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是2010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鳳雲。本書除選輯國外“新清史”的代表性論著,還匯集國內學術界的相關論述與評議,對前者的某些理論進行剖析,期待以此深化中國史尤其是清史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
- ISBN:7300124240, 9787300124247
- 頁數:432頁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叢書名: 清史研究叢書
平裝: 43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300124240, 9787300124247
作者簡介
劉鳳雲,黑龍江哈爾濱人,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應邀到日本東海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做訪問研究員,並進行合作研究。著有《清代三藩研究》、《吳三桂傳》、《明清城市空間的文化探析》等。
劉文鵬,河北寧晉人,先後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歷史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歷史學博士,曾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訪問學者。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著有《清代驛傳及其與疆域形成關係之研究》、《李鴻章外交之道》(合著)等。
媒體評論
在美國或者也可說在歐洲,當代的學者重新評估了滿文史料在研究清史上的重要性。學者們曾經忽視這些材料,然而近來即使不是全部,也已經有相當多的學者體認到(或者正開始體認到),在重建清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各種不同層面更完整的圖像中,滿文檔案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與滿文檔案被重新定位的同時,在西方中國史家必定要遭遇的研究中國之方法論與理論架構上,亦發生了根本的轉變,而使得之前受壓抑的聲音、被隱藏的敘述,逐漸地浮出水面。正是這兩股不同的潮流交會,引導出我們現在所說的“新清史”的興起。
——哈佛大學東亞系講座教授歐立德
目錄
再觀清代
——論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
捍衛漢化
——駁羅友枝之《再觀清代》
中國皇權的多維性
也談滿族漢化
清八旗的種族性
誰是滿洲人?
——綜合書評
杭州旗人和他們的漢人鄰居
——一個清代城市中民族關係的個案
從族譜編纂看滿族的民族認同
關於15—17世紀東北地區民族關係的幾個問題
——以滿洲民族共同體的發展為視角
清朝皇帝的中國觀
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
——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在歷史中
理解民族國家?
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的歷史考察
——兼論辛亥革命與中華民族認同之關係
我看“大一統”歷史觀
“後16世紀問題”與清朝
世界史及清國中國的內亞因素
——美國學術界的一些觀點和問題
滿族統治下中國的研究新進展和亞洲帝國的歷史書寫
從內亞到江南
——評張勉治《馬背上的王朝》
滿文檔案與“新清史”
“新清史”
評《滿洲之道》
新清帝國史
“新清史”英文論著索引(1987—2006)
後記