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散火湯

清胃散火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傳燈》卷上。主治勞倦而感風寒。

基本介紹

  • 名稱:清胃散火湯
  • 出處:《醫學傳燈》卷上
  • 組成:山楂、厚朴、山梔、黃芩、陳皮、枇杷葉、麥冬、當歸、白芍、防風、柴胡、乾葛
  • 主治:勞倦而感風寒
組成,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山楂、厚朴、山梔、黃芩、陳皮、枇杷葉、麥冬、當歸、白芍、防風、柴胡、乾葛。

主治

勞倦而感風寒。

附方

名稱:清胃散火湯
組成:石膏(先煎)30克,生地、知母各12克,金銀花、丹皮、地骨皮、赤芍各10克,升麻6克,黃連、甘草各3克
用法:每天1劑,水煎2次,混合2次藥液分2次眼
主治:牙周炎
出處:《江蘇中醫》
功用:清泄胃熱

重要文獻摘要

《醫學傳燈》:“勞倦者,奔走勞力之後,惡寒發熱,脈來弦數,狀類風寒。但初起必有勞倦之因,自可為辨也。設若勞倦而感風寒,又極難辨。但勞倦之人,一周時許,自然汗出而解。若四五日不解者,又屬之風寒也。治之之法,先用清胃散火湯,治其標邪;後用加味地黃湯,培其根本。蓋火之有餘,必因水之不足。少年得此,日後每成虛癆,不可不察也。若清散之後,脈沉細緩,或洪大無力者,治當益氣養血,又非地黃丸所司也。東垣言勞倦之病,脈來洪大,虛而不長,當以甘溫補之。然初起有火,未可驟與,必先清熱健脾,方可議補。闡發先後用藥之理,句句詳明。清胃散火湯:山楂、厚朴、山梔、黃芩、陳皮、枇杷葉、麥冬、當歸、白芍、防風、柴胡、乾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