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汪士慎鏡影水月圖軸
- 年代:清代
- 文物原屬:民間收藏
- 文物現狀:廣東省博物館
- 規格:縱119.5厘米,橫53.5厘米
- 類別:紙本,墨筆
創作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這雖然是一件水墨作品,卻能夠充分激發觀者的想像。可以將其想像成一位身著紅袍的羅漢穩坐在淡淡的雲霧之間,土黃色的坡岸上生長著青青的碧草,這是一幅多么讓人心曠神怡的美妙景色。出正是由於作者只單純地用於水墨表現,才給觀者營造了無限想像空間,這也正是中國水墨畫“無色勝有色”的魅力所在。
作品下方題寫了四句偈子:“鏡中之影,水中之月。雲過山頭,獅子出窟。”鏡中影,水中月,看似有,其實無,一切都是虛幻。無論是掠過山頭的白雲還是奔出洞穴的獅子,雖然物象不同,情景不同,但道理都一樣,都是轉瞬即逝,剎那成空。汪士慎的這四句偈子表達了他的人生態度,也是為什麼當他失明後還能夠通達樂觀的原因吧。也只有具備這樣超然的心態,才能夠創作出這樣超然的佳作。
在末尾的題跋中,汪士慎寫道:“清湘老人曾有此幅,近人偶一摹寫以博明眼一笑。”清湘老人(石濤)是不是“曾有此幅”不得而知,但是,汪士慎希望能博明眼人也即行家裡手“一笑”,自謙之中又不乏自傲。
作品賞析
汪土慎傳世的人物畫作品不多,這件《鏡影水月圖》軸是他的代表作。作品紙本,墨筆,縱119.5厘米,橫53.5厘米,現藏於廣東省博物館。展卷—觀,滿紙氤氳,氣象神秘,畫中所描繪的是不尋常的人物羅漢。羅漢,是小乘佛教中斷除了一切煩惱、超出三界輪迴、受人天供養的尊者。至於羅漢具體應該是怎樣的形象,歷代畫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正所謂“境由心造”是也。寫明月之夜,一佛伏坐於水塘之邊,靜賞水中之月,神態安閒自得,有脫離塵世,悠然於佛門生活之感。畫下端有作者題詩一首:“鏡中之影,水中之月;雲過山頭,獅子出窟。”
汪士慎筆下的這一羅漢正在抱膝小憩,看他那安詳的神態,仿佛是在任何一個寺院當中都能夠見到的一位尋常僧人,絲毫不見有超凡人聖的奇異之處。可是,經過作者在人物周圍巧妙的水墨暈染之後,剎時之間,這樣一位形象平凡的普通僧人,便仿佛安坐在雲霧之中了,那如真如幻、夢境般的效果,使人肅然而生敬慕之心。再看羅漢眉目之間仿佛真的是具有了“了卻煩惱,超脫輪迴”的般若與超然。汪士慎造景的功力和對於水墨技法的運用手段,確實令人折服。
此作景致安排簡潔,一片崖石,一面土坡,幾叢雜草,反襯出人物的非比尋常。試想,這樣的人物如果置身於色彩斑斕的青山綠水之間,還能從那裡尋得超然象外、靜謐自然的效果嗎?可見作者這樣處理場景是別具匠心的。
汪士慎不僅是用墨高手,在用筆上也有過人之處。這件作品中人物造型自然準確,衣紋清晰生動;崖石皴擦細膩,尤其是一叢叢的雜草,長短不一,聚散有致,看那搖曳的姿態,給人以風聲颯狽颯之感。
作者簡介
汪士慎(1686?一1759),字近人,號巢林,又號晚香老人等,排行老六,金農稱其為“汪六”,嗜茶如命,人稱“汪茶仙”,安徽休寧人。汪士慎一生清貧,流寓揚州。賣畫為生。54歲左目失明,自稱左盲生。
汪士慎工於楷行,用筆含隸意,書法中微見畫筆;其隸書脫胎於漢碑,結體方整,法度嚴密,古拙厚朴,雄渾有氣魄.標新立異,自成一家。汪士慎雙目失明後,仍能揮毫,寫出精妙的草書作品。
乾隆十五年(1750)寫成的《行草書十三銀鑿落歌》是汪士慎自作詩,全卷201字,時年65歲,左目已失明十多年,仍能寫出如此精妙的作品,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