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聯花園位於濟南市天橋鳳凰山,由無開發商建成,總計房屋95戶,小區物業公司為無物業管理服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聯花園
- 城市:濟南市
- 城區:天橋
- 板塊:鳳凰山
- 樓盤地址:聯四路32號
- 建築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磚混結構
- 總戶數:95 戶
- 戶型面積:45~117平方米
- 產權類型:商品房
- 產權年限:70年
- 物業費:0.8/平方米*月
清聯花園位於濟南市天橋鳳凰山,由無開發商建成,總計房屋95戶,小區物業公司為無物業管理服務。
清聯花園位於濟南市天橋鳳凰山,由無開發商建成,總計房屋95戶,小區物業公司為無物業管理服務。周邊配套醫療山東大學第二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總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濟南市天橋人民醫院,山東省交通醫院綜合樓,解放軍...
清聯花園南區位於濟南市天橋鳳凰山。周邊配套 醫療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總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濟南市天橋人民醫院,山東省交通醫院綜合樓,解放軍第456中心醫院,濟南腦科醫院,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天橋健康診所,濟南協和肝病醫院 教育 濟南市清河實驗國小(西校區),新蕾幼稚園,濟南市體育...
慈寧宮花園(The Garden in the Palace of Benevolent peace),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北京故宮內,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嬪們遊憩、禮佛之處。慈寧宮花園南北長約130米,東西寬50米,總占地面積6800平方米。有建築9座,集中於花園北部,南部則地勢平坦開闊,疊石壘池。花園入口...
回民營清真寺原本的位置在後沙峪鎮回民營村。2007年11月,回民營村整體搬遷到順義區後沙峪鎮清嵐花園。經過順義區政府、後沙峪鎮政府支持,回民營村在清嵐花園南區新建了回民營清真寺,2009年,新建了寺內的望月樓。2010年2月25日,回民營清真寺舉行望月樓落成慶典儀式。北京市民委副主任、北京市宗教局副局長馬中璞...
老王家米飯把子肉(聯四路店)老王家米飯把子肉(聯四路店)是一家快餐餐館,位於天橋區聯四路清聯花園。餐館簡介 特色服務:提供線上選單,是老字號。推薦菜
1955年 主持測繪北京故宮御花園、寧壽宮花園、慈寧宮花園;測繪成果收入《清代內廷宮苑》,並發表《對於形式主義復古主義建築理論的幾點批判》1956-1957年 主持測繪北京頤和園,測繪成果收入《清代御苑擷英》,並發表《承德避暑山莊》、《承德外八廟建築》於《文物》參政資料 1957年 發表文章《北京清故宮乾隆花園》,被錯...
醇親王府占地面積約40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府邸和花園(現為北京宋慶齡故居)區兩部分組成。府邸位於東側,主要建築有街門、府門、銀安殿、寢門、正寢殿以及後罩樓;西側為王府花園,迴廊曲折,亭、台、閣、榭點綴其間。醇親王府是研究清代王府歷史和建築形制的典型實物資料。1984年5月24日,醇親王府(攝政...
雲台花園 雲台花園座落在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南面的三台嶺內,總面積12公頃,毗鄰24路車總站,南臨廣源路,東倚白雲索道,於1995年9月28日建成開放。雲台花園是以欣賞四季珍貴花木造景為主、中國最大的園林式花園之一,以中西方園林建築風格相結合,內有各具特色的景點14處。花園的整體布局以正對大門的寬大台階為軸心展開,...
樂道清,1998年5月,武漢市黃陂樂建市政工程場道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改制後組建武漢市樂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承建了新世界康居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常青花園花園中路及東環路道路排水項目施工,1999年參與了武漢市龍王廟險段綜合整治工程施工,並因此獲得武漢市防汛指揮部頒發的“立功個人”榮譽稱號。個人簡介 樂道清...
在《乾隆京城全圖》上,此處標註為輔國公伊爾登,查其世係為敬謹親王后裔。《全圖》上標繪該府中路的主要建築為面闊5間的正門,面闊5間的正殿,前出丹墀,面闊各5間的東、西配樓,面闊3間的後殿,面闊5間的後寢,面闊5間的後罩樓。東院為花園。西跨院內分成3個院落。 該府始封王尼堪系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孫...
為招徠遊客,還在蓮花池上修建了一座醉觀樓,供應粵菜西點,增設粵曲戲台,請名伶演唱,醉觀園成為集觀花、飲食、娛樂於一體的花園。登上醉觀樓,可以遠眺白鵝潭及花地河的景色,近觀名木奇花,嫣紅翠綠,還可聞到池中飄來的陣陣蓮花清香,使人陶醉。留芳園位於花地醉觀園以東,建於清道光年間,園主人是梁木。
和碩恪靖公主府以傳統禮制文化為建築理念,在皇家園林造景風格中,融入北方草原民族崇尚自然的生活習俗,建置了府邸、馬場、花園(馬場、花園已被改建)。其建築均為漢白玉高台基座,工藝精湛高超,風格古樸典雅,營造出皇族府邸的尊貴與威儀。1996年5月28日,呼和浩特市公主府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 光緒十六年(1890年)正月,薛福成從上海出洋去法國巴黎使館上任。長子薛南溟,遵照父囑開始建造“欽使第”首期工程是建造中軸 線上的主體建築門廳、轎廳、正廳和房廳,以及大門外的“八”字照壁。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第二期工程左右兩翼上的花廳、倉廳、廚房、偏廳、雜屋及西花園建造完工。清光緒十九年...
K651: 寶安商貿城---龍崗坪西(鴻基花園);329:赤灣---同樂收費站(鴻基花園);351: 建設路---龍崗龍園(東都花園);358:龍崗---沙頭角(鴻基花園);365:高新科技園---田頭(崗貝、愛聯村);380:坑梓---小梅沙(崗貝、愛聯村);811:坪西第一國小---愛聯市場(鴻基花園);812:龍崗---梅林海關...
寧壽宮(The Palace of Tranquil Longevity),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北京故宮內,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作為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寢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寧壽宮開始改造為歸政臨朝受賀之所,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造完工。寧壽宮分為外朝、內廷和花園三部分,宮殿建築以寓意長壽、祥和為主題...
55.控保111號顧家花園·清代 56.控保112號海宏寺·清代 57.控保114號吳雲故居·清代 58.控保123號龐萊臣故居·清代 59.控保125號陳宅·明、清 60.控保126號王宅·清代 61.控保136號洪鈞祖宅·清代 62.控保137號沈宅·清代 63.控保141號吳宅·清代 64.控保146號承譫安故居·民國 65.控保147號秦宅·...
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鹹豐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為精華所在。面積約18.5畝。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水面積占全園面積的3/5(另一資料...
之園,位於虞山東麓,常熟西隅,相鄰曾園、趙園,皆為常熟有名的古園,之園居三園之首,俗稱“翁家花園”,因園內曲水回流如“之”字形而得名,系清光緒間江西、浙江布政使翁曾桂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所建,占地面積6915平方米,由水面、住宅、園林三部分組成,該園與蘇州園林同根同源,具有一定歷史價值。 [1-2]...
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保寧知府陸錦致仕歸里後始構“涉園”於此,又名“小鬱林”(今東花園)。取自陶淵明的《歸辭》,“園日涉以成趣”。園不甚廣,有觀魚檻、吾愛亭、藤花舫、浮紅漾碧、宛虹槓諸勝。後一度由書法家郭鳳梁賃居;繼為崇明祝氏別墅。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涉園毀於兵燹。
曹家渡有包括芳匯廣場、金廷88、開開廣場和悅達889廣場等9大商業坐標,是滬西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及商業副中心,高層建築有智慧廣場、怡灃大廈、申達大廈、新宏安大廈、星光名門、康定汽車公寓、武定汽車公寓、宏安家園、宏昌樓、雲華公寓、神州大樓、陽光新苑、三鑫花園、達安花園等商住樓、商務樓、居民樓,與武寧南路...
贈送閣樓和私家花園,贈送一種幸福買金碩園首層可得到贈送的私家花園;買頂層可得到贈送的閣樓!我在我的私家花園裡種花、種樹,或者只種草,沒有花朵,寧願收穫一片綠色;我在我的閣樓里閱讀卡夫卡,也閱讀一窗子的星斗……一種人生的幸福油然而生成熟生活環境,時刻與都市脈搏相連。 金碩園與金華園等居住社區一...
花園的名字由袁世凱命名。他將其五十壽辰時西太后所賜手書“養壽”二字作為花園的名字,表示不忘西太后的恩情厚意。清例大臣年至六十,始得有賜壽之典,而袁世凱的五十壽期,清廷竟然特昭照親王例賜壽,表明西太后、清廷對袁世凱的倚重。西太后對袁世凱的恩寵,袁世凱感到莫大的榮幸,所以念念不忘,他將所建花園...
北京市清華志清中學坐落於中關村高科技園區核心地帶,是一所具有歐美花園式校園風格的私立中學。學校簡介 清華志清中學創建於1989年 ,由清華大學附中老教師協會創辦,是納入北京市統招計畫的全日制寄宿高中,與清華附中合作密切,經北京市和海淀區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頒發留學生“外”字高中畢業證書...
崇禮住宅,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胡同63號、65號院。原為清末大學士崇禮及其侄之宅,是一組典型的晚清大型四合院建築群。崇禮住宅原為一組相連的大宅院,宅院坐北朝南,平面近似方形,由三條規整的南北軸線將其分割成三路,東、西路均為住宅。中為花園。西宅可自成一體,為其弟兄所居,後為其侄江寧織造存恆...
故事中的主人公基本上都登過採蓮船,菊花詩會、凹晶館聯詩、蘆雪庵即景詩等都在池邊吟成。要尋大觀園的原型,必須要有足夠水面的私家園林,而僅這點在北京城內就很困難。據史料記載,康熙年間曾頒布“非御賜,不準引用什剎海水”的禁則。禁令一下,內城的府邸花園斷絕了水源。雍正年間和乾隆初期,禁令照行,...
陳廷敬故居,別稱皇城相府,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為清代名相陳廷敬及陳氏家族的故居,是明朝至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存。陳廷敬故居建於明宣德四年至清康熙五十三年(1429~1714年)之間。故居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組成,依山就勢而築,另有花園及陳廷敬墓地等附屬建築,是一處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築群。內城...
寸氏宗祠又稱寸家祠堂,位於雲南省騰衝縣和順古鎮,是和順古鎮的標誌性建築,是騰衝寸氏宗族的象徵。從內到外建有正殿、廂樓、花園、客堂、大廳、二門、大門, 大門外有兩層石月台,臨門月台高出鄉前通衢175cm,左右兩邊有石標桿,每棵桿上有兩個石斗(為清光緒乙未科進士寸開泰所立)。通衢外又有一個更大的...
院內有旱船和花木小景,院東有月洞門通往花園。退思園是小型園林的典範,在有限的地域和空間內,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天然博物館。2001年6月,退思園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退思園始建。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退思園完工。1984年,退思園修復後向民眾開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