游淡岩和史侍郎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曾協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九重溫詔下江邊[1],應覽甘泉奏舊篇[2]。卻背煙嵐理歸棹[3],曉猿夜鶴總悽然[4]。作品注釋 [1]九重溫詔:傳說淡岩洞內住了一個道士,秦皇下了九道...
- 游淡山岩
游淡山岩 《游淡山岩》是宋代詩人彭從虎所作詩詞之一。詩詞正文 竹苞未翦山雖綱,福庭勝概難窮搜。天公念此久閉塞,密召五丁詒劂謀。巽維一夕啟邃竇,光圓瓮牖端相侔。方床翠屏廣羅列,藥臼香山深抉鎪。道人振錫蟒潛遁,處士化石岩中留。訓狐昨夜又鳴報,果是五馬今朝游。
- 游淡山記
這篇遊記對淡山岩未作具體描寫,主要是記敘淡山岩被發現的時間及其在瀟湘遊覽中的地位。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游淡山記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柳應辰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太守李公士燮召游淡山岩。岩之風物氣象[1]真隱者之所居。竊思次山、子厚雅愛山水,在永最為多年,獨於茲岩無一言及,是必當年晦塞[...
- 淡岩秋月
淡岩名聲遠播,遊客紛至沓來,盛於宋代。這恐怕與“名人效應”有關。宋代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率先到此一游,寫下了名傳後世的詩篇。詩曰:“去城二十五里近,天與隔盡俗子塵。春蛙秋蠅不到耳,夏涼冬暖總宜人。岩中清磬僧定起,洞口綠樹仙家春。...”他還在另一首詩中寫道:“徵君避秦亦不歸”,“...
- 淡岩石刻
淡岩為大型天然石灰岩溶洞。淡岩面積約1000平方米,下平上穹,洞口向上高漲。文獻記載的共有206方,其中宋代152塊,元代2塊,明代28塊,清代24塊。發現有年代可考的最早石刻是宋熙寧七年(1074年)的《柳應辰記》。宋崇寧三年(1104年)黃庭堅游淡岩寫下了《淡山岩詩》二首。宋有柳應辰、黃庭堅、周敦頤、張子...
- 此游淡岩同成一詩敢用拜呈
此游淡岩同成一詩敢用拜呈 《此游淡岩同成一詩敢用拜呈》是宋代詩人無名氏所作詩詞之一。詩詞正文 行盡蕭湘山復山,掣舟來叩淡岩關。幽深雖與塵寰隔,空闊猶容俗駕攀。是處名山有岩竇,莫如此地最寬閒。真人仙去知何在,陳跡空留警世頑。
- 春日過淡岩
該詩選自《零陵縣誌》。詩人於早春二月遊覽淡山淡岩,滿眼新綠,風光旖旎。“曲徑穿新筍”“殘痕渡晚煙”,十分悠閒;“探梅”“扶柳”更見飄逸。一派詩情畫意,詩人雅興不淺。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春日過淡岩 作品原文 野色微霏[1]二月天,半峰新綠落平川。岩前曲徑穿[2]新筍,石上殘痕渡[3]晚煙。客子...
- 淡岩觀景
四周下垂的形狀。作品賞析 該詩選自《零陵縣誌》。詩人寫自己在鶯花三月過淡岩觀景致的喜悅心情,突出了淡岩“洞堆”、“林擁”、“泉瑩”、“崖穹”的特點。全詩淡雅,語新意妙。作者簡介 文起傳,生卒年不詳,南宋詩人文子章之子。其父在道州做官時,回家省親經過永州,游淡岩時也曾寫下文章。
- 淡岩
《淡岩》是宋代蔣緯所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風生岩木響,霞散洞門寬[1]。幽徑盤危入,青天一面看[2]。三冬僧定暖,五月客游寒[3]。縱有神通筆,亦應圖出難[4]。作品注釋 [1]生:發生,產生。岩木:淡山上生長的樹木。霞散:雲煙霞輝散開。洞門寬:是指有煙霧時岩洞口好像很窄,煙霧散去後岩洞口是...
- 紹興乙丑七月幕谷游何蕭卿乘月獨游淡岩書事
紹興乙丑七月幕谷游何蕭卿乘月獨游淡岩書事 《紹興乙丑七月幕谷游何蕭卿乘月獨游淡岩書事》作者游何 ,是宋朝的一部詩詞。詩詞正文 渡過瀟江日已曛,影和明月共天人。名岩近郭別州少,好事更誰和我真。絕頂有天浮碧樹,凌秋無暑斷紅塵。終當早棄人間事,來與山僧作並鄰。
- 淡岩記
或詫茲岩之異,每至中秋午夜,月光注射,遍滿岩谷。余夜不爾[9],莫喻其故,余游以仲秋七日,戲語同游,令展期[10]。十日,余且探奇九疑,以中秋來此看月。吾事畢濟矣,乃以祝厘其迫[11],尚留九疑作重來案[12]。即所稱淡岩月影,亦未獲目擊其勝,祗以意想,付之傳疑。余嘗詢永人,茲岩去郡城遠...
- 淡山岩
⑷箭山:似箭的山,形容險峻。巉(chán)岩:高而險的山石。⑸假:借。鑱(chán):古代鐵制的一種刨土工具,這裡用為動詞。⑹道鄉:敘故舊之情。⑺機緘(jiān):機:開。緘:閉,封口。機緘:本指推動事物動作的造化力量,後用以指氣運。作品簡析 這兩首詩見於《沅湘耆舊集》。這二首是寫淡岩風景的...
- 賢水河
具有悠久的人文積澱和秀麗的自然山水風光,區內有清代“中興叫大名臣”、“抗法八大名將”之一王德榜墓,何仙姑故居、乾岩頭明清古建築群,黃庭堅美譽“永州淡岩天下稀”的淡岩及沿河兩岸極具江南水鄉特點的生態旅遊資源。主要修建綜合服務中心,修復永州八景之一的淡岩,開發水上大世界和賢水河生態漫漂游,建設沿河...
- 澹姓
他遊了岩內,還登上淡山高處,縱目眺望,欣賞澹岩周圍的田園風光,又寫道:“東瞰官舍後回谷,頓若仙凡分界。”西眺山下平疇,另成一境,桑麻其中,有進賢江發源自南龍洞,東來直逼山麓。”進賢江即賢水河,“東來直逼山麓”的舊貌不復存在了。文化大革命後期,零陵地區革命委員會組織治理賢水河,將富家橋...
- 水調歌頭·自古清勝地
《水調歌頭·自古清勝地》是宋代易祓所作的一首詞。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水調歌頭·自古清勝地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易祓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 序:祓奉陪判府府判諸丈為淡岩之游,回視融之仙岩,全之礱岩,殆相長雄。使祓向不以罪斥,則安知天下有清勝,謹以小詞紀其實。祓惶恐再拜。自古清勝地,江帶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