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連雲紋豆

勾連雲紋豆,周朝的青銅器。要用來盛放肉醬、醃菜等一類調味品。

  勾連雲紋豆分類:青銅器
勾連雲紋豆勾連雲紋豆
年代:周
戰國.連雲紋豆的造型為器身子口,子口上有三角狀的雲紋,盤較深,喇叭狀的圈足,在當時它有個專稱叫"校",蓋和器身比較相似,在中部的弦紋上還飾有雲紋,整件器物通體裝飾有幾何形和勾連狀的雲紋。
  
高足盛食器,主要用來盛放肉醬、醃菜等一類調味品。青銅豆源於新石器時代的陶豆,基本形制為上有淺盤,中有柄(稱為"校"),下有圈足(稱為"鐙")。豆之名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現,青銅豆始於商代晚期時,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但出土和傳世的青銅豆都很少。
①晚商時:圓缽狀盤,筒形高足,無蓋。例:渦紋豆
②西周時:盤較淺,柄較粗,不高,多無蓋無耳。
③春秋戰國時期:盤較深,有蓋,蓋上有支撐物,可以仰置。例:嵌紅銅狩獵紋豆還出現了方形的豆。戰國時還出現了柄特別長的豆。
豆也是禮器的一種,常以偶數組合使用,但也有奇數組合的,在文獻中多有記載。另有一種形制與豆相似的盛食器,稱為"鋪"。其上為一直壁淺盤,與豆區別在於沒有細長的把柄,在盤下連鑄甚粗的高圈足,多為鏤空。"鋪"是此種器物的自銘,也有銘"簠"的,是同聲的假借字。青銅鋪出現於西周中期,春秋以後未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