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緣減行

減緣減行

佛學術語,指聲聞之人於見道以前之中忍位,次第減所緣之觀境與能緣之行相,而觀四諦之理。小乘修道階位上,忍位共分上、中、下三個階段,在中忍位以十六行相觀四諦,依此次第縮觀之觀法,稱為減緣減行。

緣,含義,出處,

緣,為所緣之義,指觀之對境,即謂四諦。三界分為上(色界、無色界)、下(欲界)兩界,於上下兩界中各觀四諦,合為八諦,即八緣。行,為行相之義,即觀四諦之狀態;四諦各具有四行相,故總計有十六行相。即:在苦諦非常、苦、空、非我等四行相;集諦有因、集、生、緣等四行相;滅諦有滅、靜、妙,離等四行相;道諦有道、如、行、出等四行相。上下八諦共為三十二行相

含義

下忍位與其前之暖、頂二位相同,須修上下八諦三十二行相,至中忍位始用縮觀法,漸減漸略,直至僅留一行二剎那觀,稱為中忍滿。中忍位以前,觀猶未成熟,故不能作縮觀;中忍位以後之上忍位、世第一法,皆以一行一剎那觀而無間入於正道,以唯為一剎那,故無從修減略之法。故縮觀法唯有中忍位適用。
中忍位所以要減緣減行,即將作趣入見道之準備(方便加行),故須漸次縮小觀之範圍,以使觀智猛利,而生起無漏真智,直達見道之階位。其減略之順序,第一周先以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觀欲界之苦諦,復以此四行相觀上界之苦諦;其次以因、集、生、緣四行相觀欲界之集諦,復以此四行相觀上界之集諦。如是觀欲界之滅諦、上界之滅諦,乃至以道、如、行三行相觀上界之道諦,至此,減略‘出’之一行相,即為減行,為第一周。
從第二周以下,同樣以觀欲界之苦諦為始,至最後以道、如二行相觀上界之道諦,再減‘行’之一行相。如是漸次減一行相,至第四周又從欲界苦諦開始、再漸次觀至上界道諦時,減略‘道’之行相。至此上界道諦下之觀行皆已減除,故稱減緣。在減緣時,原亦有減行,但以攝於減緣中,故不稱減行。

出處

出自《佛學大辭典》如是依序而觀,於第四、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二十八等七周減緣、而於其他之二十四周減行,此謂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至第三十一周復可減三十二行相中之三十一行相,而僅存有欲界苦諦下之‘非常’一行相。換言之,第三十一周只觀欲界苦諦之‘非常’行相,其後則重新觀欲界苦諦下之‘非常’一行相,而至中忍滿位。即於第三十一周,僅留‘非常’一行相不減。如苦法智忍、苦法智,以審慮與決定的二剎那之心,作‘非常’之行相而觀欲界之苦諦,稱為中忍滿。亦即中忍之位系至一行二剎那而滿,自此開始,無間生起善根,僅以一剎那之心,觀欲界之‘苦’行相而入於上忍位,又於此無間之剎那中,觀欲界之‘苦’行相,圓滿忍位而入於世第一法之位,由是更證成苦法忍、苦法智之位。是知此上忍與世第一法、苦法忍、苦法智等四位,皆是同一所緣且同一行相,亦即僅留‘苦’之行相。然大乘義章卷十一、俱舍論頌疏卷二十三、法華玄義釋簽卷三上等諸書以‘二行二剎那’之心來觀欲界之‘苦’而稱之為中忍滿。於此,古來說法紛紜,或以留‘非常’一項者為二行二剎那,而留其餘三行相中之任一行相者為一行二剎那;或謂正觀、減滿之故,故稱二行;或謂就‘習修’與‘得修’二者而稱二行。要之,一行二剎那之說,在大毗婆沙論以後,即為小乘之定說,而所謂二行二剎那則不免誤謬,其‘二行’一詞,恐系‘一行’之誤寫,後人不察,妄設會釋,久之,其說乃益加紛亂。[阿毗曇毗婆沙論卷三、大毗婆沙論卷五、俱舍論卷二十三、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十一、顯宗論卷三十、法華玄義卷三、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