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我們牢牢把握經濟復甦機遇,千方百計保增長促發展,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綜合實力實現新提升。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3億元,人均GDP5.02萬元,分別增長19.8%、18%;財政收入14.03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8億元,分別增長40.3%、33.5%;全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增長38.6%;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88億元,增長19.9%。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堅持招商選資,全年引進3000萬元以上項目4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6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實際到位資金28.5億元,完成市目標的190%;實際利用外資5792萬美元,完成市目標的120.6%。強攻有效投入,實施億元以上重點項目77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5個。沃爾瑪、國美電器、華潤蘇果等一批商貿項目建成營業,中央新亞國際購物廣場、淮安萬達廣場、淮海第一城等一批重大項目加速推進,樂購、樂賓百貨、王子海鮮等一批知名品牌項目成功簽約。狠抓項目服務,大力開展“項目建設百日會戰”、機關幹部掛鈎服務企業等活動,各金融擔保機構向我區項目、企業發放貸款突破100億元大關。區擔保公司成為全市首家註冊資金達億元的縣區國有擔保公司。產業結構實現新最佳化。服務業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全年實現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值、入庫稅收分別達 99.8億元、35.8億元和9.8億元,分別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的86.8%、71.6%和70.4%。淮海中心商業區、水渡口中央商務區、新區商貿物流區等服務業集聚區加快建設,清河知名品牌集聚度已躍居蘇北五市中心城區第一,商業集聚和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創意產業加快發展,成功引進楚天極目動漫科技有限公司,動漫產業基地啟動區建成運營,清河區創意產業大廈正在申報省級創意產業園,省級清河科技創業園成功掛牌,引進科技型企業7家。都市工業發展質效明顯,全年規模工業銷售收入、利稅、利潤分別增長25.8%、29.5%、27.2%,食品加工、紡織服裝、機械製造、生物醫藥四大行業實現銷售占全區規模工業總量的80%,年銷售超億元企業達5戶,新增列統企業8戶,旺旺食品、百隆色紡、江蘇金象、正大清江藥業等成為全市行業龍頭企業。財政保障能力得到新增強。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街道發展稅源經濟積極性充分調動,建成6個街道(辦事處)資產收益樓,村級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制改革深入推進,各街道累計組織財稅收入4.1億元,占財政總收入的29.2 %。稅收征管力度進一步加大,確保企業生產、經營以及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環節稅收應收盡收。科學理財能力進一步加強,著力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水平,企業債券發行工作進展順利,財政資金管理一體化改革穩步推進,政府採購、工程招投標逐步規範,公務卡順利推行。緊緊抓住國家適度寬鬆的金融政策機遇,先後完成了新區基礎設施等5個項目的融資工作,為政府投資項目的加速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區財政落實企業扶持資金1904萬元,向上爭取擴大內需資金2566萬元。
——過去的一年,我們牢牢把握經濟復甦機遇,千方百計保增長促發展,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綜合實力實現新提升。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3億元,人均GDP5.02萬元,分別增長19.8%、18%;財政收入14.03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08億元,分別增長40.3%、33.5%;全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增長38.6%;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88億元,增長19.9%。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堅持招商選資,全年引進3000萬元以上項目4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6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實際到位資金28.5億元,完成市目標的190%;實際利用外資5792萬美元,完成市目標的120.6%。強攻有效投入,實施億元以上重點項目77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5個。沃爾瑪、國美電器、華潤蘇果等一批商貿項目建成營業,中央新亞國際購物廣場、淮安萬達廣場、淮海第一城等一批重大項目加速推進,樂購、樂賓百貨、王子海鮮等一批知名品牌項目成功簽約。狠抓項目服務,大力開展“項目建設百日會戰”、機關幹部掛鈎服務企業等活動,各金融擔保機構向我區項目、企業發放貸款突破100億元大關。區擔保公司成為全市首家註冊資金達億元的縣區國有擔保公司。產業結構實現新最佳化。服務業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全年實現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值、入庫稅收分別達 99.8億元、35.8億元和9.8億元,分別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的86.8%、71.6%和70.4%。淮海中心商業區、水渡口中央商務區、新區商貿物流區等服務業集聚區加快建設,清河知名品牌集聚度已躍居蘇北五市中心城區第一,商業集聚和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創意產業加快發展,成功引進楚天極目動漫科技有限公司,動漫產業基地啟動區建成運營,清河區創意產業大廈正在申報省級創意產業園,省級清河科技創業園成功掛牌,引進科技型企業7家。都市工業發展質效明顯,全年規模工業銷售收入、利稅、利潤分別增長25.8%、29.5%、27.2%,食品加工、紡織服裝、機械製造、生物醫藥四大行業實現銷售占全區規模工業總量的80%,年銷售超億元企業達5戶,新增列統企業8戶,旺旺食品、百隆色紡、江蘇金象、正大清江藥業等成為全市行業龍頭企業。財政保障能力得到新增強。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街道發展稅源經濟積極性充分調動,建成6個街道(辦事處)資產收益樓,村級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制改革深入推進,各街道累計組織財稅收入4.1億元,占財政總收入的29.2 %。稅收征管力度進一步加大,確保企業生產、經營以及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環節稅收應收盡收。科學理財能力進一步加強,著力提高國有資產運營水平,企業債券發行工作進展順利,財政資金管理一體化改革穩步推進,政府採購、工程招投標逐步規範,公務卡順利推行。緊緊抓住國家適度寬鬆的金融政策機遇,先後完成了新區基礎設施等5個項目的融資工作,為政府投資項目的加速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區財政落實企業扶持資金1904萬元,向上爭取擴大內需資金256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