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國際上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聲音,前有“中國威脅論”,今現 “中國傲慢論”、“中國強硬論”,中國總理溫家寶3月14日在 “兩會”記者會上以“清醒論”應對,告訴全世界中國領導層是如何清醒認識自己國家的,也給近期膨脹喧鬧的輿論送服了一貼“冷靜劑”。
溫家寶詮釋的“清醒論”包含四點內涵,中國國情、和平發展、原則問題不退讓、做負責任的國家。特別是關於中國國情,人口多、底子薄、地區不平衡,列舉了北京150公里外的一個縣的巨大差距,非常中肯、實在,使人相信中國“確實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溫家寶的態度表現了一個大國領袖的謙虛品質和科學態度。
在“兩會”前,人們曾不斷
產生背景,具體措施,
產生背景
針對中國的“大國聽到中國大陸媒體的高調報導和評論,其中有“中國經濟大省富可敵國”的言論,北京宣布達到“中上等已開發國家水平”,一些地區還忙著制定“現代化達標時間表”,處處流露著激揚、樂觀的情緒和調子。這次溫家寶總理說透了,中國“要建成一個中等發達的國家,至少要到本世紀中期;要真正實現現代化,還要上百年的時間以至更長”。
事實上,儘管有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率先突圍金融危機的豪情激發,但中國政府高層始終堅守“清醒論”,要比一些慣於享受“統計數據的快樂”的地方政府、媒體和某些專家機構務實、冷靜。年初曾有專家、媒體斷定2009年“中國經濟規模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時,中國高層領導人“幽默回應”,統計局“不作為”,而堅稱中國還是開發中國家的底子。結果,2月份日本經濟數據匯總,日本仍小小領先於中國。這裡不得不佩服當今中國政府領導者的謙虛和理性,否則自詡“第二大經濟體”就可能鬧出國際笑話。
具體措施
要讓世界“清醒”,首先是中國人及華人世界要正確認識中國自己,不能自我陶醉“把貴州當廣州,把青海變上海”。溫家寶總理坦言“我經常勸記者多到中國的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看看,你到那裡看就知道上海和北京的發展不能代表整箇中國。”但是,有些擁有話語權的專家則喜歡跟著西方媒體忽悠“中國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國際政治、安全、經濟等領域的問題上發揮領導作用。一些不了解情況的“憤青”陶醉其中,動輒“制裁”、“報復”,也給那些“傲慢論”的製造者提供了口實和素材。
從當前國際形勢看,中國還遠不到高枕無憂的程度。一次次目光短淺的自我標榜和浮誇宣洩不僅幫不了中國,相反可能耽誤自己的發展前程。中國領導層把新世紀頭二十年也視為“戰略機遇期”,繼續奉行“韜光養晦”的既定方針,是政治智慧的卓越體現。因為如果過於高調和陶醉,一來樹大招風,容易樹敵;二來滋長國民過分自信的心態,容易轉化為自滿和自大;三來失去客觀判斷自身的眼光,影響中國發展策略實施。而與這個“戰略機遇期”失之交臂,過去幾十年以來中華民族為了崛起而作的努力可能前功盡棄。
中國正在以謙遜、清醒、柔和的發展姿態走向世界的強國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