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聖濁賢

清聖濁賢

清聖濁賢莫區分,一入愁腸功等倫。石爐三日不舉火,麴車過門齒生津。松窗草玄亦已勤,好事勿謂秦無人。宋 李新 《懷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聖濁賢
  • 拼音: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 出處:《三國志·魏志·徐邈傳》
  • 解釋:稱酒之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
成語解釋,成語出處,相傳典故,酒之文化,

成語解釋

【名稱】清聖濁賢
【拼音】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解釋】漢代末年因饑荒嚴禁釀酒,飲者諱言酒,稱酒之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用來指酒。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平日棜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

相傳典故

版本一
三國魏初建時,曹操嚴厲禁酒,人們只好私下偷著飲酒,但諱言酒字,故用“賢人”作為“白酒”(或“濁酒”)的隱語,用“聖人”作為“清酒”的隱語。清聖濁賢演變成一個典故。還有一個“青州從事,平原督郵”的成語,也是美酒和惡酒的隱語。南朝人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記載,桓溫手下的一個助手善於辨別酒的好壞,他則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青州是一個地名,青州的轄境內有個地方叫齊郡,“齊”喻“肚臍”,好酒叫做“青州從事”,是因為好酒喝下去後,酒氣可以通到臍部;他把壞酒稱做“平原督郵”,是因為平原的轄境內有個地方叫鬲縣,“鬲”喻“膈”,意思是說壞酒喝下去,酒氣只能通到膈部。
版本二
漢末因饑荒禁釀酒。飲酒者諱言酒,謂酒清為聖人,酒濁為賢人(見《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後遂以“清聖濁賢”為酒之別稱。陸游《溯溪》詩:“閒攜清聖濁賢酒,重試朝南莫北風。”

酒之文化

中國之酒源於何時,難以確考。世傳有儀狄造酒之說,或杜康造酒之說,但儀狄為大禹時代之人,似為更早。其實,酒的發現、發明應該是一個長期的認識和實踐過程。
晉朝人江統的《酒誥》說:“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然有此說,最早積於空桑或其他凹處的應是桃、李、杏之類水果,而非剩飯,所以最早的酒應該是水果類發酵之酒,而非糧食類發酵之酒。山間之猴,因食用發酵中的水果或汁液而如人般手舞足蹈,亦屬發酒瘋的表現。時至周代,酒制已成。膳夫統管之下已有酒正、酒人,酒正系管酒之吏,酒人系造酒之人。造酒這場所,也在庖廚之列。所造之酒有三酒五齊之分。原料為稻、黍之類。三酒為事酒、昔酒、清酒。事酒為因事之釀,時間很短;昔酒是可以短時儲藏之酒,稍醇厚一些;清酒則冬釀夏熟,為當時酒中之冠。五齊是五種不同成色的酒,為泛齊、醴齊、盎齊、緹齊、沉齊。泛齊為酒糟浮在酒中,醴齊是滓、液混合,盎齊是白色之酒,緹齊是丹黃色之酒,沉齊是酒的糟、渣下沉。此五種酒是相對於清酒的濁酒。但不論清酒、濁酒、三酒、五齊都是發酵後直接飲用之酒。後世又經榨濾和裝壇煎煮,有如今之紹酒,其酒精度數在20度以下,並非今之高度蒸餾酒。中國人、中原人是在元代後才開始大量生產和飲用蒸餾白酒的。
酒有清濁,味有薄厚。《慶子·胠篋》有“魯酒薄而邯鄲圍”之語,乃是春秋楚王稱霸,魯、趙兩國獻酒,魯酒薄,趙酒厚。楚之主酒之吏求酒於趙,趙國不與,吏怒便以趙厚酒易魯薄酒,奏於楚王,楚王因趙酒薄而發兵圍邯鄲。據此可知,酒在當時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那位管酒小吏想私得趙酒而不成,卻引發了一場戰爭,不是趙國小氣,而是好酒難得。酒從秦漢之後,多為官營,至北宋更為苛嚴。民間私釀,只能自飲,酒樓所售,是官曲自釀。但民間之酒多為濁酒,飲時篩與不篩均可,村野濁醪,飲酒食糟,自是一番情趣。但制酒甚耗糧,因此,凡饑荒、戰爭,政府便下令禁酒。漢末曹操主政,此公善飲,其名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流傳千古。但礙於時政,禁酒甚嚴,時人因此頗諱酒字,於是稱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飲酒而醉稱為中聖人,或稱中聖,清聖濁賢便自此為酒之雅稱。南宋陸游有句為“遣悶唯清聖,忘情付黑甜”,黑甜應為濁酒一種。但要說還是李白直接爽快,“已知清比聖,更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因聖賢而成仙,其確屬性情中人,而“仙人”之外,“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是布衣大眾的所好。酒對於中國人、中國的餐飲文明、中國的文化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儘管千古至今,多少成敗都與酒不可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