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浦
- 行政區類別:區
- 面積:296平方公里
- 人口:31萬
概況
清浦區是江蘇省淮安市的市轄區,面積296平方公里,人口31萬。清浦區古稱清江浦,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漢初三傑”中的大軍事家韓信、《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戲劇大師周信芳、文學家陳白塵等歷史名人都為這方水土所養育。明清時,清江浦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沿岸“四大都市”。區記憶體有韓信城、慈雲寺國師殿、清江浦樓、文廟、漕運總督花園、周信芳故居、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等人文景觀,周邊臨近明祖陵、水下泗洲城、周恩來故居等歷史文化遺址和全國第三大淡水湖。
清浦區是淮安市大中型企業最集中的地區,已建成的工業企業達500餘家,建設中的“淮安市工業新區”位於市區南大門、興淮南路西側,與省級農業開發區工業園核心區合一,享受省級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和管理許可權。規劃占地面積9.1平方公里,已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000萬元,實現了道路、供水、排水、供電、公交、通訊、網路傳輸等“七通一平”。為回響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經濟成長點建設的總體部署,近期高起點、高標準實施園區西擴計畫,以提高園區經濟的集聚效應。
自然地理
清浦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4℃,年均氣溫5℃以上時間289天,年均無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豐沛,年均降水量991.3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對濕度77%。
歷史沿革
清浦區得名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陳瑄開鑿的清江浦,時屬山陽縣。乾隆二十五年(1760)劃歸清河縣,並為清河縣治。民國年間,先後為淮揚道署、淮陰縣政府、江蘇省第七督察專員公署、中共蘇皖邊區政府、清江市政府、兩淮市政府所在地。
清浦區的前身為原淮陰地區清江市的南部,屬老城區。1983年建區,將城南公社改為城南鄉,撤銷郊區公社,成立清安鄉,撤銷閘口公社,成立閘口街道辦事處,撤銷清江公社,成立清江街道辦事處和浦樓街道辦事處,又將原屬淮陰縣的武墩公社、和平公社和原屬淮安縣(現為楚州區)的黃碼公社、鹽河公社一併納入清浦區管轄。2000年9月,武墩鄉、鹽河鄉撤鄉建鎮。2001年10月,撤銷清安鄉,成立清安街道辦事處。
經濟
清浦區是淮安市大中型企業最集中的地區,已建成的工業企業達500餘家,建設中的“淮安市工業新區”位於市區南大門、興淮南路西側,與省級農業開發區工業園核心區合一,享受省級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和管理許可權。規劃占地面積9.1平方公里,已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000萬元,實現了道路、供水、排水、供電、公交、通訊、網路傳輸等“七通一平”。為回響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經濟成長點建設的總體部署,近期高起點、高標準實施園區西擴計畫,以提高園區經濟的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