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縣渭南太后餅距21世紀初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它源於宮廷日常生活,卻發自人民民眾的實踐與創造。它雖貴為御品,卻傳承於民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渭南太后餅
- 歷史來源:漢文帝劉恆
- 特點:面色焦黃,內層分明,油香不膩
- 記載文獻:《富平縣誌》
基本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製品及作品,
基本簡介
富平太后餅的傳承至清朝末年方見端倪,然而又僅限王家派系,別無分曉,且上溯不祥。王荊州(人稱荊州王)是現代太后餅的唯一傳人。1935、1936年(民國二十四五年),他在南關孟振漢父親的雜貨鋪門前擺攤賣太后餅,孟振漢就圖精學藝把王荊州的本事學了去。解放後,孟振漢開了太后餅攤,掛著王荊州的招牌。孟振漢為太后餅的又一傳承譜系。
太后餅外形似塔,面色焦黃,內層分明,油香不膩,“滿口沒牙也能吃”。其風格特點主要靠手工掌握。
歷史淵源
漢文帝劉恆(公元前200—157年)。傳說他在襁褓之時,母親薄太后的奶水不好。他常嗷嗷待哺,令母親心急如焚。一日,薄太后進御廚內去想辦法。她看到廚案上雪白滋潤的豬板油,就覺得它是滋補肌體的好養料。於是,她就用蒸饃的發麵,摻進豬板油,調成擀麵仗粗二三寸長的麵條兒,用火燒烤。劉恆一嘗,酥、爨、綿、軟,口感特好,非常愛吃。就是這種後來叫做火曲的粗製食品,既解了薄太后的燃眉之急,又滋養了一代君王。
火曲就是太后餅的發端。
薄太后是位賢淑女人。 呂后當權,她遠離皇室,常帶著兒子劉恆到京畿之地的懷德縣(富平縣華朱鄉懷陽城)來散心。據《富平縣誌》載,這裡有薄太后的花園。 當地民眾得知劉恆是火曲養大的,就仿效著給自家孩子做,果然好吃健胃。當地人仍在蒸饃時燒甜跳(即火曲)。後來,有好奇者,按照火曲的配料,焙製成餅子,其形、色、味和養份更別具一格,引起薄太后的極大興趣。因此,這種餅子後來就成了御品。
當地人民為了紀念薄太后,在懷陽城以南自西向東修了上中下三座廟,把這種餅叫做太后餅。
基本內容
太后餅源於宮廷日常生活,卻發自人民民眾的實踐和創造。它雖貴為御品,卻傳承於民間。
太后餅有著豐富的文化和食品科學內涵。它是中國糕點食品和糕點消費習慣的起源,它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拉動作用是不可否認的。
太后餅的加工工藝看似俗不可耐,而卻十分講究,不乏科技內涵。
烙太后餅的專用工具為鏊,是特製的,分上下兩層,後來改用電烤爐,但與傳統烤法相比,其效果大相逕庭。
基本特徵
富平太后餅是封建帝王社會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宮廷食品,也是民間思維在食品物質上的創造。太后餅的用料、加工工藝以及造型,既適應宮廷消費需要,又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酥、脆、軟、綿、油香不膩,外型焦黃,內層分明,“滿口沒牙都能吃”的特點十分突出,因而久傳不衰。
主要價值
一、厚重的歷史價值。太后餅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及御品特徵,對研究西漢時代及至之後的歷朝歷代的帝王生活、宮廷生活以及民間習俗,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內涵豐富的食品文化價值。關於太后餅的傳說多種多樣,活靈活現,都充分體現出中國食品發展的文化和食品自身的文化。可以看出,太后餅是中國糕點食品的起源,是烤制食品的前身。
三、食品加工工藝的科技價值。太后餅加工工藝很原始,很地道,任何時代的任何食品以及任何工藝和革新都無法取代,而且這種看似粗糙的工藝把原生態式原料加工得讓世人都有一種強烈的口福感和享受感,其營養價值競滋養了一代君王。其科技含量可想而知。
製品及作品
一、原料
1.麵粉:要求三茬面(即上白粉)每次下料2—3斤,其中三成酵面。施少許鹼,用撒手水(即手感稍燙的水)摻,軟而不粘為上,然後餳起待用。
2.豬板油:越厚越硬越好,無血絲兒,撕去皮,去掉雜質。切成指頭大小的塊兒,用菜刀背兒砸成泥,調入鹽,握成團兒即成。
二、烙制工具:
1.下鏊:座在火力要求不高的火爐上,擦得油油的,餅子烙在其中。
2.上鏊:系在鐵鏈上,固定在槓桿上,可根據火色隨時移動。頂上架著紅紅的木炭或炭火,塌在下鏊上。
三、太后餅:太后餅連烙帶烤,二三十分鐘便熟透了,面色焦黃,其味綿軟油香不膩,其外形似塔,內層分明。“滿口沒牙也能吃”,真是香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