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陽林業局

渦陽縣林業局位於縣城關鎮建設路10號,與縣農業局、農技推廣中心、縣苔幹辦、縣果樹辦同院。東於縣供電公司連壁,南、西、北分別於縣醫院、縣糧食局、縣第二招待所相鄰。最早的辦公大樓建於1974年9月。大樓共有3層36間。農、林兩局共用。林業局局長室、營林站設在一樓東頭,辦公用房三間84平方米。1983年林業局在老辦公樓西北角建設辦公用房。計7間,150餘平方米,為磚瓦結構的平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渦陽林業局
  • 釋義:政府部門
  • 地點:渦陽
  • 國家:中國
基礎設施,歷史沿革,下屬機構,資源概況,

基礎設施

1995年10月,依據縣委、縣政府關於渦陽縣城大開發的安排,林業局在農林局大院南端規劃建設新的辦公與住宿大樓。大樓東區為辦公區域,西區為住宅區域,其中:辦公大樓5層,宿舍樓4層,一樓除保留1間作局辦公通道外,其餘全部作門面房出售。1999年9月林業大樓竣工,林業局於次年4月全部搬入新樓辦公,至今。辦公區二層為派出所、育林金徵收辦使用;三層為書記室、營林站、森防站、林政資源管理站;四層為局長室、副局長室、辦公室、工會、紀檢室、小會議室;五層為大會議室和檔案室及森防、營林、林政庫房。

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縣政府建設科負責抓林業工作。1955年3月建設科與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合併成立農業局,設林業股,在12個區農技站各確定一名技術人員兼搞林業生產。1956年渦陽縣掀起綠化高潮。3月農林分家成立縣林業科,10個區各配林業幹部1人。1957年精簡機構,林業科與農業局合併為農林局,設林業股,區各有1名專職幹部,重點區加配專職輔導員。1960年4月,林業股從劃出,與木材公司合併成立林業局,1962年3月至1980年3月林業局再次與農業局合併,成立農林局。1980年3月,為了加強林業工作,農林兩局再次分開成立縣林業局,至今。

下屬機構

鄉鎮林業工作站
鄉鎮林業工作站最早成立於1955年,當時,縣建設科與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合併成立農業局,設林業股,全縣12個區農技站各確定1人兼搞林業生產。至1992年縣撤區並鄉前,各區(公社)都配有專職林業員,其中:1980年至1992年義門區站長為王善倫,高爐區副站長張慎強、劉效興,龍山區站長倪鈞昌,新興區副站長為劉光明,石弓區副站長呂曉為,青町曹市兩區副站長孫興旺,雙廟區副站長為張子軍、劉子蘭,店集區副站長木立芝,標里區副站長為高本坤,城郊區副站長為李紅等。1997年鄉鎮林業站“三權”收回縣林業局管理,2000年1月林業站“三權”又下放到各鄉鎮,2003年鄉鎮機構改革林業工作站併入各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至今。
木材公司
渦陽縣木材公司始建於1950年。公司位於勝利東路火車站北50米處,占地面積30餘畝。上個世紀80年代有職工120人,90年代有職工90人,公司於1990年倒閉,有在職職工61人。2005年6月,經木材公司職工代表大會民主選舉,選舉王自峰擔任木材公司經理。
公司在計畫經濟時期,固定資產有數10間廠房、倉庫和場棚,流動資金有150萬元。隨著改革開放,由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木材行業逐漸不景氣,到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木材公司已走下坡,到90年代初期已徹底破產,公司資產僅剩下破爛的廠房和兩塊場地。2005年6月,按照縣政府意見,木材公司計畫開發位於汽車站西的原木材公司倉庫,開發資金用於職工養老保險。
單集林場
單集林場位於縣境東北部,1959年,經省林業廳勘測後,於1960年1月,劃高爐、曹市兩公社48個生產隊,8722人,3382公頃耕地,建單集林場。行政上直屬縣政府,業務上歸上級林業部門管理。建場方針為“以林為主、綜合利用、多種經營、永續作業”。
建場時,有3個林業專業隊。耿橋,1962年建隊,主要育苗,有地47公頃。蔡莊,1962年建隊,主要造林,有地333公頃。1974年撤銷。劉圩,1964年建隊,主要造林,有地200公頃,1972年8月撤銷。1971年建單北專業隊,以培養桑樹為主,有地133公頃,1975年9月改為果園,後又改為縣辦種豬場。
建場至1962年,從亳縣調進楊樹苗,共造林267公頃余畝。1963年至1965年,專業隊造幼林667公頃。“文化大革命”期間,成材樹木被盜砍。幼樹因受蟲害,未得到防治,生長緩慢,大面積的楊樹成了“小老樹”。1973年至1974年,對“小老樹”進行更新,砍掉567公頃。1975年冬,重新造林140公頃。由於種後管理不當,栽種的樹木又成了“小老樹”。至1983年,全場共造林1967公頃,成活987公頃。其中,用材林1808公頃,經濟果木林71公頃。是年,全場木材蓄積量1755立方米。樹種主要是白楊、楝、楓、泡桐、刺槐、椿、杏、核桃等。
從1984年開始,單集林場開始引進黑楊派品種在耿橋專業隊開展育苗,自此開始了造林主栽樹種的更新改造,除場部西一片水杉林作為風景林保存以外,其餘的造林地塊全部為黑楊純林。
為適應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需要,接受農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所產生的效應,林場實行分地到人,聯產計酬,調動了廣大工人生產的積極性,在做好苗木培育的同時,開展多種經營,職工經濟收入較以前有較大的提高。為提高林場的經濟收入,1986—1989年,在場部東、渦曹路南北採取平地挖塘,建成100餘畝的漁塘,2000年後逐步平塘造林。
2000年至今,成材的黑楊逐年採伐,每年出售木材收入在30—50萬元。2004年最高100餘萬元,樹木採伐後均採取年前整地挖穴、春節後植樹的方法,重新栽植黑楊新品系,如中渦1號楊、中林46、107楊等,除溝河堤壩按片林標準營造外,大田地造林全部採用寬窄行,以利林農間作;同時,為便於管護,把部分溝河堤壩和大田樹木,採取契約承包方式包給個人。

資源概況

渦陽縣處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適宜溫帶各種植物生長,樹種資源比較豐富。由於人為活動頻繁,原生植被已不復存在,林木屬於暖溫帶落葉闊葉林類型。一、木本類:有泡桐、楊樹、椿樹、楝樹、榆樹、刺槐、中槐、桑樹、楸樹、柳樹、楓樹、白毛楊、側柏、朴樹、烏桕、白蠟樹、紫穗槐、柿樹、核桃、蘋果樹、梨樹、桃、杏、棗、葡萄、石榴、櫻桃樹、李樹、銀杏樹、法國梧桐、水杉等。
二、竹子:有剛竹、淡竹、紫竹三種。
它們組成的植被都是次生的,一般都為單層結構,除分布在道路河岸兩邊及村莊附近較多外,大面積均表現稀疏,營造的片林不多,絕大部分為1970年以後營造,唯古老寺廟周圍或古老墳地生長有極少數的古老喬木,如生長在義門區趙屯鄉黃潮土上的銀杏樹、曹市區順河鄉砂姜黑土上的皂角樹,胸徑均在1米以上。
在樹種分布上,西南部的椿樹較多,東北部的楝樹較多。故大體上形成了“西南椿,東北楝,西北的泡桐連成片”的布局。樹種的分布與土壤密切相關,因西北部受當年黃泛影響較大,主要是黃潮土類型,適宜泡桐生長,果樹零星分布在村莊上。水生植被群落多是些旱生型草本植物,被稱為野草。在多雨季節,可見到以沙草科為主的濕生型草本植物群落。
據2005年二類調查統計:全縣國土總面積219000公頃,其中林業用地面積39448.6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18.0%;非林業用地面積179551.4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82%。
林業用地面積中,有林地面積為38053.3公頃,未成林造林地面積為510.8公頃,苗圃地面積為75.1公頃,其它林地9.4公頃,宜林荒山荒地800 公頃。在有林地面積中,喬木林地面積為38049.4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99%;竹林面積為3.9公頃。四旁樹木株數為4944700餘株,折合面積為4889公頃。森林覆蓋率17.38%,林木綠化覆蓋率19.61%。主要樹種有:臭椿、楸樹、梓樹、烏桕、苦楝、泡桐、水杉、榆樹、皂角、銀杏、側柏、淡竹、楓楊、黑楊系63、69、72、214、中渦1號等,刺槐、中槐、桑、龍柏、黃楊、女貞、油桐、法梧、梧桐、玉蘭、木槿、紫荊、雪松、棗、柿、桃、山楂、石榴、李、香椿、蘋果、梨、紫穗槐、荊條、杞柳等五十餘種。林木總蓄積量2362668立方米,十五期間年限額採伐8.2萬立方米,年產乾鮮果1.5萬噸。修枝間伐薪柴44萬噸,綠肥31萬噸,樹葉飼料25萬噸,
林分蓄積量情況:全縣林業用地中活立木總蓄積量為2362668立方米,其中有林地喬木林蓄積1839899 立方米,國有喬木林蓄積8384立方米,四旁樹蓄積522769 立方米 (附表1:各林種面積分布表,表2:林木蓄積按林種分布情況表)表3:喬木林分樹種,齡組面積蓄積統計表。表4:分齡組蓄積面積分布表。表5:優勢樹種組所占面積、蓄積登記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