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概化理論

測量概化理論(generalizability theory of measurement)一譯“測量的概括化理論”或“測量的拓廣理論”,簡記為 GT。1963年由美國教育測量學家克龍巴赫和格萊塞首先提出的一種現代教育測量理論。認為測量的可靠性與有效性取決於測量所處的情境關係。測量的情境關係由測量目標和測量面構成。測量目標是指測驗分數所要描述、刻畫的心理特質,測量面是指測量所處的環境條件。一個測量面是一些相類似的測量條件的集合,集合中的各個測量條件稱為面水平(level of a facet)。

例如在寫作水平的測量研究中,被試的寫作能力是測量目標。若研究者需要考察的環境條件是試題類型和評分者資格,則試題類型就是試題面,如有 a 種試題類型,就稱試題面有 a 個水平,這些評分者就是評分者面,如有 b 個評分者,就稱評分者面有 b 個水平。一個測量研究,一般總是考察幾個主要測量面。根據統計學中的實驗設計及其方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GT 採用了方差分析中的線性模型,將觀測分的方差劃分成歸因於測量目標的真方差和歸因於各測量面的誤差方差幾個部分。其中與測量目標相關聯的那些互動效應方差各自除以相應的水平數之後的和稱作相對誤差,真方差以外的所有各部分方差除以各自的相應水平數之後的和稱作絕對誤差。GT 將信度定義為真方差與真方差加上相對誤差方差之和的比,並稱之為概化係數或 G 係數。利用同一批測量資料,還可考察其他不同的測量目標,並可獲得相應的信度。如進一步考察和估計各測量面之間的不變性程度,則還可獲得測驗的效度係數。CT強調測驗的試驗設計,注重測量資料的動態分析。GT 同時適用於常模參照測驗和目標參照測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