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火國小

林森火國小

林森火國小始創建於1898年,原為環海書院,後改稱中西學堂,後又改名公溥學堂,1992年更名為玉環縣林森火國小,是全國著名少年英雄林森火的母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森火國小
  • 創辦時間:1898年
  • 在校學生:2300餘人
  • 教職工:104人
建校歷史,公溥校歌,學校名人,學校功臣,學校榮譽,學校信息,教學設施,

建校歷史

台州市玉環坎門後沙街有所國小,這所國小有上百年的歷史,在1956年坎門中學未創辦前,這所國小算是坎門的“最高學府”。它培養了許多出色的人才。
林森火國小
1897年康有為上書光緒皇帝(史稱公車上書),1898實行變法,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全國各地都要興辦新學堂。就在這年,坎門後沙的郭雲章和他的大哥郭雲翰,在郭宅的大房,興辦了環海書院。1902年環海書院遷鷹捕岙永慶改稱中西學堂。
中西學堂除讀四書五經外,還學習英文和自然科學。郭雲章的四弟郭雲觀那年才14歲,也是這個學堂的學生。郭雲觀就是我國著名的國際法專家,曾任燕京大學代校長、上海特區法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那時郭雲章先生休閒在家,筆者仍是個小青年的時候,敬慕雲章先生是拔貢出身,當過議長,辦過學校,是個很有學問的長者,待晚輩也很親切,有一次閒聊時,他們們談到了郭雲觀。筆者問:“二先生!你家的四先生當了大官了!”(郭雲章有七兄弟,他第二,地方人稱他“二相”,我們這些小青年覺得稱“相”太封建,改口稱“先生”。因此,對他四弟也稱“四先生”。)當筆者一提到郭雲觀先生,郭雲章先生總是笑逐顏開,說:“我四弟,我四弟,他也是我的學生。那年,他參加巴黎和會回來,給我帶來了兩瓶法國白蘭地……”他邊說邊用手指著藏酒的玻璃櫥。說實在,筆者多次看過這兩瓶白蘭地,他老人家捨不得喝,擺在櫥里看看。
關於郭雲觀參加巴黎和會的經過是如此: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雙方代表在巴黎開和會簽約。當時王正廷博士代表南方政府任巴黎和會代表團專使。郭雲觀為王專使秘書,這年郭雲觀31歲。當時,國內南北政府對峙,中國代表團成員五人中除王正廷外,均為北方人士,首席代表是北方政府的外交總長陸征祥。和會期間,日本代表密謀奪取我山東權益,南方政府專使首倡拒簽和約,北方政府迫於國內人民抗議,也表示拒簽。1919年6月28日下午,對德和約簽字時,中國代表團“公共決定,不往簽字”。拒簽對德和約,是中國外交史上一次重大勝利。
講完這一段後,我再講回去,說說青年郭雲章辦學的事。1904年,中西學堂從鷹捕岙遷回後沙岩下胡公大帝廟,稱毓蒙國小堂。1907年改稱公溥國小堂。民國初年,郭雲章整頓公溥,擴充校舍,胡公廟和楊府廟戲台樓合併聯用。1918年改稱公溥兩等國小校,有學生37人。
那天我碰到一位老漁民,他突然提出一個問題問我:“我們民間都把後沙街的學堂叫‘岩下堂學堂’,這‘岩下堂’(溫州音)是什麼意思?”
我告訴他:楊府廟背後的山叫“獅子岩”,楊府廟東面有個路廊,路廊後有個觀音堂,這個觀音堂在岩下,故名“岩下堂”。坎門國小正在這裡,故地方人稱為“岩下堂國小”。那觀音堂在民國期間,曾被改為警察所。
前面講到中西學堂出了個著名的郭雲觀外,還出了一個曹仲淵。曹仲淵小郭雲觀三歲。大家知道,無線電是1897年義大利人馬可尼發明的。英國有家以馬可尼命名的無線電專科學校。1928年秋,曹仲淵公費去這所學校攻讀無線電工程,日後,成為中國無線電的老前輩。讀到曹仲淵又要牽出他的一個故事來。曹仲淵擔任國民黨海軍電台台長時,他的夫人卻是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國民黨淮海戰役失敗後,南京垂危。曹仲淵參加了國民黨長江布防計畫會議。回來時,他將這個計畫告訴其夫人,由曹夫人轉交上海中共組織後及時發往延安,為人民解放軍勝利渡江起到一定作用。根據這個素材,後來寫成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

公溥校歌

郭雲章為了辦好公溥,到外地聘請優秀教師。當時聘到瑞安人柳雪翔老師、溫州人葉喈琴老師等。柳雪翔老師到坎門後,郭雲章老師陪他在學校周圍參觀外,還將辦校宗旨和歷史告訴他,請他擬“公溥校歌”,柳老師擬好後由郭老師潤色確定。校歌如下:
坎門泱泱,極目神州東,
地接溫台壤,潮卷太平洋,
休嫌海曲,莫問崆峒,
雅典文化,輸入歐中,
宏教育,辟荒茫,
有賴先知建殊功。
能溥則不偏,無私則為公,
門前醒獅吼,吐氣奇如虹,
扶搖直上乘長風,
蔚起人文,
勃勃蓬蓬。
並由音樂教師葉喈琴配曲。
這個校歌寫得很好。以“能溥則不偏,無私則為公”闡明辦學宗旨。學校的環境也寫得多壯嚴華麗!
儘管這所學校換了許多校名:如玉環縣立第三國小、坎門中心國小、坎門鎮中心國民學校、坎門鎮第一中心國民學校,但這個校歌不變,一直延唱到解放。
上世紀80年代末,我修《坎門鎮志》,為徵集這首歌,經過幾代人反覆研討,才把歌詞定下來,但它的曲卻由王景華老師配上。王景華老師是坎門國小1952年春季畢業的,後曾擔任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他可以說最後一輩唱這首校歌的人,可是配得這樣準確,難得!

學校名人

坎門後沙街在1924年間,由郭雲章的五弟雲颺籌資創辦一所女子國小,後來併入坎門國小。
坎門國小自郭雲章後換了許多校長,如尤光和、邱季龍、朱綬熹、池孟毅等。
後來也出了許多名人。如:
李由義,北大畢業後,即由其導師費孝通推薦為北大教師,後曾任暨南、北大教授,為研究民法專家。已故世。
郭一民(鏞森),資深翻譯家,研究空想社會主義專家。玉環縣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主辦的《玉環人在北京》2006年1月刊上就有他的專訪。
尤俊意,著名法理學家,玉環在滬人才聯誼會會長。玉環電視台《天南地北玉環人》專題節目,第一個播出的就是他。
董楚平(昭壽),著名吳越文化研究專家,《天南地北玉環人》中,有他的專輯。
陳必錚,當代寓言作家。去年,玉環電視台也播出他的專題。
莊平,1960年生,1987年獲北京航空學院工學博士學位,論文發表頗多。
陳必松,曾在南京軍區軍事醫學研究所工作,對部隊的防疫工作建樹頗多,多次得到三總部獎。
熊陳琳,在航天部工作多年,對國防科工方面有重大貢獻,屢屢得獎。
當代坎門出的人才,實在太多了。近日在《天南地北玉環人》中播出的坎門人,我看大都讀過坎門國小,我想以後不斷會有新的人才湧現。
在解放戰爭中,坎門國小學生參加革命工作也有不少人。李毓芳光榮犧牲,葉見穎、吳爵淵、張蘭生、楊謨等校友在游擊戰爭中出生入死,建立殊功。

學校功臣

——林森火
最為坎門國小立殊功、獲得殊榮的,要算林森火了。他被國家命名為“少年英雄”,有多本書籍介紹他的事跡,還被拍成電影和紀錄片。“坎門國小”能以他的名字命名,真是了不起,這可說前無往者,後無來者。
林森火是全國十三位少年英雄之一,1950年月11月在一次戰鬥中不幸英勇犧牲,中央人民政府為林森火家屬頒發了由毛澤東簽署的《革命烈士紀念證》。宋平為置於坎門林森火國小內的台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林森火紀念館題寫館名。
作為英雄的母校,近年來,該校在開展學習少年英雄林森火的活動中,積極開展以“林森火後代在行動”為核心的“12345”工程,讓森火精神深入人心,教育學生做林森火式的好少年。
每當一年級新生剛入學,學校安排學生在紀念館觀看《大海與少年》電視劇,三至五年級的學生要閱讀《少年英雄林森火》這本書,同時開展相應演講、朗誦等學英雄活動;台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林森火紀念館處於該校校園,憑藉這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他們不定期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聽英雄故事,學英雄精神,坐英雄座位,戴英雄獎章,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極大地鼓勵學生學英雄、當先進的熱情。
“新世紀我能行——小記者行動”、“雛鷹高飛——做新世紀小主人”啟明星科技活動、“星光燦爛藝術節”等系列體驗教育活動,讓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接受一種新教育。
學校還開展“愛心你我他”“手握手幫困助學”“手拉手地球村”等活動,不僅使學生在學習上手拉手,在生活上手拉手,在思想上也要手拉手。該校開展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賦予新時期森火精神新的內涵,使森火精神不斷的拓展,緊扣時代,聯繫社會,與時俱進。
森火精神不僅激勵著學生,也激勵該校的教師。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全體教師積極弘揚愛崗敬業精神,以滿腔的熱忱去關心愛護學生,為英雄母校增添風采。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先後被評為浙江省示範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台州市文明學校等40多種榮譽稱號。
玉環縣坎門中心國小創建於1898年,1996年被玉環縣人民政府命名為玉環縣林森火國小。現有4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300餘人,有教職工104人。

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台州市文明學校、台州市農村普通中國小示範學校、台州市實驗教學先進集體、台州市紅領巾示範學校、台州市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達標示範學校、台州市安全文明校園等40多項榮譽稱號。

學校信息

學校占地面積約21035平方米,建築面積9940平方米,教學樓、行政樓、綜合樓等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學校現有3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627餘人,有教職工98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人,國小高級教師52人。學校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為校訓,以“質量立校、和諧興校、特色強校、人本治校”為辦學理念,以“學森火、爭獎章、強素質、創特色”為辦學總目標,注重發揮學校的示範性和實驗性,形成了“崇德、善學、文明、創新”的校風、“敬業、盡責、求真、奉獻”的教風與“勤學、守紀、善思、求實”的學風。學校堅持英雄母校富有特色的德育工作體系,使德育工作與新課改推行有機銜接,大力開展以“林森火後代在行動”為核心的“12345”工程活動,已初具以“林森火後代在行動”為載體,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教育質量為重點,以教育科研為抓手,以心理健康、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為兩翼的特色化素質教育學校雛型。

教學設施

學校結構精巧,整潔優美。教學設備齊全,班級配有計算機等現代化教育設施,建有的計算機室、圖書室、閱覽室、美術室、音樂室、自然實驗室、舞蹈室、桌球室、250米環形跑道和130米直跑道的田徑運動場等對學生全面開放,教育裝備走向現代化。學校先後被評為浙江省示範國小、浙江省綠色學校、台州市文明學校、台州市教育基本現代化學校、台州市農村普通中國小示範學校、台州市實驗教學先進集體、台州市紅領巾示範學校、台州市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達標示範學校、台州市安全文明校園、台州市先進家長學校、台州市群體師德創優先進集體等40多項榮譽稱號。
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注重“自培”機制,採用“發展”戰略,全面啟動“名師工程”,形成“教科研一體化”格局,加速了骨幹教師隊伍的成長,建設了一支“師德優良、學識淵博、業務精湛、業績卓著”的科研型教師群體隊伍。近年來,學校有20多位教師分獲市、縣教學能手及其他的各級教學榮譽稱號。
“大鵬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站在新世紀的前沿,學校以打造書香校園、特色校園、和諧校園為契機,以“三評”活動為載體,以創建浙江省名校為目標,勵精圖治,努力開拓,使整體辦學水平再上新台階,使這所享譽百年的老校充滿活力,再煥新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