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宿崖歸飲瞻園次和樊山午詒

《游三宿崖歸飲瞻園次和樊山午詒》是清末近現代初詩人陳三立創作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游三宿崖歸飲瞻園次和樊山午詒
  • 出處:散原精舍詩續集卷上 
  • 作者:陳三立
  • 創作年代:清末近現代初
  • 作品體裁:詩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虎踞石頭孰伯仲,言訪靈崖乏轡鞚。
徑踏飛車掠原野,禿柳搖風碎雛哢。
大波蕩蕩引樓船,山影橫銜旗腳重。
寺門迤邐費敲呼,喧寂俯仰真一夢。
煙株繚亂出亭閣,斮漆未乾冰齧棟。
衰草猶纏蹄鐵泥,拂讀題碣歸托諷。
去者丁寧來者迷,風光擲人誰能縫。
步拾危級罩晚霞,孤心驀與千山縱。
猥指窪洞藏天戈,祇賞堪充米癲供。
窺尋蝠糞污鼠糧,蘚苔蝕字頑香凍。
掉臂脫走畫虛空,入坐幸撥黃封瓮。
漫誇奇景占荒墟,捃摭塗說一宵貢。
矧吐章句瑩神魄,使我骨筋忘苦痛。
天下大事了酒杯,閒客頻叨衙鼓送。

作者簡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為之一變,成為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