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香203是重慶市農科院水稻所利用稗草優勢基因,並結合細胞工程技術選育出香型優質恢復系R2103,並以此為父本,以香型優質不育系宜香1A為母本配製出的秈型三系雜交水稻。
渝香203在長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56.8天,與對照Ⅱ優838相當。株型適中,熟期轉色好,株高119.2厘米,穗長25.9厘米,每穗總粒數162.8粒,結實率76.4%,千粒重30.1克。該水稻熟期適中,產量中等,感稻瘟病,高感褐飛虱,米質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渝香203
- 親本來源:宜香1A×R2103
- 作物名稱:水稻
- 編號:國審稻2010006、渝審稻2006001、贛審稻2009007、桂審稻2020210號
- 育種者:重慶再生稻研究中心、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宜賓市農業科學院
培育過程,選育過程,選育方法,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要點,
培育過程
選育過程
渝香203是重慶市農科院水稻所利用稗草優勢基因,並結合細胞工程技術選育出香型優質恢復系R2103,並以此為父本,以香型優質不育系宜香1A為母本配製出優質香稻新組合渝香203。
選育方法
渝香203是利用雜交育種與細胞工程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選育成功的。其恢復系R2103是重慶市農科院水稻所以國際水稻所資源材料IR9129的一個突變單株為材料,利用稗草優良基因,採用體細胞培養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培育而成的一個綜合性狀優良的香稻恢復系。不育系宜香1A是四川省宜賓市農科院用雲南濃香型糯稻經γ射線輻射後的中間材料N542作父本,四川農業大學水稻所的D44B作母本進行雜交,經人工制保,用D44A作母本經多代連續選優定向回交轉育而成。
該品種2006年通過重慶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渝審稻2006001),2009年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贛審稻2009007),2010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稻2010006)。2020年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桂審稻2020210號)。
特徵特性
生育期:渝香203在2007年的長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56.8天,與對照Ⅱ優838相當。
農藝性狀:株型適中,熟期轉色好,葉鞘、葉耳、葉舌、稃尖無色,穗頂部穀粒有少量頂芒,2007年,每畝有效穗數16.3萬穗,株高119.2厘米,穗長25.9厘米,每穗總粒數162.8粒,結實率76.4%,千粒重30.1克。
抗性:2007年,稻瘟病綜合指數5.0級,穗瘟損失率最高級7級;褐飛虱9級;抽穗期耐熱性中等,耐冷性較弱。
產量表現
2003~2005年渝香203在重慶、四川、雲南、湖北等地進行的試驗,作中稻種植平均單產比汕優63增產6.0%~8.0%,最高單產達750.0千克/667平方米。
2007年參加長江上游中秈遲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54.3千克,比對照Ⅱ優838減產3.6%(極顯著);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594.2千克,比對照Ⅱ優838減產1.4%(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74.3千克,比對照Ⅱ優838減產2.5%,增產點比率57.9%。200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2.9千克,比對照Ⅱ優838增產4.8%。
2010年在重慶市南川區進行萬畝示範,專家組對渝香203進行現場驗收,萬畝示範片平均單產667.6千克/667平方米,百畝核心示範片平均單產730.9千克/667平方米。在多年多點試驗及高產示範中,渝香203的單產能保持在550.0千克/667平方米以上。
適種區域
渝香203適宜在中國貴州、重慶的中低海拔秈稻區(武陵山區除外)、四川平壩丘陵稻區、陝西南部稻區的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栽培要點
- 育秧:適時早播,地膜覆蓋濕潤育秧或旱育拋秧,大田每畝用種量1千克,稀播勻播,培育多櫱壯秧。
- 移栽:秧齡4.5葉左右移栽,每畝栽插1.2~1.5萬穴,每穴栽插2苗,高肥田和低海拔地區適當稀植,低肥田地區適當密植。
- 肥水管理:重底肥,早追肥,配方施肥,中等肥力田每畝施純氮10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鉀8千克。磷肥全作底肥;氮肥60%作底肥,30%作追肥,10%作穗粒肥;鉀肥60%作底肥,40%作拔節肥。追肥在移栽後7天左右施用,穗粒肥在拔節期施用。科學管水,淺水促櫱,夠苗及時曬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淺水層,灌漿結實期乾濕交替,後期切忌斷水過早。
- 病蟲防治: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在防治策略上應堅持預防為主與綜合防治相結合的原則,嚴格控制農藥殘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