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大氣污染控制教研所

清華大學大氣污染控制教研所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大氣污染與控制教研所立足於我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大氣環境問題並瞄準國際大氣污染控制科學發展前沿,致力於環境空氣品質的改善,在大氣污染物的形成與排放、大氣污染傳輸物理化學過程、空氣品質模擬、污染控制技術、戰略與對策等領域開展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

目前是我國大氣污染控制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培養一流人才的重要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大氣污染與控制教研所
機構介紹,研究領域,學術團隊,研究成果,人才培養,責任與使命,

機構介紹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源於1928 年設立的市政工程系,在我國環境工程學科的奠基人陶葆楷先生的帶領下,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逐步發展壯大。1977 年建立我國第一個環境工程專業,1984 年成立環境工程系,1988 年被評為我國唯一的環境工程重點學科;1997 年更名為環境科學與工程系,2001 年和2007 年兩次蟬聯環境工程國家重點學科,2009 年和2013年兩次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第一名;2011 年在清華大學喜慶百年華誕之際發展為環境學院。
大氣污染與控制教研所是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下屬的教學科研機構之一。

研究領域

大氣所立足於我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大氣環境問題並瞄準國際大氣污染控制科學發展前沿,致力於環境空氣品質的改善,在大氣污染物的形成與排放、大氣污染傳輸物理化學過程、空氣品質模擬、污染控制技術、戰略與對策等領域開展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大氣污染與控制教研所長期致力於不同尺度的大氣污染控制新理論與新技術研究,以基礎研究支持高新技術的發展,以綜合研究為重大決策提供科學支持。承擔並完成了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養了一批高層次的科學技術人才,成為我國大氣污染控制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培養一流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術團隊

大氣污染與控制教研所現有在編固定人員11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5人,傑青2人,優青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新(跨)世紀優秀人才5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 2 名。

研究成果

目前該所在Nature、PNAS、Atmos. Chem. Phys.、EE&S、ES&T、Atmospheric Environment,Applied CatalysisB: Environmental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發表,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2014年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環保科技獎各1項。
突出的成績源於優秀的團隊。 “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 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是我國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規模最大的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 長期以來, 團隊以聯合實驗室為基礎, 在“ 985 ” 和“ 211 ” 經費和國際合作經費的支持下, 建立起先進的大氣污染控制綜合實驗室, 包括光化學煙霧箱、自動大氣質量監測站、 環境催化和材料實驗室等。與此同時, 團隊通過 2 0 多年的自身培養和積極引進海外學者相結合, 使研究隊伍實力不斷加強 , 專業結構更加合理,覆蓋大氣環境化學、能源環境、環境工程等方面。 團隊成員根據自身研究特點, 經過最佳化組合, 形成了學科交叉、 優勢互補的人才梯隊。
大氣污染與控制教研所也是下列機構的一支重要團隊之一:
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
國家環境保護大氣複合污染來源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區域環境質量協同創新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

人才培養

科技發展人才是關鍵, 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 團隊也將人才培養放在重要位置。 目前他們已培養了博士 3 7 名, 其中3 名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出站博士後 2 4 名。

責任與使命

光大我事業,熱愛我環境。
經濟發展促進能源套用,但能源套用會增加環境污染的壓力。在我國,由於沒有如西方已開發國家走過數百年的工業化道路,而集中持續高速發展了三十幾年,相應的環境污染問題在我國經濟工業地區集中爆發,這不僅引起了世界的關注也給我國的學者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結合我國大氣污染的發展,以區域大氣複合污染為重點研究對象,將開展區域大氣複合污染來源識別、區域大氣複合污染模擬和預測、區域大氣複合污染協同控制策略與關鍵技術研究。鎖定研究目標為:構建區域大氣複合污染來源識別技術方法體系,研究區域大氣複合污染特別是典型二次污染的形成機制與變化規律,建立多污染物協同控制策略制定的科學方法,開發針對區域大氣複合污染重點污染源和核心污染物控制的關鍵技術,為國家區域大氣複合污染控制策略與技術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