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景德鎮窯雍正鬥彩山水盤是清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雍正景德鎮窯雍正鬥彩山水盤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清代
- 尺寸:高3.4 口徑5.8 底徑11
清雍正景德鎮窯雍正鬥彩山水盤是清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清雍正景德鎮窯雍正鬥彩山水盤是清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盤敞口,弧腹,平底,圈足大,較矮,胎壁薄,底釉溫潤勻淨,並泛青,盤面上下各飾二道弦紋,內底用淡描勾勒法畫山水樓閣,泛舟,大雁遠飛,青花內填以...
雍正時期,西方傳教士進入宮廷服務,由於皇帝愛好,出現了一批融合中西風格的瓷器紋飾,此盤即為一例。盤心及外壁繪鬥彩團花紋,紋飾雅麗,施彩瑩澈,其捲曲的枝葉受到西方巴洛克風格的影響,在雍正朝鬥彩瓷器中甚為罕見,堪稱珍品。說明:華辰2003年秋季拍賣會。 口徑20.6厘米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 乾隆十三年閏七月初二日太監胡世傑、張玉交成窯五彩菊罐一件、成窯五彩荷花罐一件。傳旨,著交唐英各照樣配蓋一件,其罐與花囊不可持去。”以上三例記事檔中五彩器,結合傳世品分析大都是鬥彩瓷器,說明到清雍正、乾隆時期,鬥彩與五彩仍未被區別,清宮亦將鬥彩稱作五彩。3、晚清及民國瓷書中的鬥彩之說...
清雍正景德鎮窯鬥彩折枝花果紋盤高4.2厘米,口徑20.4厘米,足徑12.7厘米。內壁繪鬥彩折枝三果圖,石榴、佛手柑、壽桃寓意多子多福多壽。里心繪鬥彩折枝葡萄,象徵碩果纍纍,也有多子多福之意。外壁繪鬥彩折枝三果圖。底心青花雙圈內六字雙行楷書寄託款“大明成化年制”。該器造型、胎釉頗具康熙遺風,底心多...
清景德鎮窯雍正鬥彩人物鶴壽盤是清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敞口,弧腹,平底,大圈足,圈足較矮,盤心繪飛鶴引路,壽星伴壽桃,乘槎在江芽海水中,伴童搖櫓,青花淡雅,青花上填礬紅,水綠淡黃,外壁繪鬥彩竹子,靈芝,壽石。外底雙蘭圈內書楷書三行六字“大清雍正年制”。足端露胎,...
清雍正景德鎮窯鬥彩花卉紋小碗,圓腹敞口,口沿外撇,碗形周正。所施白釉細膩溫潤,碗心以鬥彩繪一組蝴蝶紋,外壁繪花卉圖案,並設四組圓形為開光,開光內以鬥彩繪荷花、梅花、菊花、牡丹四季花卉,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此碗畫工典雅,色彩艷麗,充分體現了皇家御用瓷器的富麗華貴。說明:中國...
雍正時期的繪畫繼承了康熙晚期的風格,但比康熙繪畫更為精細,也比較注重章法。鬥彩紋飾的布局和添彩有獨到之處。這個時期釉下以青花勾線後,能把各色細潤的彩料準確地填在框線內,施彩薄而淺淡,添彩很少溢出青花輪廓,例如雍正鬥彩竹石盤(圖5)就是在青花線條內準確添彩的體現。圖案設計基本以花鳥為主,其中花卉...
乾隆十三年閏七月初二日“太監胡世傑、張玉交成窯五彩菊罐一件、成窯五彩荷花罐一件。傳旨,著交唐英各照樣配蓋一件,其罐與花囊不可持去。”以上三例記事檔中五彩器,結合傳世品分析大都是鬥彩瓷器,說明到清雍正、乾隆時期,鬥彩與五彩仍未被區別,清宮亦將鬥彩稱作五彩。鬥彩之說 寂園叟著《陶雅》卷下稱...
清雍正景德鎮窯鬥彩卷草紋六角瓶是清製作的工藝品 清雍正景德鎮窯鬥彩卷草紋六角瓶高15.3厘米,口徑4.8厘米。作瓜棱狀,盤口繪回紋;短頸,繪卷草紋;三角形折肩,飾花葉紋;棱狀腹部繪束蓮紋,蓮紋呈勾連狀,卷纏誇張。鬥彩燒制工藝複雜,圖案填彩難度較大,雍正鬥彩瓷在紋飾布局、填彩工藝以及色彩配合方面...
這件雍正鬥彩天球瓶高52.2厘米,口徑11.5厘米,底徑16.5厘米。口微侈,長頸,球腹,圈足,通體繪鬥彩紋飾,口沿、頸及肩部繪“?d”字、折枝花卉紋和如意雲頭紋,腹部為團花紋和折枝花卉紋,頸部飾壽山福海紋。整器形體高大,端莊秀美,釉質滋潤明亮,紋飾布局繁密,繪製工細,施彩明艷。器底青花書“大清雍...
清雍正景德鎮窯鬥彩纏枝花小盞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4.4,口徑10.1,底徑3.7 敞口,斜弧腹,圈足,平底。胎薄體輕,製作精細。內外施白釉,釉質滋潤,釉下青花勾線,底心繪折枝寶相花,外壁繪纏枝寶相花四朵,脛部繪變體仰蓮紋。填以五彩,色彩淡雅。外底雙蘭圈內...
天竹花。現收藏於武漢博物館。文物介紹 盤內外施白釉,紋飾疏密有致,盤底繪一組蘭、石、天竹花,清高、淡雅的蘭草,醉紅似火的天竹花,在玲瓏、怪異的頑石之間。盤外壁三組蘭石圖,風格與盤底圖案一致,內外相應,主題鮮明。盤底清花雙圍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兩行六字款。此盤構圖恬淡雅致,青色幽靜韻潤。
瓶形秀巧,圓形瓶體上一方形小口,瓶身以釉下青花勾繪花卉輪廓,釉上填飾紅、綠、黃彩,四隻黃鸝或展翅飛翔,或棲於花枝上,或棲息於玲瓏石上,整體繪畫精細,色彩典雅,是較為少見的雍正官窯文玩擺件。說明:中國嘉德2003年春季拍賣會。“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雍正本朝。
清雍正景德鎮窯鬥彩荷塘鴛鴦紋碗是民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8.3 口徑20.2 底徑9.6 文物鑑賞 敞口,深弧腹,大圈足。內口沿青花弦紋三道,中飾青花,礬紅,綠彩梵紋一周。底部雙蘭圈內繪荷塘鴛鴦紋,外壁鬥彩繪荷塘鴛鴦紋四組。通體白釉,釉色泛青。底部雙蘭圈內六字三行“...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明永樂青花龍唐草紋天球瓶》、《明成化鬥彩海水天馬紋天字罐》、《明萬曆五彩百鹿罐》、《清康熙青花指日高升圖觀音瓶》、《清雍正琺瑯彩題詩過牆梅竹紋盤》、《清乾隆粉彩藍地開光山水轉心瓶》,囊括宋元明清四代,跨越了景德鎮整個官窯歷史。
明代,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茶具,諸如茶壺、茶盅、茶盞,花色品種越來越多,質量愈來愈精,無論是器形、造型、紋飾等都冠絕全國,成為其它生產青花茶具窯場模仿的對象,清代,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發展史上,又進入了一個歷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響後代。康熙年間燒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
清朝前期,景德鎮瓷器代表了國內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隨著國內外及宮廷對 景德鎮瓷器的需求量的激增,使康、雍、乾三代的景德鎮瓷業進入了制瓷歷史高峰。康熙的青花、五彩、三彩、郎窯紅、豇豆紅、琺瑯彩等裝飾品種,風格別開生面;雍正的粉彩、鬥彩、青花和高低溫顏色釉等,粉潤柔和,樸素清逸。乾隆的制瓷...
天藍釉貼如意耳梅瓶 素三彩花鳥紋小几 五彩綬帶鳥繡球花卉圖將軍罐 青花人物圖筆筒 豆青釉青花釉里紅加白鷺蓮紋筆筒 青花地綠龍紋盤 鬥彩雲龍紋盤 五彩麻姑獻壽圖盤 五彩麻姑獻壽圖折沿盤 五彩人物圖盤 五彩湖石花卉紋盤 五彩湖石花鳥圖盤 青花五彩魚藻紋盤 灑藍釉青花釉里紅西廂人物圖盤 ……雍正 乾隆 ...
我國的制瓷工藝發展到清代,特別是早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更是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無論質量、數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擬的。整個清代景德鎮始終保持著在中國的瓷都地位,代表中國瓷器水平的理所當然的是景德鎮的官窯器。而清代的民窯器則最為豐富多彩。瓷器介紹 概括 青花瓷在清代仍是瓷器中的主要產品,鬥彩、...
據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撰《陶成紀事》載:“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琺瑯畫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神。”可見瓷胎洋彩在雍正時已開始燒造。從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來看,瓷胎洋彩瓷器大都製作於乾隆六年(1741年)之後,系在當時由督陶官唐英督理的景德鎮御窯廠內製作完成...
52.鬥彩八吉祥紋盤清雍正 53.仿汝釉犧耳尊清雍正 54.仿汝釉圍棋缽清雍正 55.仿官窯貫耳六方尊清雍正 56.仿哥窯暗花雲紋雙耳扁壺清雍正 57.仿鈞釉雙螭耳尊清雍正 58.仿鈞釉匝式尊清雍正 ……清朝順治瓷器的藝術風格(張潤平)“盡善盡美”的康熙五彩瓷器(耿東升)十六一十八世紀景德鎮外銷瓷的歐洲藝術風格...
目前傳世品以康熙朝鬥彩“御賜純一堂”款鳳竹紋碗為最早。清代雍正、乾隆時期較為流行,有過枝花卉、花果及龍紋等。道光、光緒時期有過枝葡萄、懶瓜紋常見。文中這款粉彩福壽紋碗便為大清雍正年制,採用了“過枝花”的構圖方式,直口,弧壁,深腹,圈足。粉彩裝飾,盤內外壁繪桃蝠紋,一株枝繁葉茂的桃樹,...
鬥彩瓷 鬥彩又稱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彩瓷品種。鬥彩這個名稱,明代的文獻里未見記載。最早使用“鬥彩”這一名稱並給予解釋的,見於清雍正年間的《南窯筆記》:“成、正、嘉、萬俱有鬥彩、五彩、填彩三種,先於坯上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曰鬥彩”。《南窯筆記》的作者...
清雍正灑藍釉地黃花盤 | 明 日黃花 298 清雍正粉彩花鳥抱月瓶 | 瓷上繪畫的極軌 302 清雍正粉彩福壽雙全橄欖瓶 | 一個時代的側影 307 清雍正鬥彩鴛鴦蓮池紋盤 | 平淡天真 313 清雍正琺瑯彩瓷赭墨竹石圖碗 | 端起一片竹林 318 清雍正青花釉里紅牡丹圖瓶 | 詩書畫印 321 清雍正茶葉末釉螭耳花澆 | ...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圖筆筒 清康熙五彩龍鳳紋盤 清康熙青花開光八仙圖花觚 清雍正青花淡描牡丹蝴蝶圖盤 清雍正天藍釉暗刻花花觚 清雍正仿哥釉尊 清雍正鬥彩荷花水鳥圖盤 清乾隆青花折枝瓜果紋六方長頸瓶 清乾隆豆青仿石釉塑蟠螭細頸瓶 清乾隆銅彩點藍獸面紋象鼻耳尊 清乾隆青花百子圖將軍罐 清乾隆粉青刻暗花雙耳...
明代官窯的藝術成就突出,如:永樂官窯以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早我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宣德官窯則以青花瓷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兩顆相映的燦爛明珠。成化官窯仿哥窯五彩彩瓷,精妙絕倫,成化鬥彩則達到了歷史頂峰,典型器物有雞缸杯,高士杯等,以後各朝鬥彩瓷望塵莫及,以致留下“明看成化,清看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