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紋豆是一件青銅文物,於1957年在山東省長清縣興復河出土。深盤,高圈足。盤外壁飾渦紋、凹弦紋。圈足飾凹弦紋兩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渦紋豆
- 高:10.2厘米
- 口徑:19.8厘米
- 出土時間:1957年
文獻記載,學者分析,
文獻記載
《說文》中解釋“豆,古食肉器也。”豆最初源於陶器,在考古發現中有不計其數的陶豆,而早期陶豆可能是用來盛黍稷類食物的,甲骨文中的豆字作“豆”形。但到了商周時期,豆卻是盛肉食品的最重要的器皿,只是當時的豆大部分是以陶、木等材料作成,因而我們今天見到的青銅豆特別稀少,因此也更加珍貴。渦紋豆是商代晚期器物,目前山東地區這一時期的青銅豆見於發表的還只有這一件。此器器形特殊,但它的紋飾在商周朝代卻是非常普遍。這種紋樣是在一個凸起的圓面上,由陰線鏤刻出的兩個同心圓作為基本結構,小的為圓心,大的一個則平行於這個圓面的邊緣,畫出一個圓周,然後再在這兩個同心圓之間,畫上多少不等的弧行線條,這些線條都是上端捲曲如鉤,下端重合在圓周線內,並且走向一致。這種紋樣給人的感覺是規整而又靈巧,能夠引起一種旋轉與流動的聯想,這種紋飾的起源很早,而且延續使用的時間也特別長。遠在商代早期,中國青銅冶鑄業還在它的初始階段,青銅器裝飾紋樣種類還很簡單的時候,這種紋飾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僅次限獸面紋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到了商代晚期這種紋飾仍然相當流行,它和其他各種紋飾一起裝飾在器物的各個不同的部位。
學者分析
青銅器等器物的菌狀柱頭上也大量使用這種圓渦紋作為裝飾。那么這種圓渦紋代表什麼意思呢?山東大學歷史系的丁山先生和上海博物館的馬承源先生都認為這種紋飾就是《考公記》中所說的“火以圜”,也就是《左傳》中所說的“火龍”。馬先生認為火之所以要用圓形的圖案來表示,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國古代認為明火是從太陽光聚焦取得,因此認為火和太陽有密切的關係。而那時的人們對火又是非常的崇拜,所以表現在青銅器的紋飾中,便以太陽的圓形作為火的象徵了。而山東大學考古系的劉敦願先生則認為這種圓渦紋源於中國古代的鑽木取火,他認為我們的先輩從豐富多樣的有關火的形象與宗教神話中,選擇出了鑽木取火這一最常見的現象,加以抽象、誇張、整理、美化,創作出了這種圓渦紋——他們從俯視的角度,把鑽棒與鑽孔簡化成為兩個相套的同心圓,鑽棒的圓縮小為圓心,鑽孔的圓擴大成為圓周,再把那四面擴散的火花,稍稍加工成捲曲的弧行,納入到這兩個同心圓之間的面積之內,於是那種常見於中國古代青銅器上的圓渦紋,也就很自然的形成了。還有學者認為這種紋飾源於水的旋渦或早期的陶紡輪。總之各家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於沒有確切的文獻記載,這些學說仍然只能是一種假說,還有待於更多考古資料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