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國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游擊戰爭環境下採取靈活形式堅持教學的國小。抗日戰爭時期,晉冀魯豫、晉察冀、山東、蘇中、蘇南、蘇北等根據地的國小,或處在游擊區和鄰近敵占區,在反“掃蕩”、反“清鄉”、反“蠶食”戰爭時期,難以堅持正常教學,師生便採取隨時變換教學地點、分組流動教學、化裝掩護教學等多種形式,堅持上課,民眾稱為“游擊國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游擊國小
- 學校特色:靈活形式堅持教學
游擊國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游擊戰爭環境下採取靈活形式堅持教學的國小。抗日戰爭時期,晉冀魯豫、晉察冀、山東、蘇中、蘇南、蘇北等根據地的國小,或處在游擊區和鄰近敵占區,在反“掃蕩”、反“清鄉”、反“蠶食”戰爭時期,難以堅持正常教學,師生便採取隨時變換教學地點、分組流動教學、化裝掩護教學等多種形式,堅持上課,民眾稱為“游擊國小”。
游擊國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游擊戰爭環境下採取靈活形式堅持教學的國小。抗日戰爭時期,晉冀魯豫、晉察冀、山東、蘇中、蘇南、蘇北等根據地的國小,或處在游擊區和鄰近敵占區,在反“掃蕩”、反“清鄉”、反“蠶食”戰爭時期...
吉林市船營區第二國小是一所有七十多年的老校,始建於1928年曾被命名“國民游擊國小”、“吉林市北山兩級國小”、“吉林市德勝區完全國小”。1953年最後更名為“吉林市船營區第二國小”。1970年7月,由學校拔出八個班,成立了“船營區第二國小”。1998年8月,與二十二小重新合併,並於次年8月遷入新建教學樓,...
賀龍希望國小(原名賀英國小),坐落在湘鄂邊蘇區的鶴峯縣太平鄉洞長灣村的向家嶺上。這裡是賀民英(賀英)、賀五姐烈士的犧牲地。學校始建於1929年,是賀英創辦的游擊隊子弟學校。基本簡介 學校歷經近80餘年的風雨歷程,幾經變遷才發展到今天。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賀龍元帥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創建了湘鄂邊革命...
婁煩抗日游擊兩級學校舊址婁煩舊址位於婁煩縣婁煩鎮席嶺村張郝保院,建築面積204平方米。遺址簡介 抗日游擊兩級學校舊址位於婁煩縣婁煩鎮席嶺村張郝保院,建築面積204平方米。歷史沿革 1940年靜樂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婁煩成立後,成立了抗日游擊兩級學校,馮廉山任校長,學校的任務是學文化、宣傳抗日和開展生產勞動。學校...
磨刀坪紅軍國小始建在鄂豫皖邊區的三年游擊戰爭期間。岳西縣曾經有過一所紅軍國小,這所學校的創辦人是紅二十八軍便衣一分隊隊長陳彩林和指導員宋青雲。學校設在便衣一分隊的立足點磨刀坪。規模 磨刀坪地處深山老林,有二十多戶人家一百多窮人。以墾荒、燒炭、窯茯苓為生。住的是茅草房屋,吃的是玉米野菜。二十多個...
在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和支持下,由賀龍元帥夫人薛明、謝覺哉同志夫人王定國等老同志提議,由革命烈士親屬後代、老紅軍、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老戰士、老英模、抗聯、志願軍、老游擊隊員、離退休老幹部及其子女和社會各界愛心民眾發起,在全國捐建100所“紅軍國小”。今天,全國紅軍國小建設工程理事會副理事長方強先生...
《小游擊隊員》是王願堅所著的小說集,其中包含《小游擊隊員》、《林野的火星》、《趕隊》、《征途上》和《後代》五篇作品,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發行。本書以樟伢子為主角,詳細敘述了他淪為孤兒後,憑藉過人的智慧和勇氣向游擊隊傳送情報,出色地完成任務,最終成為一名小游擊隊員所經歷的抗日傳奇。內容...
該校籌建於公元1919年7月,1926年建成開學上課,1944年冬,日寇入侵廣西桂林、柳州相繼淪陷,桂林文化界進步人士紛紛雲集昭平,1954年元月林芳、黃質到校任教,以山陰國小為地下革命活動場所,組織武工隊,開展反三征,武工隊編為賀昭鐘邊區游擊大隊第三中隊,配合解放大軍南下,為解放昭平的事業作出了貢獻。1976年撥...
瀘州城裡得知紅軍游擊隊占領了樂道子(樂道場),國民黨驚恐萬狀,劉湘決定派重兵圍剿。而且加強了納溪城的防範。於是餘澤鴻決定,離開樂道子(樂道場),從原路撤回。人文歷史 抗戰國小所在的樂道場,史書載集散中轉而碼頭興,始於湖廣填四川的明末清初,凶水運發達,川鹽在此人黔古道從場口遠去,山間鈴響馬幫來,背...
1932年,東北大地淪陷於日寇鐵蹄,張甲洲毅然投筆從戎,回到故鄉巴彥創建抗日游擊隊,舉行武裝起義。在艱苦的抗日歲月中,張甲洲曾先後擔任巴彥抗日游擊隊總指揮、中國工農紅軍三十六軍軍長、抗聯十一軍副軍長等職。他不畏艱險,視死如歸,投身抗日救亡,血染白山黑水,為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事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屯堡國小創建於一九三六年,建成後既是學校又是陽春游擊隊組織機關所在地。一九四0年一月中共陽春分委(縣委)在這裡正式成立。現在是陽江市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陽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礎。屯堡國小校址位於廣東省陽春市春城鎮七星村委會南邊,距春城11千米,學校建築座北向南,三面青山環抱。前面為一片開闊的農田,...
晉江市內坑鎮懷斧國小創建於1929年,原名“崇實國小”;1943年—1961年易名為“新生國小”;1962年—1965年易名為“天亮國小”;1966年為紀念砌坑村烈士尤大斧(原晉南游擊大隊大隊長),易名為“懷斧國小”。學校簡介 懷斧國小堅持集資辦學,加強校園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最佳化育人環境。先後發動鄉賢、僑胞捐資幾...
澄江國小位於興化灣南岸,水陸交通方便。民國時期就有私立學堂。它曾經培養出一支地下游擊隊,在興化灣海面上為抗擊倭寇的侵略,給黨和人民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現汀江村被命名為老區村。學校簡介 解放後,成立“澄江一”國小,是相鄰幾個村唯一由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國小。1960年更名為“澄江國小”。師資力量 改革開放後,...
屯堡國小創建於一九三六年,建成後既是學校又是陽春游擊隊組織機關所在地。一九四0年一月中共陽春分委(縣委)在這裡正式成立。現在是陽江市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陽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礎。基本情況 屯堡國小校址位於七星村委會南邊,距春城11千米,學校建築座北向南,三面青山環抱。前面為一片開闊的農田,學校右則...
對烈軍屬、幹部子弟和敵占區學生實行公費。學制不固定。課程有政治常識、語文、算術、音樂、體育等,各科教學均進行抗戰必勝教育。 學校師生成立“曉光劇社”,經常隨縣委和二行署的幹部深入到游擊區和敵占區,宣傳抗日,瓦解偽軍。至1944年,大傅家國小為軍政輸送人員140多名。抗戰勝利後,改為區立第一完小。
大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全國“廢科舉,興學堂”的局勢下,“廣澤書院”改為巨鹿縣第一高級國小堂(簡稱一高)。民國初年(公元1912年),學堂改為學校。1938年,日軍占領巨鹿城,司令部設在“一高”校內,學校被迫轉移,相繼在於莊、琉璃寺、官亭等村建立了抗日游擊高小。大掃蕩時,轉移到廣宗、南宮、...
惠陽區葉挺紅軍國小,創辦於1903年,位於惠陽區的一所國小。學校簡介 秋長鎮騰雲學校(葉挺紅軍國小)地處惠陽革命老區周田村,是北伐名將、新四軍軍長葉挺將軍母校,也是惠陽歷史最悠久的國小之一。她曾是惠(陽)寶(安)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東江縱隊前身)和中共惠陽地下黨開展革命活動、發展革命力量、培養革命人才的重要...
《紅小鬼故事會:小游擊隊員(國小生語文新課標必讀)》是2019年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願堅。內容簡介 偵察班班長“我”突遇敵人追捕,身負重傷,這時,遇到了逃進深山來找 紅軍的小男孩樟伢子。樟伢子人小鬼大,巧妙地擾亂敵人的偵察方向,一路護送“我”深入敵營偵察地形。危急時刻,樟伢子肩負重任,...
《小游擊隊員》是2013年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國小生語文必讀叢書:小游擊隊員》本書整合了王願堅的五部小說:《小游擊隊員》《村野的火星》《趕隊》《征途上》《後代》。《小游擊隊員》《村野的火星》《後代》講述了紅軍或游擊隊員同百姓一起對抗白鬼子的故事。《趕隊》《征途上》講述了紅軍過...
山華國小創建於1924年8月,地處化州、吳川、廉江三市的交界,是一所歷史悠久的革命老區學校,是化州市笪橋鎮面上的一所完全國小。學校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在山華國小任教的葉超、李石等兩位老師,組織地下游擊小組,以山華國小為抗日根據點,積極開展抗日活動,為抗日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現化州市委、市政府對山華...
當代坎門出的人才,實在太多了。近日在《天南地北玉環人》中播出的坎門人,我看大都讀過坎門國小,我想以後不斷會有新的人才湧現。在解放戰爭中,坎門國小學生參加革命工作也有不少人。李毓芳光榮犧牲,葉見穎、吳爵淵、張蘭生、楊謨等校友在游擊戰爭中出生入死,建立殊功。學校功臣 ——林森火 最為坎門國小立殊功...
“我們是看著‘紅孩子’、‘祖國的花朵’、‘小兵張嘎’、‘平原游擊隊’、‘南征北戰’(都是首映的喲)等影片長大的。有時星期六學校沒有電影,我們就走路到石榴崗海軍司令部去看,回來的路上還激烈地討論某個角色的表演,經常是看完以後跟著模仿,自樂不息。有時候還要找同學做替罪羊,做些惡作劇讓他受罪。...
東渡列寧國小辦學宗旨很明確,即“傳播馬列真理,點燃革命火種,喚醒民眾覺悟,引導民眾走翻身鬧革命的道路”,為黨的事業加快培育地方骨幹和工農武裝骨幹,為開闢和創建閩中東渡革命根據地做各種準備。52名學員在接受革命教育後,堅定地聽黨的話跟黨走,很快地成長為東渡、澳柄最早的黨員,成為游擊隊紅軍的中堅力量,...
他們都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為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陸紹泉校長,在解放戰爭時期(一九四七年農曆八月中旬)為游擊隊向國民黨自衛隊碉堡喊話勸降時,不幸中彈犧牲。1948年,“福群國小”併入到“養正國小”。解放 解放後的茂林國小一九四九年下半年,一養正國小,更名為“涇縣茂林國小”。幾十年來,黨和...
彭詠梧烈士紀念室位於距雲陽新縣城65公里的紅獅鎮彭詠梧國小內。彭詠梧國小的前身是紅獅國小,始建於1934年。川東游擊隊政委彭詠梧曾在此讀書、教學以及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為緬懷先烈功績,繼承烈士遺志,1996年5月,雲陽縣政府將紅獅國小命名為“雲陽縣詠梧國小”。重慶直轄後,在重慶市政協、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的...
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全國掀起了抗日高潮。紅軍挺進師和閩浙邊臨時省委在閩浙邊區堅持三年革命武裝鬥爭,為培養抗日幹部,在山門鳳嶺疇溪國小創辦“抗日救亡幹部學校”。招收了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學生、工人、教師等男女學員約200人。粟裕同志任校長,副校長何畏(黃先河)。開設:游擊戰術、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28年7月,南雄縣黨組織恢復後,李樂天及隱蔽在各處的100多名赤衛隊員集中於油山開展游擊戰爭。1929年1月紅四軍經過南雄時,留下10支槍,成立1個游擊小隊。5月,游擊小隊發展到120餘人,成立南雄游擊大隊。1929年6月,紅五軍進攻南雄縣城,開展籌款和休整。1930年4月,紅四軍占領南雄縣城。南雄游擊大隊密切配合...
1932年春,中共閩東特委決定在康里村建立革命據點,鄭雲亭積極參加籌建貧民團的工作,同年4月任貧民團團長,參與組建工農游擊小隊。193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康里支部書記。在鄭雲亭的領導下,康里村成為閩東紅軍游擊隊的秘密據點。1934年6月,鄭雲亭在康里村長福寺主持召開貧民團大會,並當選團長。此後以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