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宏(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游宏教授所帶的另一個學生,數學系博士一年級的周慶霞說:“游老師講課高度概括,他不僅把每個知識點都講的恰到好處,而且總能聯繫前後的背景知識,這些外沿的東西就使我們在掌握了這一個知識點的同時,還讓我們了解了和其他知識點的聯繫,從而把這些知識點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清晰的網路,可以幫助我們把這個問題看的很透徹,這樣就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了一個高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游宏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畢業院校哈爾濱師範大學
  • 主要成就: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數學與統計學學科組成員
  • 職務: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教學特點,

人物經歷

游宏
◆1973-1976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數學系。
◆1978-1981年:畢業於東北師大數學系獲碩士學位。
◆1995年:于吉林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
◆1982-1986年:東北師大數學系講師◆1986-1990年:東北師大數學系副教授。
◆1990-1995年:東北師大數學系教授。
◆1994-目前:哈爾濱工業大學數學系博士生導師。
中國數學會理事。
黑龍江省數學會秘書長。
國家留學基金評審專家。
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數學與統計學學科組成員。
美國《Math. Review》評論員。
《套用數學》編委會編委。

研究方向

◆代數K-理論。
◆典型群。
◆組合設計。
◆編碼。

主要貢獻

論著成果:
[1]Subrings in imaginary quadratic fields which are not universal for , Acta Arithmetica, 107.3(2003), 299-305. (with Sheng Chen)。
[2]Over groups of symplectic group in linear group over local rings,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29(6)(2001), 2313-2318. (with Baodong Zheng)。
[3]Computation of for the ring of integers of quadratic imaginary fields, Science in China (ser. A), 44(7) (2001), 846-856. (with Sheng Chen)。
[4]Vanishing conditions on parameters for polynomial association schemes, Discrete Mathematics, 28(2001), 53-60. (with Suogang Gao)。
[5]Presentation of orthogonal groups over a field, Communications in Algebra, 27(10) (1999), 4651-4660. (with Yi hong Chen)。
[6]Normal subgroups of classical groups over rings, J. of Pure and Appl. Algebra, 105(1995), 93-106. (with Vaserstein)。
[7]Commentators in pseudo orthogonal groups, J. of Australia Math. Soc. (A), 59(1995)353-365. (with Arlinghaus, Vaserstein)。
[8]Normal subgroups of classical groups over von Neumman regular rings, J. of Algebra, 169(1994), 863-873. (with Arlinghaus, Vaserstein)。
[9]of unit 1-stable ring, Chinese Science Bull. 19(1990), 1590-1595。
[10]抽象代數(書),東北師大出版社,1994。

教學特點

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和數學打些交道,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數學讓人頭疼,然而在採訪原理學院院長、現任理學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名師獎獲得者游宏教授的時候,聽到他對數學的歷史淵源、學科特質以及前景發展的深入淺出的講解,卻讓我覺得:數學,是一種文化!而且這種文化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正如游宏教授所說:“數學不僅僅可以培養一個人的邏輯思維,更重要的是影響這個人的整體文化!”
嚴格不失幽默的教學文化
游宏教授在名師心得中寫到:“第一次走上講台的時候,我很自信,因為我認為只要自己業務知識紮實,口才好,就一定會成為一名好教師。20多年過去了,我有了迥然不同的看法。我認為有效的科學教學不僅包括教師的業務素質與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包括教師的敬業精神,對所授課程的文化精神的理解,及在教學活動中的創造力與革新精神。這些年,我常為工科學生講授《代數與幾何》。如何調動非數學專業的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何克服部分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如何激發學生的智力,如何引導學生不依賴習題解答獨立完成課後習題,如何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如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一些現實問題…,這些都需要教師滿腔熱情的投入,思索與實踐,更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意識。這是一個不斷學習與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批判與完善的過程。教師今天的工作無疑要超越今天。學生們所學的數學概念、定理、公式在若干年後能記住多少?所以,重要的是,數學的思想、方法、精神所形成的文化對他們的影響,這在他們成才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教師,無論是言傳還是身教,給予學生的,重要的是數學作為一門科學的核心價值:即,誠實、認真、思考、不倦地嘗試與尊重他人的觀點。只有這些才能使學生在他們成才過程中的思維、行為和經驗的合理化。”
數學系碩士研究生葉聖奎,也是游宏教授正在帶的學生,在談到游教授的教學科研時,他說:“數學不僅要具有高度的嚴密性,還要具有豐富的想像力。真正的數學定理的發現通常是先想像某個定理的存在,然後再去想辦法證明它。而能否發現這個定理是問題的關鍵,這取決於一個人的綜合修養,比如說是否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等。像李政道等很多科學家,都是很重視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的。而游老師正是在某種程度上具備了這種綜合修養,才能把課程教授得思路清楚,表達準確,深入淺出,遊刃有餘。”
游宏教授還擔任本科《代數與幾何》的教學工作,實驗學院大三學生鄒靜說:“游老師上課有很多特點。第一是,雖然游老師經常出差,但是他一回來就會給我們講一些數學的發展前沿的事情,讓我們對所學的課程了解的更多,也更有興趣;第二是,老師很幽默,雖然他平時很嚴格,不準我們遲到和上課用手機,但是他在講課過程中,總是會找一些小的地方調節課堂氣氛,比如我們有誰回答問題回答錯了,他會開些玩笑,不讓我們太尷尬,像這樣的事情總是會發生,所以就讓我們覺得游老師的課堂不那么沉悶;第三是,游老師給學生的自由度很大。老師有時會布置一些簡單的章節讓我們自己來講,自由的發揮,這種方式在大學裡還能見到,讓我們每個人都覺得很新鮮,而且也可以以培養我們獨立自主學習的本領和主動參與的精神。”
游宏教授不僅把數學的這種文化內涵融會貫通到教學方法中,還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了教學態度中。在採訪中,幾乎所有他的學生都說老師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對此,游宏教授說:“數學本來就是一門很嚴謹的學科,容不得半點馬虎,老師不僅要教授知識,還要教授這種嚴謹的態度!”正是這種帶有數學特質的嚴謹使近四年里,游老師指導的5位本科生、13位碩士研究生、11位博士研究生中,陳建龍、陳勝分別於03、04年獲校優秀博士論文獎,武超於05年被評為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
數學系副主任鄭寶東教授是游宏教授1996年的博士生,早在1981年,還在東北師大數學系讀本科時候鄭寶東就得到過游宏教授的多次教誨。做了多年教師的鄭寶東教授說:“游老師對學生真是‘嚴格要求,一絲不苟’。他的這種嚴格,讓我們這些學生即使畢業了,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崗位,對他還是有一種敬畏感。正是源於他的這種嚴格,他的很多學生都在今天的工作崗位上做的很出色,包括我在內的學生們都很感謝他當年的嚴格要求!”
葉聖奎說:“《滄浪詩話》上有一句話叫做‘入門須正,立志須高’,做學問正是這樣。導師對於學生而言是一種方向上的指引,這不僅是在學術上,更是在態度上。游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很高,所以要求也很嚴格。正是這種嚴格的要求,使我們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出發,這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也節省了很多時間。我想,我從老師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在這條數學 的道路上應該怎么走!”
游宏教授不僅對學生要求嚴格,對自己的教學也力求嚴謹。數學系副教授陳勝是游宏教授已經畢業的學生中最年輕的,碩士和博士都是游宏教授的學生,他說:“游老師做理學院院長的時候非常忙,既有行政工作,又有教學、科研任務,還要帶研究生。但是不管多忙,他都親自為學生修改論文,每次都是一字一句的審閱、修改,連不規範的標點也會幫助改正。為了保證投稿論文的質量,通常要反覆修改五六次以上,游老師在學術上的嚴謹、一絲不苟深深影響著每位學生。”如今已為副教授的陳勝,在教學上也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周慶霞說:“我們研究生會有由導師主持的討論班,在討論班上可以和同學老師互相交流和互相學習,尤其對於學數學的學生,討論班也相當於一門很重要的課程。所以即使在最忙的時候,老師還是堅持為我們開討論班!而且對於游老師來說,根本沒有休息日,他平時工作非常忙,所以經常利用過年過節,或者‘五一’、‘十一’的節假日時間陪研究生,為我們修改論文,這讓我們很感動!”
具有創新精神的課程文化
恩格斯說:“任何一門學科,如果能夠用數學來描述,那么它才能說是科學的!”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不同的後繼學科中都有著很廣泛的套用,而它本身也是在不斷的發展和創新的。游宏教授就很注重在教學活動中的創造力與革新精神,在他被聘為教育部高校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非數學類專業分委會委員期間,就作為組長,主持了《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的修訂。
在講到課改的原因和過程時,游宏教授說:“我們這門課在五六十年代是放在《高等數學》中講授的,當時的重點是微積分。‘文革’後,線性代數從《高等數學》中獨立出來,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90年代中期,國內開始嘗試把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結合起來融會成一門課程《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目前,這一做法在國內多數重點高校中已得到實施,儘管對這一做法還存在一些異議,但趨勢已經比較明顯。上屆教育部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受高教司委託對1994年修訂的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進行再次修訂。在此期間,我主持修訂了《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課程的基本要求,根據國內多數大學該課程教學的現狀與發展的需要增減了1994年修訂稿中的一些要求。課程基本要求並不是法典,但對國內各高校課程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因而要求應具有普適性及指導性。”
我校《線性代數與空間幾何》課程是在1996年開始改革的,在國內是比較早的。去年,《線性代數與空間幾何》這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在學生中的反響很好。游宏教授說:他還會繼續完善這門課程的後續建設,特別是完善網上教學平台的建設,擴大精品課程的影響與作用。
高度嚴謹自覺的學術文化
在學術上,游宏教授更是一位讓人尊敬。他曾兩度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目前擔任中國數學會理事,美國《數學評論》與德國《數學評論》的評論員,《東北數學》與《套用數學》兩個雜誌的編委。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他積極進行基礎性科學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代數K-理論與典型群”。自1984年以來,他已發表學術論文102篇,其中數十篇論文發表在SCI檢索的期刊上,有的論文發表在國際數學界比較有影響的期刊上等。1993年至2006年,13年期間他連續5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資助,均為負責人。自2001年以來,他兩次獲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專項基金資助,均為負責人。游宏教授還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近些年先後到俄羅斯、德國、加拿大、日本、波蘭、泰國、埃及、台灣、香港參加國際會議和進行學術訪問。
縱觀游宏教授所走過的學術道路,我們不由心生敬佩,因為這都是他一步一步、扎紮實實走出來的。
鄭寶東教授說:“游老師非常重視科研。每到放假或者過年過節,他都非常高興,因為他可以有大塊的時間來搞科研了。他十分強調科研、教學的互動,認為良好的科研功底有利於各種知識的融會貫通,有利於創新思維的培養,有利於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
周慶霞說:“儘管在學術上老師已經很權威了,但是老師自己還是非常用功。直到今天,老師每天晚上還會自己看書,即使出國或者出差也不會間斷。這讓我覺得在老師身上,我學到的是:一種做學問的態度。”
濃厚迫切的學科文化
現任哈工大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的游老師對哈工大理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有著很迫切的心情,他說:“創辦世界一流大學就要文理工共同發展,哈工大作為有著工科背景的高校,近年來理學學科的發展速度有些緩慢。比如,物理、數學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期取得了一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後,在20年左右的時間內沒有任何進展,即沒有再取得二級學科的博士點。近年來,教育部事實上擴大了博士點、碩士點的規模,不少省屬院校也爭取到了數學、物理的一些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這種形式不能不令人擔憂!”
正是本著對理學學科的熱愛和對學校高度的責任感,游宏教授向有關領導遞交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學科的發展規劃與措施》的報告,並以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積極為理學學科的發展奔走。現在理學中心已經引進了兩位UBC的化學教授,但其他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建設。游宏教授說:“一個學校的理學學科文化是潛移默化的,看不見摸不著,卻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現在我們學校的理學學科建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體制、學科布局問題,正確處理科研和教學關係的問題,還有措施、政策、環境問題等等。這些問題既需要我們不斷努力,更需要得到學校有關領導的理解、支持和關懷!”
嚴格不失幽默的教學文化、具有創新精神的課程文化、高度自覺的學術文化、濃厚迫切的學科文化,這些都正如游宏教授所說,是“誠實、認真、思考、不倦地嘗試與尊重他人的觀點等”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他作為一個數學人所具有的特殊的文化特質。整個採訪結束了,全國教學名師游宏教授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數學,是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需要不斷的傳承和發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