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留賈耘老》是北宋詞人毛滂創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挽留朋友賈耘老的詞。詞的上片點明詞人有約在身,請好友於花事鬧的春天到武康優遊。“始肯來”三字有對好友的嗔怪之意,在嗔怪中含著對好友期盼的熱情。下片,表達熱切的挽留之意。“既來且住”接“始肯來”三字,以直抒胸臆之法,誠摯地招呼好友,要他多住些時日。然而,客居再好,好友卻無心久住,所以結句是勸他收束悽苦之情,在溫暖的秋日倚欄桿,繼續在夢中作詩。這首詞的突出之處是用語清新自然無藻飾,情從肺腑流出,富有一種清醇蘊藉之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減字木蘭花·留賈耘老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毛滂
- 作品出處:《東堂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減字木蘭花①·留賈耘老
曾教風月,催促花邊②煙棹③發。不管花開,月白風清④始肯來。
既來且住,風月閒尋秋好處。收取淒清,暖日⑤欄乾助夢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減字木蘭花:詞牌名,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②花邊:指繁花似錦的春夏之交。
③煙棹:煙波中的小船。
④月白風清:指秋天。
⑤暖日:指在秋涼時分的陽光溫煦。
白話譯文
曾經叫清風明月催促繁花邊的小船出發。但是好友不管花開的季節,直到月白風清的時候才肯到來。
既然來了就暫且住下,在風清月朗的閒暇時刻尋找秋天的好景。把淒清都收起來,在溫暖的日頭下倚著欄桿,更有助於在夢中吟詩。
創作背景
這首詞具體創作時間未知,當是詞人為挽留朋友賈耘老而作。詞人曾於武康縣任縣令,並於此地修葺了縣舍,名曰“東堂”。常與好友賈耘老、盛德相聚東堂,飲酒賦詩,相與悠遊。一段時間過去後,賈耘老漸生思歸之情,於是詞人寫下此詞,誠意相留。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挽留朋友賈耘老的詞。此詞與《清平樂》是姐妹篇,開頭“曾教風月,催促花邊煙棹發”,緊承《清平樂》結句“煙艇何時重理,更憑風月相催”,熱情地約好友早日乘小舟順流而下,直低武康。“曾教”二字,照應《清平樂》結句,說明有約在前。“風月催促”呼應“風月相催”,其意是請明月清風幫我催促。“煙棹發”呼應“煙艇重理”,“花邊”呼應“何時”,就是說請好友於花事鬧的春天到武康優遊,春天是“東堂”最美的季節,這裡有嬋娟雪清的梅花,流霞飛舞的桃杏,花王披繡的牡丹,含笑不語的櫻花,真是繁花滿枝,蘭芷遍野。但是遺憾,賈耘老“不管花開”,沒有在春意鬧的季節赴約,而是在“月白風清”的秋天才來到東堂。“始肯來”三字有對好友的嗔怪之意,在嗔怪中含著對好友期盼的熱情。
下片,表達熱切的挽留之意。、“既來且住”接“始肯來”三字,以直抒胸臆之法,誠摯地招呼好友,要他多住些時日。在風清月朗的金秋,趁閒暇之時,迎習習涼風,“尋秋好處”。這“好處”二字,概括了東堂“桂影婆娑”、“曲堤疏柳”、“金波瀲灩”的秋景。然而,客居再好,好友卻無心久住,所以結句寫道:“收取淒清,暖日欄乾助夢吟”,這是勸他收束悽苦之情,在溫暖的秋日倚欄桿,繼續在夢中作詩,這結句不是一般勸慰之語。而是據實況而發。《烏程縣誌》載:“賈收喜飲灑,家貧。”蘇軾亦曾對其云:“若吳興有好事,能為君月致米三石,酒三斗,終君之世者,當便以贈之。”可見“收取淒清”,乃指其生活困窘,情感悽酸。“夢吟”並非虛語,而是寫出賈耘老“夢中嘗作詩”(《減字木蘭花》小序)的寫作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