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方膺竹石圖軸

清李方膺竹石圖軸

《清李方膺竹石圖軸》是清代李方膺的繪畫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李方膺竹石圖軸
  • 類別:紙本,墨筆
  • 年代:清代
  • 作者:李方膺
  •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館 
  • 規格:縱139.5cm,橫54.5cm
作品內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內容

《清李方膺竹石圖軸》是清代李方膺的繪畫作品,該作為紙本,墨筆,縱139.5cm,橫54.5cm,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自題:“有肉之家竹不知,何堪淡墨一枝枝。老天愁煞人間俗,吩咐清風托畫師。1753年(隆十八年)6月寫於金陵望鶴岡深巷。李方膺。”鈐印“畫外”、“竹仙”、“鐵里蛀蟲”三方。

作品賞析

雖然李方膺在詩中說畫竹是表現文人所謂清新脫俗的情趣,實際上恰恰相反,“揚州八怪”的藝術已迥異於傳統文人畫的審美趣味。他們筆下的梅、蘭、竹、菊四君子是藉以發揮對民間疾苦的關心和對現實生活的關注,是極為入世的。李方膺的好友、“八怪”之一鄭燮也善畫竹,兩人在藝術風格上卻意趣不同,各自有法。鄭燮畫中的靜止之竹多細竿粗葉,秀勁挺拔;李方膺則喜畫狂風中的墨竹,自言道“自笑一身渾是膽,揮毫依舊愛狂風”,所畫之竹多粗竿長葉,雄健恣肆,表現它們與狂風搏鬥的精神,以氣勢勝。
畫面採取“截取”的方式描繪了墨竹的下半段,以示竹子高大茂盛的氣勢。三竿墨竹破石而出,堅韌挺拔,經狂風吹動,竹葉紛披,形態各異。畫家“於難處奪天工”,選取竹葉在狂風驟雨肆虐下瞬間的典型形象,打破了傳統畫竹之法,認為“畫竹之法須畫個,畫個之法須畫破”,大膽求新,均以禿筆直掃,將竹葉畫成傾斜的方向,葉尖成扁方狀,略有變形,用筆橫塗豎抹,脫略恣肆,以此表現出狂風的雄強之勢。整幅作品有聲、有勢、有情,使人如身臨其境,是李方膺畫竹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簡介

李方膺(1679-1755後)字虬仲,號晴江,又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江蘇通州(南通)諸生。寓居金陵借園,自號借園主人。常往來揚州賣畫以資衣食,為“揚州八怪”之一。傲岸不羈,不拘繩墨。善畫松、竹、梅、蘭和草蟲。老筆紛披,畫梅尤精。間作山水、人物,豪放蒼勁,水墨淋漓。尤長大幅,頗富士氣。有印章二十九方。
有《風竹圖》、《游魚圖》、《墨梅圖》等傳世。著《梅花樓詩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