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又稱便橋之盟,指的是唐朝時期玄武門之變之後的唐太宗李世民與入侵的東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的結盟。

公元626年,突厥攻至距長安僅40里的涇陽(今陝西涇陽縣),京師震動。此時,長安兵力不過數萬,唐太宗李世民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人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汗對話,怒斥頡利、突利二可汗背約。《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殺白馬與突厥可汗之結“渭水之盟”,突厥兵於是退去。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條件下的作戰,為自己穩定局勢。為發展經濟、積蓄力量贏得了時間,是唐朝與突厥強弱變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渭水之盟
  • 時間:626年
  • 地點:涇陽(今陝西鹹陽涇陽縣)
  • 參與人物李世民頡利可汗、李靖、李績
  • 結果:簽署和平協定,雙方斬殺白馬立盟
  • 別稱:便橋之盟
  • 參加國家:唐朝、突厥
  • 事件作用:為發展經濟、積蓄力量贏得了時間
背景,過程,結果,後續,評價,

背景

隋末年間,天下大亂,嚴重內戰分裂,突厥勢力趁機得到壯大,東突厥極端強盛,“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於突厥,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也臣屬於突厥。東突厥可汗想當拓跋道武帝第二、入主中原。
李淵在晉陽初起,為了進軍長安時防止突厥進攻後方晉陽,也結好突厥。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一面抵禦突厥,一面消滅眾多割據勢力,消滅了臣屬於突厥的割據勢力使突厥的力量被削弱,粉碎了突厥想當拓跋道武帝第二、入主中原的企圖,保衛了華夏文明。

過程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宮城北門玄武門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八月九日,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得知唐帝國的權力變更的頡利可汗,發兵十餘萬人,南下進攻涇州,而後一路挺進到武功,唐朝的都城長安受到威脅,長安城戒嚴。八月二十四日,突厥軍隊攻擊高陵。李世民派出勇將尉遲敬德,作為涇州道行軍總管,抵達涇陽,防禦突厥。尉遲敬德抵達前線後,立即組織反攻,與突厥軍隊在涇陽打了一場惡戰,尉遲敬德勇不可擋,生擒敵軍將領阿史德烏沒啜,並且擊斃突厥騎兵一千餘人。
和突厥斬殺白馬立盟的唐太宗李世民和突厥斬殺白馬立盟的唐太宗李世民
雖然尉遲敬德在涇陽之役中取小勝,但是仍然無法遏制突厥人的前進步伐,頡利可汗的的主力進抵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突厥二十萬雄兵,列陣於渭水北岸,旌旗飄飄數十里。京城兵力空虛,長安為之戒嚴,人心惶惶。李世民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隔渭水與頡利對話,指責頡利負約。不久後唐軍趕至太宗背後,頡利可汗見到唐軍“軍容大盛”,又得知執失思力被擒,由是大懼。

結果

兩天后,即八月三十日,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在長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橋上,簽署了和平協定,雙方立刻斬殺白馬立盟。之後,頡利可汗率突厥全體騎兵返回。一場大戰終於偃旗息鼓。九月突厥頡利可汗獻馬三千匹、羊萬口。

後續

渭水之盟不久,東突厥內部出現分裂,反對頡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落對其變革國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滿,另立薛延陀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與唐聯絡,並與頡利可汗決裂。同時東突厥又遇到大雪氣候,牲畜大多被凍死餓死,突厥勢力漸弱。唐太宗而此時的唐朝政局穩定,經濟得以恢復。這時唐太宗也積極進行對東突厥的備戰,甚至允許軍士在顯德殿內習武,培養了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同時,唐朝還取得了恆安(今山西大同)、朔方(今內蒙古烏審旗)等進攻東突厥的基地。唐朝反擊東突厥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擊退突厥進攻的尉遲恭擊退突厥進攻的尉遲恭
貞觀三年,唐軍與突厥軍在白道展開大戰,突厥被打敗,屯營於磧口。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唐將李靖進攻定襄,大破突厥,俘獲楊正道及煬帝蕭後,將其送於長安,突厥頡利可汗孤身逃走。隨後李靖又指揮唐軍擊敗突厥,斬首萬餘級,俘獲十多萬突厥人。李勣率領另一支唐軍屯於磧口,俘獲五萬多突厥人。突厥頡利可汗騎千里馬想要逃到吐谷渾,唐朝西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生擒了突厥頡利可汗。唐朝的版圖擴大到了貝加爾湖以北,原屬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而來投降於唐朝的則非常多。

評價

渭水之盟是唐政府對突厥關係史上的一次勝利。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條件下的作戰,從而穩固了唐朝初立的根基。從此唐朝發展經濟、積蓄力量贏得了時間,是唐與突厥強弱變化的轉折。之後,唐太宗勵精圖治,並且挑撥頡利突利二可汗和突厥與鐵勒諸部的關係。公元627年,東突厥內部出現分裂。唐朝在公元630年,滅掉了東突厥汗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