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清華大學的機械工程教育淵源於1932年夏由我國著名機械學家和機械工程教育家、中國機械史研究的開拓者劉仙洲先生(原北洋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第一副校長)組建的機械工程學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地點:北京
  • 源於:1932年
  • 開拓者:劉仙洲
簡介,院系調整,所獲榮譽,

簡介

根據依託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群,構建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的指導思想,以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為基礎,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由機械工程學院的相關實驗室整合而成,中心擁有工程圖學實驗室,機械創新設計實驗室,CAD教學中心,製造工程實驗室,測控技術實驗室,汽車結構系統分析實驗室,汽車機電系統實驗室,汽車造型設計實驗室等8個實驗室。這8個實驗室都依託相關的學科而建設,伴隨著學科的發展而發展,實驗室與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同步。
當初,機械工程學系分設三個(教研)組,即動力工程組、機械製造工程組、飛機及汽車工程組(1934年改成航空工程組)。
1938年,因為抗戰學校南遷,西南聯合大學工學院在昆明繼續開展教學,除課堂教學外,機械工程學系還在設備條件不足的情況下組織實習和研討。是年秋,航空工程組獨立出去建立航空系。期間,機械工程學系開始設定機械製圖工程組。
1945年抗戰勝利後,西南聯大的三校分別復校。到1946年10月開學時,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系館建築和設備基本恢復到抗戰前的情況。

院系調整

1952年院系調整,機械工程學系與北京大學及燕京大學機械系合併後,分為機械製造系和特種冶金系,增設了光學儀器、精密儀器和特種冶金及材料3個專業;在動力機械系內成立農機學院,汽車專業是其中的主要專業。3年後,動力機械系改名為動力與農機系。1977年,“冶金系”改名為“機械工程系”。1978年,在鍋爐、燃氣輪機(後為熱力渦輪機)、汽車和內燃機等專業的基礎上,正式成立熱能汽車工程系,並將鍋爐專業更名為熱能工程專業。1980年,空調專業併入熱能汽車工程系。
80年代初,“精密儀器及機械系”改名為“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1988年,熱能汽車工程系正式分為由熱能工程、熱力渦輪機(現為動力機械工程)、空調等專業組成的熱能工程系和由汽車、內燃機專業組成的汽車工程系。
1996年1月,由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機械工程系和汽車工程系組成機械工程學院。1998年10月,為了促進多學科的交叉和綜合,熱能工程系和工程力學系進入機械工程學院。2003年成立工業工程系。2004年5月18日,我校成立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劃歸該學院。目前,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包括: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機械工程系、汽車工程系、熱能工程系和工業工程系。
1993年,清華大學在全國率先開始進行機械設計系列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突破了以往著眼於一門課程最佳化的建設思路,著力進行系列課程中各門課程的系統整合、整體最佳化和課程內容的改革工作。
機械工程實驗教學是機械工程教育的重要內容,實驗教學中心在工程實踐教育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6年,教育部啟動“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建設規劃,我校成為首批8個“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之一,由此拉開了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序幕。經過8年的建設,於2004年通過教育部驗收並被評為優秀基地,使我校機械工程教育邁上了一個新台階。經過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的建設,建立了以培養學生綜合設計能力為目標的“縱向貫通、橫向拓寬、重組課程、更新內容、整體最佳化”的課程改革思路,在以培養學生綜合設計能力和創造性能力為中心的機械基礎課程及訓練新體系和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機械基礎實驗教學新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從2000年開始,清華大學提出並推進按大類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新世紀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骨幹人才的培養目標。通過充分的國內外調研,提出將機械製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和製造工程基礎課程規劃為“設計與製造課程模組”,將測試與檢測技術基礎和控制工程基礎課程規劃為“檢測與控制課程模組”,作為機械工程學院的平台課程,明確制定了各門課程的分工與接口,並確定了建立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平台的實驗室建設方案,將機械基礎實驗室的建設經驗和教學模式拓展到各個技術基礎課程的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平台建設中,以學院的教學實驗室和學科實驗室為基礎建立更規範、更系統的實驗教學平台以支撐各個模組課程的實驗和實踐教學。
為此,在“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教學平台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我校機械工程領域的學科科研優勢,將“製造工程及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和“車輛工程”的專業基礎和專業教育納入到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實現了基礎教學與專業教學的有機結合,形成了以基礎教學為主、涵蓋機械工程領域專業教育的綜合性實驗教學中心。

所獲榮譽

1996以來,在211工程、985工程和世行貸款項目的支持下,機械工程學科和實驗教學中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03年和2006年,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清華大學的機械工程學科均名列前茅(2003年第一,2006年第四);先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教學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並獲得國家級獎勵。
1.機械設計系列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997年
2.機械原理立體化教材(教材),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年
3.機械原理教程及輔導與習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2002年
4.機械設計CAI系列軟體,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2002年
5.機械創新設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2年
6.機械設計學(第2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2年
7.申永勝,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003年
8.機械原理,國家精品課程,2004年
9.製造工程基礎,國家精品課程,2005年
10.機械製圖,國家精品課程,2006年
11.汽車理論(第四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6年
12.測試與檢測技術基礎,國家精品課程,2007年
13.機械設計與製造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國家級教學團隊,2007年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圍繞機械工程學科所建立的“大機械實驗平台”充分發揮了基礎與專業、教學與科研、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培養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作用。目前,中心支撐的課程47門,實驗教學工作量為154,564生時。
歷經多年的建設和積累,時至今日,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已經發展成為學生受益面大,創新性強,輻射面廣,示範程度高的綜合性實驗教學中心,並將在清華大學整個創新人才培養的體系中承擔更重的責任,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