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渦嶺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
- 地理位置:東城街道西部
- 電話區號:0769
- 人口數量:862 人(截至2015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粵S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體育事業,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地方特產,
歷史沿革
清末,渦嶺村屬東莞縣捕廳。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七區六鳳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五區六鳳鄉。
1953年,屬第一區主山鄉。
1958年,屬附城人民公社主山大隊。
1983年,屬附城區主山鄉。
1987年,屬東莞市附城街道主山管理區。
1999年,屬主山行政村。
2002年,屬東城街道主山社區。
行政區劃
渦嶺村為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主山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003016。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渦嶺
地形地貌
渦嶺村地處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村附近主要有地堂嶺、大草嶺、草嶺仔、二黃牛、大黃牛等小山,最高海拔為30米。
人口
2015年末,渦嶺村戶籍人口862人,其中男423人,女439人;80歲以上22人,最年長者98歲(男)。外來暫住人口5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5人。
經濟
渦嶺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植甘蔗、木薯、花生、橙橘等作物。1990年後,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經營電子、物流、裝飾設計、服飾用品等,有廠房7座,集體經濟總收入約180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5年末,渦嶺村有東城第五國小(2015年6個年級,26個班,在校學生1222人,教職工80人)、東星幼稚園(2015年在校幼兒110人,教職工23人)。
體育事業
2015年末,渦嶺村有1個籃球場。
基礎設施
1958年,渦嶺村通電話,1968年通電,1982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1990年通自來水,20世紀90年代末通網際網路。
交通運輸
渦嶺村有縣道東城中路、東城南路、東城路經過該村。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相傳鄧姓先人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從香港屏山遷至寶安塘尾,後遷移到東莞大朗鄧屋村。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因受到周邊鐘、葉兩大姓氏侵欺無法忍受而搬遷至東莞城南處東北方約2千米處立村。鄧姓為該村主要姓氏。因早期由外面進入渦嶺的山路彎彎曲曲,猶如一個漩渦而取名“渦嶺”。
- 本地方言
渦嶺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東城話。
- 民俗文化
渦嶺村每年九月十七,鄧姓村民有去香港屏山祭祀元禎始祖的傳統。
- 歷史事件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初,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民運組長、原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兩才歌劇宣傳救濟隊隊長黃志強(馬來西亞華僑)在主山渦嶺村被反動武裝殺害。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渦嶺村遭遇到篁村土匪打劫,全村被洗劫一空。
1980年,該村分田到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9年,泰國正大集團、附城房地產開發公司聯合投資6億元,在主山渦嶺村征地39萬平方米,建設東城中心住宅區,總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
1992年,渦嶺中心村和石井中心村開始規劃建設。
1994年,東莞市管道燃氣工程公司開始對東城中心區、渦嶺村管道供氣。同年,渦嶺新村基本建成投入使用。
1999年9月,地處主山渦嶺村的附城市場落成使用。
2009年4月,東城工商分局出動30多名執法人員,對渦嶺商業街的無證照經營進行全面整治。
地方特產
渦嶺村境內特色農產品為荔枝、龍眼、黃皮。特色傳統食品有魚籠、鵝腸、團、艾角、鹹狗脷、鹹粽、糖環、麻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